陳阿嬌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對于聽說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話是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谡Z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但是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缺乏口語運用的環(huán)境、缺少課外口語實踐的機會,缺乏英語視聽材料,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小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小學英語口語的目的是檢查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否能就某些交際性主題進行正確的表述,并幫助學生自我分析、診斷,以利于他們后繼學習。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xiàn)代小學生最需要的,也是英語教師追求的。總之,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積極有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他們“動”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地提高英語素質。
音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舒暢,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生活中離不開音樂,英語教學也是如此。小學英語教材中有相當多的兒歌,韻句、歌曲等,我們在教學中要利用好這些資源,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有興趣。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兒歌或歌曲引出所要教學的內容,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例如在課剛開始的Warming-up中,播放一首英文歌曲,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從課外轉移到課內,還讓學生剛才飛揚的心平靜下來,教師和學生一起唱,感受到教師的和藹與親切。在課中,我們播放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兒歌或歌曲,根據(jù)歌詞配上一些自編的動作,手到,腦到,口到,也讓學生放松半節(jié)課下來的緊張心情,在情感上與教師取得共鳴。讓學生的思維從課外轉移到課內,飛揚的心平靜下來,師生一起唱,從而感受到教師的和藹與親切。在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得直觀生動,總是準備許多的實物、圖片,創(chuàng)設比較真實的情境。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應采用實物、圖片、掛圖、錄音機、錄像機、投影機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多進行視聽模仿。小學生視、聽覺敏銳,標準的語音、語調,特別是一段聲情并茂的情景會話錄音會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通過視聽,學生會積極模仿,提高聽說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鼓勵大膽開口
語言環(huán)境的缺乏給初學英語的小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一句簡單的英語,老師往往要領讀上多遍,部分學生才能學會。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性格內向,不敢開口,害怕別人的批評和嘲笑,口語能力因此而得不到發(fā)展,久而久之便對英語失去興趣。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上課首先要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以鼓勵、表揚為主。教師要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并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交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不拘形式地讓學生多讀,如進行個人讀、分組讀、齊聲讀、接力讀等。同時,教師也應敢于下水為學生范讀,要懂得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的同時也是學生向教師模仿學習的過程,教師激情澎湃的朗讀對提高學生朗讀的感情和語感能力的效果往往要比播放錄音效果好得多。在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地將多種朗讀形式結合起來教學,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朗讀和語感能力。對低年級學生,老師可以采用為學生范讀、個人讀、分組讀、齊聲讀、接力讀等方式,低年級學生接觸的英語都還是一些相對比較短的、簡單的、通用的短句、詞語之類的,讓他們多讀不僅可以讓他們熟記知識,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高年級學生,老師可以激情澎湃地朗讀,讓學生模仿與學習。實踐證明,往往是這種有目的而不經意的教學活動,更促使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
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最主要的陣地。把教室學英語的氛圍營造好,能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挖掘他們語言學習的潛能,讓他們在耳聞目睹中感知英語。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堅持用英語講課要從最簡單的日常英語開始,然后逐步加深。開始應配以動作、表情或適當?shù)慕忉屨f明,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逐步使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氣氛之中,通過英語交流,提高聽說能力。教室的布置提倡中英文結合,針對小學生善于聯(lián)想、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我鼓勵學生為自己的班級起一個英語班名,并張貼在教室門上。班級黑板報每期必須有一定量的英文內容,可以是漫畫、格言等知識。在起始階段,可讓學生模仿各英語報紙的編排特點,體現(xiàn)自我特色。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投影片等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除教師制作直觀教具外,還可以發(fā)動學生制作教具。如剛開始學字母時,就可讓學生做字母卡片,以便進行同桌、分組、找朋友等多種形式的聽說訓練。音標教學、單詞教學、對話教學、課文教學等時都可以讓學生制作教具。這樣安排不僅有利于進行聽說訓練,而且能促使學生動腦動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口語活動
每天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訓練口語,內容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在值日生說完之后,必須對同學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要給該生一個口語分數(shù),并且記錄在冊,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得到鍛煉,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小學生大多數(shù)有極強的表現(xiàn)欲。在教單詞拼寫過程中,我通常會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或比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單詞記憶變得有趣。我校每學期都舉辦一次競賽,如英語朗讀、演講比賽等,參加人數(shù)不限,可自愿報名,并組織學生和教師當評委評分。通過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既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他們的組織能力,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校每年的英語藝術節(jié)活動,都要涌現(xiàn)一批優(yōu)秀的口語和表演人才,我們對這些學生發(fā)放榮譽證書,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總之,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作為啟蒙教育的小學英語教學要遵循交際性原則,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場景中學習、使用語言,為他們將來更好地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