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亞凡
摘 要: 良好行為習慣將會伴隨學生一生成長,初中生正處于各種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體育教師要結合教學工作進行有效培養(yǎng),重點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團結互助、健身鍛煉、科學飲食及心理調節(jié)等方面的行為習慣,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初中體育 行為習慣 培養(yǎng)方法
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潛心研究學生存在的各種行為習慣問題,結合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糾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究,本文作具體論述。
一、體育教學要重視遵守時間習慣培養(yǎng)
當今社會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時間對于每個人而言都非常寶貴,無論哪項活動都需要每一位成員遵守時間,否則違背游戲規(guī)則就會被淘汰出局。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總有一些學生在集合的時間遲遲不能來,大家一起等待他到齊之后才能開展教學活動,個人行為影響了集體活動效率。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強化了遵守時間的習慣培養(yǎng),在教學中要求每一位學生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到指定地點集合,凡是遲到的學生都要說明準確的理由,理由不充分的要作書面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受到教育,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能夠遵守時間。只有通過循循善誘與強行入軌相結合的方式,才能為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筆者所任教的班級,每位學生在體育課上都養(yǎng)成了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從沒有學生遲到早退,遵守時間已經(jīng)成為他們內心的原則,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大有益處。
二、體育教學要重視團結互助習慣培養(yǎng)
社會是由一個個個體組成的,每個個體都是這個社會里面不可或缺的成員,每一個成員都不是萬能的,大家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團結互助,大家揚長避短、互相幫助,既能夠營造融洽的學習與生活氛圍,又能夠提高體育學習與鍛煉的效率。筆者首先在教學工作中倡導團結,讓大家明白有緣分在一起學習與生活,要相互之間懂得珍惜,同學之間學習訓練中有困難要相互幫助。其次,在教學工作中進行各種載體的設置,最為有效的是設置合作訓練小組,將動作掌握較好的學生分配到每一個小組,擔任教師的小助手,對其他學生進行動作的指導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從整體上提高訓練成效。在小組合作訓練過程中,除了小助手對其他同學進行指導之外,每一個成員之間還要進行相互幫助,大家結成對子相互指點不足,能夠較好地掌握動作技巧要領,這對提高體育教學成效幫助較大,同時提高了學生團結互助的意識。
三、體育教學要重視身體鍛煉習慣培養(yǎng)
健康的身體是重要的本錢,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一樣。缺少了健壯的身體,學生是無法有效完成學習任務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加上現(xiàn)在學生中小胖墩也比較多,確實需要加強體育鍛煉達到減肥的效果。筆者在教學工作中,首先向學生介紹了健康鍛煉的重要性,無論是完美的體型還是健康的體質,都需要堅持鍛煉才能實現(xiàn),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的間隙時間堅持鍛煉。其次,筆者堅持帶頭開展體育鍛煉,每天在操場上跑步,無論寒冬還是酷暑從不間斷,在筆者的帶領下,許多學生逐步養(yǎng)成了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當體育鍛煉一旦成為內心的自覺追求,就能夠融入學生的生活之中,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將會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筆者強化了健康鍛煉的一些技巧,在什么時間段開展體育鍛煉,一年四季分別采取什么樣的鍛煉方式比較合適,掌握什么樣的運動量比較恰當,讓學生明白這樣的道理,更好地開展體育鍛煉。
四、體育教學要重視科學飲食習慣培養(yǎng)
健康飲食、合理膳食,談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方面是因為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家長生怕孩子們營養(yǎng)不夠,飯桌上總是美味很多,另一方面是因為許多學生現(xiàn)在不注重合理膳食方面的研究,總認為葷菜越多越好,結果吃成了小胖子,體重超標甚至出現(xiàn)血壓超標,嚴重影響學生身體健康,強化學生科學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刻不容緩。筆者結合體育教學內容進行了科學飲食習慣方面的教育,首先從科學角度讓學生明白一天應當攝入多少熱量,每天早中晚三頓分別應當攝入多少,教給學生能量計算轉換的公式,要求學生算一算自己的早中晚三餐有沒有超標。其次,筆者教給學生飲食搭配的技巧,如葷素怎樣搭配,各種食物之間如何搭配,早中晚三餐分別應當體現(xiàn)什么特點,哪些食物不能同時食用,這樣的飲食技巧對學生而言非常實用,有助于改變他們以往不科學的膳食習慣。
五、體育教學要重視心理調節(jié)習慣培養(yǎng)
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不僅包括身體強壯,而且包括心理健康。初中生心理問題應當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各地頻頻發(fā)生初中生打架斗毆,甚至致人死亡的案例,慘痛的教訓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除了強化思想教育之外,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能夠自我排解一些心理不適,不要走進思想的死胡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悲劇的發(fā)生,有利于學生以健康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生活中。筆者在室內課教學中,有效兼顧心理調節(jié)方面的習慣培養(yǎng),要求學生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睡覺之前,認真回顧一天的活動,反思與人交往的活動,看自己有沒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哪些地方需要自我改進,多檢討自身存在的不足,善于換位思考他人的想法,經(jīng)常開展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化解不良情緒,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即使遇到一些問題也能夠通過心理的自我調節(jié)得到圓滿解決。實踐證明,心理調節(jié)能力是學生的一項重要技能,能夠讓學生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能夠勇于面對各種困難甚至挫折,塑造出當代初中生的良好形象。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強化學生行為習慣培養(yǎng),能夠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讓學生更加快樂輕松地生活,更加努力高效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劉正茂.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需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技信息,2011(13).
[2]胡壬媛.“導學式”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初探[J].學周刊,2011(13).
[3]徐海.初中體育教學的體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10).
[4]陳全意.試論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0).
[5]金超.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觀念的有效轉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2).
[6]陸愛東.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