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以小說《美食家》聞名的作家陸文夫是蘇州市烹調(diào)協(xié)會會長華永根先生的好朋友,據(jù)說他那本書中宴席的菜單,以及烹調(diào)界的專業(yè)素材很多是采訪華老得來的。風靡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一集中有關蘇州美食部分,攝制組特地采訪了華永根兩次。
那一次見面,聽說華永根主持操辦的宴席“獨一桌”很多有名的文人雅士都吃過,一是虛榮心上來,也想附庸風雅;二是他報出來的那些蘇州傳統(tǒng)菜名,就像傳說中的高人,不免也想遭遇一回,當面說一聲“久仰大名”。沒有想到,幸福來得那么突然,前天,在劉國彬先生與吳江美食推進會會長蔣洪先生的誠意聯(lián)絡下,華永根邀請我們一行專程赴蘇州享用“獨一桌”。
菜單是華老親自擬定并謄寫,如下:甲午臘月初八,蘇州過云樓“獨一桌”食單。冷菜:蘇式醬鴨、拌蘿卜絲、白斬草雞、薺菜蘑菇、美味羊羔、雪菜干絲、姑蘇熏魚、海帶花生;熱炒:豆苗蝦仁、蟹粉蹄筋、糟溜魚片、蘆筍面筋、雞火魚肚、松鼠鱖魚、醬方菜心、韭芽如意;大菜:爪尖母油船鴨;點心:金錢方糕、蔬菜燒賣;主食:湯面;應時水果。
隨著一道道傳說中的蘇州菜上桌,我們聽華老講解,貌不驚人的拌蘿卜絲,雖然也是用蔥、油、鹽、白糖少許拌的,卻是脆與鮮得與眾不同,原來竅門就在采用蘇州當?shù)氐陌咨L蘿卜,切絲后不能很早就腌制,但是究竟要提前多久才能用鹽腌制呢?我問號就在嘴邊卻不敢問,估計在15分鐘之內(nèi)吧 !
按上海人的傳統(tǒng),如意菜是一個討口彩的蔬菜,在我們家,年夜飯是必定要上“脫苦如意菜”的,是形似玉如意的黃豆芽炒發(fā)音同“脫苦”的塌窠菜。而華老的這道獨門的熱炒“韭芽如意”的創(chuàng)意是,黃豆芽加上韭芽、筍干絲以及干肉皮發(fā)的肉皮絲。他說,蘇州話所謂的“戶頭”其實是可以隨意搭配的。我理解,華老提倡保留傳統(tǒng)蘇州味道,不是思想上的封閉、完全復制,而是根據(jù)時令變化,根據(jù)食材的個性來搭配,只要你懂得、理解所用食材的性質(zhì),能夠想象出這些食材烹制之后的味道融合與變化,非但不失原來的蘇州菜特性,相反是加分的,那么,你一定能夠做到自由發(fā)揮,讓傳統(tǒng)菜出新意,而不是硬性的為變化而變化。
爪尖母油船鴨
中國人講究團圓,逢年過節(jié)聚到長輩家中,總是有一桌豐盛的美餐等著。我父親愛提前一天開出菜單,菜單上一
般寫有八冷盆、四熱炒、兩只大菜、一個暖鍋,點心一干一濕。其中的“大菜”不是燉湯的全雞就是紅燒的八寶鴨,別人家可能會有走油蹄髈之類,總之是禽類與家畜類,滿足肉類愛好者;還有是量大,大到足以讓大家吃飽后扶墻出門。
華老“獨一桌”上的大菜是“爪尖母油船鴨”,碩大的砂鍋連湯帶水實墩墩一坐,掀開看,是一只完整的鴨子。當然是草鴨,且要隔年老鴨。我想,船鴨絕對不是指在船上飼養(yǎng)的鴨子,而是指完整的,如同船似的浮在水(湯)
33 食品與生活 2015-04
面上的鴨子。豬爪的爪尖最好吃,肉墊厚厚的。所謂“母油”即醬油,也就是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老先生的紅寶書《隨園食單》中反復提到的“秋油”,不是一般勾兌醬油,而是原釀醬油,頭抽醬油是最好的,純而鮮美,有黃豆的香味。
滿足了以上幾個原材料的條件后,烹調(diào)手法應該不太難,無非是鴨子先冷水煮開,豬爪開水汆過后洗凈,倒入一起燉。紅棗的加入是為了去腥與提鮮,料酒與母油一次加足,文火慢慢燉到鴨子肉酥爛而不脫型,豬爪的膠原蛋白也慢慢釋放到湯中,使棗紅色的湯略微有些濃稠。最后關鍵的時刻來到,準備大量香蔥段,燒開烹調(diào)油后,蔥段扔進去炸出香味,“嘩”地潑到砂鍋內(nèi),完成了這道人們遺忘已久的蘇州大菜——爪尖母油船鴨 !
傳說中的大菜確實驚人,首先是選材備料,然后是燉煮的時間,最后那一潑油也是我沒有料到的,這油膩的湯可怎么喝呀?在華老的指令下,我用勺子撥開蔥油,舀了一小碗湯喝,香是毋庸置疑的,味道有點甜,正皺眉琢磨,對座有人揭開謎底似的大叫:“這就是蘇州奧灶面的湯底味道呀 !”啊呀呀,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一早起來隨車去昆山吃奧灶面,那種甜味蓋過鮮味,醬色濃重渾濁,我不以為然的湯底就是眼前這個味道啊 !
此時華老也不否定,他建議我們吃咸菜筍絲湯面時,加入這款鴨子湯,并盛情為我搛了一個豬爪一顆紅棗,于是啃完爪吃完棗,我在面碗中加上鴨湯,拌了一下,奇跡發(fā)生了,幾味融合,這碗面變得滋味無窮,讓我在吃飽喝足之后,瞬間又吃下一碗面,真的只有扶墻喘氣的份了。
蘇幫大菜“三件子”
如今不像從前物資匱乏時,過年過節(jié)人們像是積聚了一整年的餓勁,一桌宴席需要準備那么多實足的葷菜,現(xiàn)在葷素搭配,白切油炸清蒸相間,像上述爪尖母油船鴨樣的大菜一只足矣。
華老的“獨一桌”得到我們這些上海“吃客”的一致贊揚,不免激動,他一連報了很多誘人的菜名,說“獨一桌”春夏秋冬四季有不同的菜單組合,有機會要讓我們一一品嘗。其中他說到蘇幫名菜“三件子”,因為與爪尖母油船鴨同季節(jié)有沖撞,所以這次沒有做。
三件子 !這是蘇州菜中聞名已久的大菜,我甚至聽說過五件子、八件子那么嚇人的巨型大菜。即使是三件子里所用的一只老鴨、一只老母雞、一只豬大蹄髈,再加上豬爪、火腿已經(jīng)很厲害了,何論五件八件,那是《水滸傳》中李逵、武松打老虎,魯智深拳打鎮(zhèn)關西之前才吃的呀 !
三件子最初是蘇州民間流行的,其實就是過年時,人多肉多天寒,也許還有偷懶的想法,于是找一個巨大的砂鍋,把全雞全鴨大蹄髈按在一起,加水煮,鮮上加鮮,哪有不好吃的道理。后來被餐館引進,略加改良,做得更加精細一點,受到喜歡懷舊的老蘇州食客喜愛。
現(xiàn)在去蘇州飯店吃三件子大多是需要預定的,全雞全鴨是必須的,雞鴨肉要好吃當然是不能吃一般飼料,散養(yǎng)的隔年雞鴨不便宜,每只要近百元。蹄髈選用腌制的咸蹄髈,有點像燒腌篤鮮那樣,新鮮與腌制肉復合出來的味道特別鮮美?;鹜绕惨?,但是不能很早放,要在起鍋之前半小時加入。因為肉太多,會比較油膩,所以可以加一些蔬菜進去。蔬菜既要經(jīng)煮,又不能奪味,推薦冬筍、茨菰切塊或百葉結(jié)選一,可中途放入一起煮。怕油,吃之前還可以撇去湯水上層的浮油,記得不要太早撇,因為湯上面有油封住,燉湯時既保溫又封住香味,是一道良好的油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