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陽
摘要:新課程改革在給教師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師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盡可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本文從四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進行探究,以期真正落實新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小學語文 ? ?課堂教學 ? 質(zhì)量
質(zhì)量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各學科教師都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尤其是語文教師。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部分教師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錯誤理解新課程改革理念,導致課堂課堂陷入了不倫不類的尷尬境地。那么,教師采取何種措施,才能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其教學質(zhì)量呢?
一、加強指導,強化課前預習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預習,小學語文也不例外。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學生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們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他們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好方法。由此可見,預習的重要性。教授新課前,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預習,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講授新課,可以節(jié)省課堂大量時間,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擴大學生接收信息的總量,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然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預習現(xiàn)狀卻不太樂觀:有的教師雖然布置了預習作業(yè),但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教給學生方法,以至于學生的預習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師根本就不重視課前預習,未對學生做課前預習的要求,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那么,我們?nèi)绾巫霾拍芴岣邔W生的預習效率呢?一是要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教給學生預習方法。課前預習最好以作業(yè)形式布置給學生,使預習要求明確化、具體化。一般來說,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都能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學生要多讀幾遍課文,最好劃出重點語句,做好旁批,體會文章內(nèi)容所表達的作者的感情,并試著解答書后訓練題,對重難點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上課有所側(cè)重地聽講。二是要督促檢查,確保預習不流于形式。教師布置了預習作業(yè)后,一定要在上下節(jié)課時做好檢查工作,查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避免預習流于形式,影響學生課前預習、自覺學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激發(fā)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活動的積極心理傾向,是學生求知的巨大動力,,是點燃學生獲取知識熱情的火種。當學生對語文知識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時,他就能克服困難,以百倍的熱情,積極地去探索。相反,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就不愿學習,產(chǎn)生一種得過且過的不良學習態(tài)度。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苦學為樂學呢?現(xiàn)筆者試談兩種方法。
(一)情境激趣
創(chuàng)設情境是一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結(jié)合教學實際,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如生活情境、音樂情境、問題情境等,從而讓學生在真實、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快樂地掌握語文知識。
(二)游戲激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天性喜愛游戲,教師在教學中不防結(jié)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寓游戲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邊玩邊學,輕松愉快地掌握所學知識。具體來說,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多借助圖片、聲音、動作等讓學生猜測的形式;中高年級階段,教師更多應注重謎語類游戲,以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個年級,游戲設計都應該傾向于簡單化,但簡單化不代表游戲變得單一,反而是要更具備競爭性,最好是教師能夠參與其中。小學生都有渴望得到贊賞和勝利的心理,在游戲的基礎上,給予課堂競爭性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促進他們思維的發(fā)展,若語文課堂沒有問題,則學生的思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的設計。那么,教師如何設計課堂提問,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注意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緊扣關鍵詞句,抓住文本空白進行問題設計,讓學生“咀嚼有味”,這樣才能有效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廣度,處理好問題大小、多少的關系,注意問題的切入角度,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遷移運用。
(二)注意問題的啟發(fā)性與開放性
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掀起學生感情的波瀾,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此外,教師也要把握好提問時機,問在學生疑惑時、思維受阻時,并與學生共同釋疑,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握多媒體運用時機,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走入了千家萬戶,進入課堂,廣大教師紛紛開始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其直觀性強、容量大、傳輸速度快,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禁錮,以獨特的優(yōu)勢開創(chuàng)了語文教學的新天地。但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亂用,教師應選好切入點,算準實際。在具體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用在疑惑處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對某些知識產(chǎn)生疑惑,教師僅口頭講解不容易讓學生理解,這時可利用多媒體來演示,把課文內(nèi)容變?yōu)橹庇^、形象的畫面,就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
(二)用在“不可言傳”處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辭兼美、意境深遠的文章,這些文章意境的體會只能意會,不可言傳。教師在教學中若僅用語言講述不可能讓學生理解、體會文章的意境與內(nèi)涵。這時,我們就應采取“教育者——教育媒體——教育對象”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把不能言明的“妙處”通過多媒體傳達給學生。
以上僅是筆者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出的幾點粗淺建議。除此之外,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教師遵循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找到更多與學生實際相符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使小學語文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肖菁敏.試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
[2]沈繼芹.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3).
[3]張宏云.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7).
[4]周鍵.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2(6).
[5]趙利貴.探究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成功: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