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自巧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現代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普及和運用,對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本文將對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關鍵詞:多媒體 ? 小學語文 ? 有效整合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給課堂帶來了新的氣息,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生動形象的學習資源。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技術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最強動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是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而存在的,信息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的關鍵是教學設計本身,設計要充分發(fā)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標新立異,實踐、探究,從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獲得新的知識,提高能力,進而得到主動、全面的發(fā)展。
2.多媒體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在于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由原來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yōu)榻M織者,在以人為本的網絡化課堂教學中,不再是課堂教學的壟斷者,而在教學中發(fā)揮啟發(fā)、引導的作用,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就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
二、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合的方法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活動。比如我們在學習《葡萄溝》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學目標要清晰,明確教學原則,通過多媒體播放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和品嘗葡萄干的內容有機結合,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充分調動了學生多重感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到葡萄和葡萄干內在的聯系,了解到了葡萄干的制作過程,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利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躍躍欲試,探究欲望非常強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實現了多媒體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課堂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新鮮感,使學生終生受益。
2.多媒體課件還能有效地體現和突破教學重難點。比如在教學《蝙蝠和雷達》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地讓學生體會到仿生學和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首先可以運用多媒體飛機在廣闊的天空中飛翔,并配以小鳥在藍天飛翔的情景,這樣的教學情景,為將要學習的蝙蝠和雷達的關系做好了鋪墊,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各種仿生學的例子,最后對仿生學的運用成果進行拓展,完成了課文的首尾呼應,最重要的是實現了從生活到知識,從知識到生活的過程。同時,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變成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體現了“整合”的特點,它既是學生無直接經驗的客觀世界的定格、放大等,又是在教學中運用課件教學,可以讓學生自主去探究知識,理解教學的內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合作交流中能夠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三、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的整合需要注意的問題
1.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的整合。漢語拼音對學生的語言發(fā)展非常重要,它是學生認識新字的基礎,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漢語拼音,將對他們以后語言發(fā)展和認知新字有很大的影響。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也是學習的保障。在學習拼音“a、o、e”的時候,單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對這幾個音的發(fā)音不是很到位,如果教師能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口型的變化,從而更快地掌握這些拼音的發(fā)音技巧,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另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幻燈片、圖片等進行拼音教學,同時,教師還要教給他們會聽普通話,會說普通話,把拼音教學和普通話練習結合起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又使學生學會了不少新詞語和句子。
2.多媒體技術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整合。學生會拼音,并能熟練地運用拼音,才能學到更多的語言文字,準確快速地讀準字音,能夠根據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來認識和分析字型,提高運用字典查找漢字的意識,還能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但是識字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掌握多少漢字,而忽略了學生識字技能的培養(yǎng),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教學觀,只有教師重視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變?yōu)槟芰图记桑@樣才能達到自主識字的教學目的。
3.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整合。閱讀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一種思維過程,也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在閱讀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品質和思維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寫作的前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擴大知識面,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這就需要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把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緊密地聯系起來,達到以讀促文的教學目的。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合要立足于學生更好的發(fā)展,要講實效,不能只為了追求潮流,以課件為中心。要把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有效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運用,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宗麗.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12).
[2]左莉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希望月報,2004(10).
[3]楊佳慧.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探析[J].理論界。2004(5).
[4]李小林.略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J].信息技術教育,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