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利津縣鳳凰城街道中心學校 劉桂玲
近幾年學生生源減少,分散的教學點合并,從各方面為實行小班化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下面談談我對小班化教學的幾點認識。
小班化教學是一種理念,而非模式,更不是一種形式,小班化是指在學生人數(shù)較少的班級中,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在小班化的教育理念下,每個學生都能平等而充分地參與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共享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呈現(xiàn)出“師生生命互動、教學滋養(yǎng)生成、個體優(yōu)化靈活、差異相互充盈”的課堂景象。小班化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這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相吻合的。實施小班化教育,首先必須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上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老師交往,能充分享受教育資源,得到老師的個別指導。其次,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師生的交流機會越多,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越高。
小班化的課堂更便于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也更有利于教師進行個別教育和指導。要讓暫時落后的孩子能感受到跳起來摘到桃子的樂趣和信心,讓中間層的孩子通過努力,完成相對其現(xiàn)有知識水平而言更高層次的知識水平,讓最高層的孩子在學有所獲的過程中學會深入地探索和發(fā)現(xiàn)。例如,在教學“周長”這部分知識中,已知長方形的長寬,求周長或已知正方形的邊長求周長,這類簡單題請C層學生解答;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寬求長,已知長方形的長及長與寬的關(guān)系求周長,這類較復雜的題請A層或B層學生匯報。這樣分層設問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練習題設計遵循“低起點,高要求,分層次”的原則,盡量做到全體學生都有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這樣能很好地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學生的思維參與程度,使各類學生都能感受到數(shù)學問題的挑戰(zhàn)性和通過自身努力,感受問題解決的快樂。
另外由于小班上課時,學生人數(shù)少,我很容易觀察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控制課堂紀律。所以小班化的課堂每個學生被關(guān)注的頻率多了,學生的思維跟上了課堂的節(jié)奏,學習的效果自然就好了。“小班化”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使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共同進步!
在小班化課堂上,我關(guān)注到了每一位學生的效果反饋,對學生有了更精準的評價,在備學生方面又多了些一手的資料,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覺得最令我喜悅的,那就是小班化課堂上我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更多的學生,使我們的師生關(guān)系更融洽,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形成“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高昂學習情緒,挖掘?qū)W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直接因素,它不僅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正如古人所云:“親其師,信其道?!苯⒘己玫膸熒P(guān)系,是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心理需求。所以我說這樣的課堂即使累也是高興的,在這樣的課堂上組織教學,我喜歡。累,并快樂著!
家長即使不了解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關(guān)注和被關(guān)注的度和面的情況對教學效果所起的作用,他們也會懂得“放十個羊”與“放一群羊”的效果比較,他們自然愿意自己的孩子是十只羊中的一只,而非一群羊中的一只。通過近一年的嘗試,我們的小班化課堂取得了社會認可和家長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