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健
人對于某種活動或者事物給予的特別關注即為興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興趣可謂是迷戀,人基于這種迷戀的情感而產(chǎn)生行為指向性,是一種積極的情緒與態(tài)度。在學習過程中,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積極投入課堂學習,從而收到滿意的學習效果。
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任何興趣而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學習知識的意愿。孔子也同樣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初中語文教學應充分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筆者從課堂教學實踐經(jīng)驗出發(fā),略談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策略。
初中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育期,其對于外界事物往往具有較為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應善于分析教材,通過其中的懸念或者疑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由此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不斷前進。在教學過程中,這一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啟發(fā)學生思維,而教師也能順利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中朱自清的經(jīng)典回憶性散文《背影》為例,文章以“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句話作為開篇,筆者基于此點向?qū)W生提出問題:通常來說我們對于父母的臉龐、表情記憶深刻,但是為何作者以父親的背影為最難以忘記的呢?由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制造出懸念,學生基于這一問題產(chǎn)生了強烈的探索與求知欲望,其迫切希望閱讀下文來解答這一問題,學習熱情以及學習動力也顯得格外強烈,同時學生也會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一起分析問題,找出答案。通過懸念設置這一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情感得到有效激發(fā),其更重視從文章字里行間分析、收集信息,以得出問題答案。在此過程中學生對于文章所講述的內(nèi)容以及蘊藏的情感有了深刻體會,求知欲望得到有效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也顯得尤為濃厚。
人類用于表達自身感情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表情、行為舉止、語言表達等等,還可以利用文字描述來表達內(nèi)心情感。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不少文章作者在字里行間凸顯出內(nèi)心強烈的情感。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予以引導,對文章中所蘊涵的情感予以體會和感受,從而讓學生對文字的魅力有更為深刻、全面的認識,最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掌握語文知識的欲望。葉圣陶說:“最出色的文藝作品,必須是作者運用最有趣的最貼合情感的語言符號來表達的。”閱讀與學習過程中,倘若讀者難以體會到文字中所蘊藏的含義,對于其中的情意難以透徹理解,那么文字就失去了情感載體的意義,成為枯燥而死板的符號。因此教師應善于引申文字中蘊涵的深層情感,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情感,吸引其注意力。以屠格涅夫的《蔚藍的王國》一文教學為例,在文章開篇寫“蔚藍的王國呀!充滿著蔚藍、光明、青春、幸福的王國呀!我看見過你……在夢中”,筆者提出了問題:為什么作者要強調(diào)這樣一個美麗的蔚藍王國是在夢中呢?然后引領學生通讀全文,并對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展開剖析,講述了這個夢越美好,就越強烈地表現(xiàn)了對于夢中那種生活的熱切追求,對自由、愛情誠摯的向往。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缺少這些,作者才會有如此強烈的渴求,這與陶淵明筆下怡然自樂而和平安寧的“桃花源”有異曲同工之妙。講到這里,學生對于屠格涅夫?qū)懽鞯囊鈭D和文字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充分的理解與感受,其對于作者的表達與描寫用意也有了探索的興趣,學習熱情也愈發(fā)高漲。
隨著當前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開始在教育教學中廣泛應用,推進了現(xiàn)代化教學的步伐。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促進教學的形象化、生動化,其中不少動畫展示、視頻短片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其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對多媒體技術加以充分利用,直觀、恰當?shù)卣故窘滩膬?nèi)容中所描繪的場景與情景,向?qū)W生展示形象而生動的靜態(tài)場景,做到形聲結(jié)合、圖文并茂,創(chuàng)設出與教材內(nèi)容相貼近的課堂情境,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堂教學情境,從而在身臨其境中產(chǎn)生情感層面上的共鳴。在教學綜合性學習《走進小說天地》一課前,筆者先布置學生分組收集自己喜歡的小說、名人讀書故事及古今中外的小說名著,然后在老師指導下再分組制作課件。上課時,先分組演示課件,首先讓學生欣賞名人讀書故事及古今中外的小說名著精彩片段,演示結(jié)束以后,評出“優(yōu)秀制作小組”予以表揚獎勵。這樣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開放、靈活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收集資料、暢游小說天地中有意識地將目光引向人生理想,引向社會生活,引向自然世界。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加強了語文課堂的形象性、生動性、可觀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長期如此,便可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的勃勃生機。
時代在持續(xù)變化著,而學生學習需求同樣也隨之變化,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應做到與時俱進,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根本著眼點,跳出傳統(tǒng)枯燥而抽象說教及僵硬灌輸式教學的樊籠,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靈活、幽默、富有樂趣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確保語文課堂教學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