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huán)(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甘肅蘭州 730070)
對跳遠運動員競賽中心理狀態(tài)的分析與研究
楊玉環(huán)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甘肅蘭州 730070)
摘 要:跳遠運動是田徑運動中一個最古老的項目,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而興盛起來,跳遠的運動形式并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但跳遠的技術和成績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因為在跳遠競賽中運動員不僅要消耗很多的體能,與此同時也消耗著大量的心理能量。若在比賽中運動員不能很好的調節(jié)心理機能狀態(tài),即使技術和速度的利用率再好,也很難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所以調節(jié)好心理狀態(tài)對運動員發(fā)揮更高、更強的競技水平有極大的影響。影響跳遠成績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為了跳遠成績能有所提高,本研究從跳遠運動的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對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運動員競賽時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研究并提出了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方法,為提高跳遠運動員的比賽成績提供參考。關鍵詞:跳遠運動 心理狀態(tài) 比賽心理 調節(jié)方法
1.1研究對象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田徑運動會跳遠男子12名運動員。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調查訪問法。
心理狀態(tài)是指當前時刻心理活動的相對穩(wěn)定水平,是心理活動的背景。比賽中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在內外刺激物的作用下,在大腦皮層一定區(qū)域興奮的基礎上形成的。由于不是在任何心理狀態(tài)下都適宜參加比賽,更不是在任何心理狀態(tài)下參加比賽都有取勝的希望。而且,在比賽的各個階段,對心理狀態(tài)的要求也不相同。人的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映像,所以,運動員賽前的心理狀態(tài),既與賽前所面臨的任務、環(huán)境、氣氛等客觀條件有關,又與運動員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意志、性格等主觀條件有關,通常表現(xiàn)出下列四種心理狀態(tài)。
2.1賽前淡漠狀態(tài)
心理活動處于較低水平,對刺激物反應微弱。表現(xiàn)為對比賽的不重視,不愿把心理活動集中在賽事上,這種狀態(tài)不能動員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參加緊張的競賽,因此,這種心理狀態(tài)未改變前不宜參加比賽。
2.2賽前過度緊張狀態(tài)
心理活動達到極度緊張水平,表現(xiàn)為過早興奮和過度興奮。比賽前幾天就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希望馬上投入比賽。由于過度興奮,對微弱的刺激也產生強烈的反應,這種過度興奮需付出和消耗極大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因而運動員很容易疲勞。
2.3賽前盲目自信狀態(tài)
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運動員喜形于色,有的也裝作很沉著的樣子。對情況不愿意冷靜分析思考,表現(xiàn)浮躁,總相信能輕易取勝和僥幸成功,所以不積極動員全身心的力量參加比賽和克服困難,遇到挫折情緒消沉,最后失敗的一塌糊涂。
2.4戰(zhàn)斗準備狀態(tài)
心理活動處于較高水平,對強烈的刺激物能產生適度的反應,對微弱的刺激物保持較高的感受性。所以,對與比賽有關的各種狀況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善于覺察對方的微小變化,這時處于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
跳遠運動不僅是速度與技術的完美展示,更加重要的運動員每一輪次過程中對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的調節(jié),調節(jié)的好壞直接影響跳遠比賽時運動員成績的發(fā)揮,現(xiàn)主要分析跳遠運動員比賽中的心理狀態(tài)。
運動員在比賽中一般會有的心理狀態(tài)緊張、焦慮、這些反應是每個運動員在比賽時或多或少都會有,因為運動競賽是運動員通過身體運動過程而進行的心理、技術和體力的比賽活動。所以適度的身心緊張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興奮性過高而變?yōu)檫^度緊張,過度焦慮,就會造成運動機能的失調,這種過度緊張、焦慮的出現(xiàn)一定會對比賽產生影響,其結果一定是成績下滑,所以這種機能的失衡一定要進行好的心理調節(jié)。
賽前,運動員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對下列三個問題有所認識:
(1)這次競賽的重要意義。
(2)對方(包括那個運動隊和隊員)的實力和士氣,對方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
(3)自己的身體狀況、競技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
在對這些問題的認識的基礎上,產生對競賽的態(tài)度、情感、動機和行為,常常表現(xiàn)出下述緊張、過度緊張、焦慮、過度焦慮等心理狀態(tài)。下面是對我校運動會中12名運動員比賽時心理狀態(tài)的調查如表1。
表1分析了運動員在比賽時心理狀態(tài)的一個百分比,很多人都出現(xiàn)了緊張的狀態(tài)及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深層次的特別緊張?zhí)貏e焦慮的狀態(tài),緊張程度占到了很大的比重,既然運動員能反映出自己在比賽時有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這也就說明心理狀態(tài)對成績的發(fā)揮非常的重要,如何解決運動員在比賽時產生的緊張狀態(tài)、特別緊張和焦慮就成了當下解決的問題,這也就說明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狀態(tài)的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例子也在說明心理狀態(tài)對高水平運動員也有極大地影響。
我國男子跳遠名將黃庚,1996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及格賽上跳出8.12米列為第五的好成績,可以說,此時他的競技狀態(tài)良好。但是,決賽時由于他求勝心過急(心理不穩(wěn)定),結果僅有第一條跳出了7.79米,后兩跳成績均不理想,未能進入前六。賽后黃庚對教練說:我太想贏這場比賽了,覺得第一條沒有放開跳,第二跳想加速度,前幾步太積極,結果步長縮短,后幾步又跟不上去,沒踩上板,第二跳不好,第三條就更受影響。如果黃庚平時心理訓練手段多一點,入場后采取一些心理調節(jié)的措施,穩(wěn)住情緒,很可能會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表1 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調查表(N=12)
還有我國跳高運動員朱建華,1983年9月22日在上海以2.38米的成績打破2.36米的跳高世界記錄,成為當時世界上跳的最高的人。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上,他卻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之外,只跳過了2.31米。當時,許多體育評論家認為,朱建華賽前思想負擔是沒有跳出應有水平的原因之一,換言之,他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不適合參加比賽。在運動競賽史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所以,一定要研究運動員比賽時的心理狀態(tài)。
所謂運動競賽中產生這些心理狀態(tài),就是指在比賽時因為有對手和觀眾的存在而使運動員產生高度緊張的情緒,致使比賽難以順利進行,或造成運動成績下降等結果的心理上和行為上的各種現(xiàn)象。
引起跳遠運動員產生這些心理狀態(tài)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運動員對于比賽的進行、動作的表演以及對于比賽成績抱有過高的要求和期望。尤其跳遠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欲望過分的強烈,所設定的目標太高太遠而又過于計較成績和名次;強烈的感到周圍的人對于自己的期待,過于要強,總想著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取勝,過分用力或過分拘謹?shù)?,這樣對步點的準確性有極大的影響。
(2)在比賽進行中感到周圍的人的密切注視。觀眾的注目和拉拉隊的聲援,尤其會使跳遠運動員充滿自我表現(xiàn)的要求,致使斗志過度高昂,從而產生一種情緒上的不安和恐怖。唯恐失敗造成自己跳不好的難堪和別人的失望。這種不安和恐怖會左右著運動員的行為,給跳遠比賽帶來極大地消極影響。
(3)在跳遠的比賽當中運動員對自己的比賽成績,對每個動作的完成,以及對跳失敗的可能性感到擔心和不安,例如擔心比賽失利,因而引起悲觀失望和增強無力感。對比賽失敗的預感和不敢想象取勝的心理狀態(tài),也導致精神過度緊張。
(4)過度的緊張狀態(tài)所引起的不安反應(如心情過分激動、出汗、面色發(fā)白、頭暈、尿頻等植物性神經機能亢進的癥狀)被運動員認知后,所產生的焦慮又會進一步加深情緒的不安程度。
(1)調節(jié)和控制情緒,據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爾的研究,情緒受三個因素的制約。一般而言情緒受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認知因素的影響。刺激因素主要通過感覺器官從外部獲得,如比賽場上的器械、設備、觀眾的傾向及其呼叫、場館的氣溫、教練員的語言、表情、舉止、對方狀態(tài)等這些刺激都會引起運動員的各種情緒,這就要求運動員在比賽場上心里好似無人之境,為此,要學會兩種方法:①轉移注意法,②理智控制法。生理因素,內環(huán)境的平衡、骨骼肌的緊張程度,都會使運動產生緊張、焦慮,因此采取的心理訓練如自律訓練、心理放松、氣功,認知因素,由于情緒是在認知的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認識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加強思想修養(yǎng),提高認知水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緒。
(2)恰如其分的臨場指導。運動員常常不能全面認知比賽的局勢,更難正確認知自己的技術動作、配合別人等方面的缺點,所以教練員的臨場指導是必要的。但是,有的指導往往引起運動員情緒緊張或意志消沉,比不指導還壞。所以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動作應當流暢,不應有過多次數(shù)的有意識的干涉,所以,指導次數(shù)不宜過多,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教練員都應該沉著冷靜,態(tài)度親切。如果教練員在賽場上動作慌亂,語無倫次、神情緊張,那就會使運動員立刻緊張起來。指導時言簡意賅,切記啰嗦,不但會使運動員對指導產生厭煩情緒,而且使運動員感覺教練員缺乏信心,以致失去斗志。所以教練員一定要在指揮時注意隊員的情緒變化,恰當?shù)倪M行指導。
(3)適度的激活水平,運動員在比賽時要動員整個身體進入工作狀態(tài),以便發(fā)揮一切潛力參加比賽,這樣對全身器官都有一個激活作用。運動員的激活水平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所以要在賽前就開始激活,到正式開始比賽時激活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并持續(xù)一段時間,以保證創(chuàng)造優(yōu)秀成績,這是因為激活水平的高低與運動成績的好壞不是直線相關關系,從較低的激活水平開始,隨著激活水平的提高,運動成績也逐步提高,但如果激活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后,如果繼續(xù)提高,超過了最佳界限,也就是興奮性過高時,運動成績就反而下降了。為此,賽前要適當動員,就是準備運動也要為此目的服務。
(4)自我放松、表象練習、催眠等方法,也可以降低緊張水平。在運動員比賽時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使運動員進入不慌張的狀態(tài),可以做些幅度不是很大的跳步練習,既可以調動運動員比賽的興奮性也可以使運動員心理放松。
參考文獻
[1]楊宗義,丁雪琴.運動競賽心理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2]張浩波.淺談跳遠運動員心理訓練對情緒調整的作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1).
[3]施達生.觀眾情緒對臨場比賽運動員心理變化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2(3).
[4]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5]宮秋雁.跳遠助跑的心理訓練[J].田徑,1995(5).
[6]徐細根.緊張心理與跳遠踏板準確性的關系[J].浙江體育科學,1991(1).
[7]劉紹君.淺談運動員臨場時的情緒調節(jié)[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5(2).
[8]黃敏雄.青少年跳遠運動員賽前的心理調節(jié)[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7(1).
中圖分類號:G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5(c)-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