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文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在農(nóng)村初中,后進生是廣大教師最頭疼的教育對象,也是教育教學工作成敗的關(guān)鍵。這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對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必須采取“標本兼治”的方法。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后進生;轉(zhuǎn)化策略
一、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1.缺乏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不明確
現(xiàn)在農(nóng)村孩子受打工潮的影響較大,他們中有些人認為,作為中國人,學習英語沒有用處。因而,初一開始學英語時,他們出于好奇,學習熱情很高,隨著難度的增大,他們的學習熱情減退,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2.學習習慣差,學習不主動
大多數(shù)后進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上不主動,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課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必然下降。
3.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不高
后進生普遍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對生詞逐個字母讀,常常記后忘前,對課文理解不考慮全文和上下文,知識掌握不牢固。
二、轉(zhuǎn)化后進生的策略
1.對癥下藥,開發(fā)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后進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他們由于各種原因成了后進生。教師要對學生具體分析,各個擊破。比如,父母離異的學生,大多數(shù)比較內(nèi)向,教師應給予他們母親般的愛,在生活中給他們更多的關(guān)心,了解他們的特長愛好,尋找并放大他們的閃光點,激勵他們不斷前進。
2.理解、尊重、寬容、善待后進生
后進生英語成績的好壞,不僅取決于他們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的情緒。因此,在任何時候,我都注重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特別注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3.借助集體的力量感染后進生
對于后進生,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從基礎著手,科學系統(tǒng)地引導他們步入良性學習的軌道。為后進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別人能學好,自己經(jīng)過努力也一定能學好。
4.給后進生確定一個可以“觸摸”的目標
一定的學習目標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源泉。沒有目標是學生成為后進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在對每一位后進生做出全面分析之后,為他們制訂短期學習目標和長期學習目標,一旦目標達到,就要及時制訂更高目標,用目標激勵他們不斷挑戰(zhàn)自我,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總之,后進生的形成是長期多種因素的疊加,要想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走進學生心靈,深入全面地進行分析,然后針對他們各自的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并且長期跟蹤督促,才能使他們盡快養(yǎng)成好習慣,早日使他們變成學優(yōu)生。
參考文獻:
[美]林格倫.課堂教育心理學[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