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杰
摘 要:新課程改革之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而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成為眾多教師所思考的問題。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比如,知識點過多、邏輯性與抽象性較強等,亟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重點論述了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期能夠為優(yōu)化初三化學課堂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三化學;趣味性;教學觀念;教學手段
我國的中學基礎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刻影響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仍有一些課程的改革處在瓶頸之中,其中初三化學的課堂教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初三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入門階段,是積累化學知識的基礎階段,所以,初三化學課堂教學非常重要。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所削弱,學生很難投入到化學學習中來,教學結果不理想。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有必要對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一個深入的探析。下面筆者就根據相關的教學經驗來分析如何提高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升初三化學課堂的趣味性
化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的自然學科,一旦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就比較容易放棄,同時也沒有很大的動力去學習化學,而教師在這個時候就要注意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留下充足的時間來為學生做有趣的講解。對此,教師在切入正文知識的講解之前可以概括性地講解課程的緒論和重點內容,從而使學生對本課教學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做完這項工作之后,教師就可以切入正文,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講解正文知識。例如,在教授“碳和碳的氧化物”(人教版初三化學第六單元)時,教師就可以這樣通過講述生活中的碳單質,來使學生對碳有一個具象的認識,比如,引用“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語來向學生解釋碳單質的物理性質。第二,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科目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是化學學習中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而化學實驗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有條件的學??梢詫iT開設化學實驗課,而教學條件簡陋的學校則可以通過教師演示、部分學生做助手的方式來使學生參與到實驗活動中來,從而增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初三化學的課堂教學觀念在新課改之后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體現為新的教學觀點被教師接受并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來。但是,一些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仍然根深蒂固,沒有被及時扭轉過來,從而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新的教學觀應該包含以下內容:第一,要改變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教學觀,轉變?yōu)橐蕴轿鲋R為主,鼓勵學生多提問題。第二,教師要轉換身份,從以前的教學主體轉變成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第三,樹立情感教育觀,積極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對教師產生信任感。第四,教師要將個性化教學和一般性教學相結合,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并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對這種差異性的關注,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懷,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解放,而化學則不再是一門僵化的課程。
三、整合實施有效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工具。所以,為了使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實現,教師就要整合實施有效的教學手段。下面筆者來做具體的分析。
1.教師要利用好化學實驗課
有研究表明,學習者通過親身經歷所獲得的知識要比通過間接經驗所獲得的知識更讓人印象深刻,同時也更容易激起學習者的主動性。而化學實驗正好給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親身體驗學習的機會,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好這個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由被動地學習轉換為主動地學習,那么,教學的有效性就能夠大大提高。
2.教師要善于使用提問這項教學技能
與平鋪直敘地講解相比,提問往往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探究欲。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提問,選擇恰當的時機拋出問題,并在恰當的時機給出答案。同時,在提問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引申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對于部分學生的存疑之處,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來給學生講解,或者給學生提供思路,讓學生自己尋求解決方案。
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活動的客觀要求,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只有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廣大教師要積極探討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觀念到手段,從理論到實踐,不斷對教學做出改進,從而使新課改精神得到真正的體現,使我國基礎教育的價值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林欽.初三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08).
[2]徐芳.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時代教育,2012(24).
[3]王靜.淺談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高考:綜合版,2014(05).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