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
摘要:當前我國正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法律意識、法律思維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當然要強化我國人民的法律意思以及法律思維,加強法律教育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職法律教育作為我國法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門,其法律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的發(fā)展。對此,本文分析了中職法律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探討了中職法律課程教學改革策略,以期強化中職學生法律思維。
關鍵詞:中職教育;法律教育;法律思維;培養(yǎng);對策
一、中職法律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落后
從目前來看,中職法律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弊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地位的現(xiàn)象較為常見。由于整個課堂被教師主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交流互動。而法律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較于其他科目,法律教育除了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法律知識以外,還需要讓學生明確法律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運用,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法律思維。毫無疑問,當前的中職法律教育是很難滿足這一要求的,因此,中職法律教育模式亟待轉變[1]。
(二)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
我國法律體系并不完善,每年我國全國人大和立法委員會都會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中職法律教育帶來了影響。其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條例的修改,必然會造成法律教育內容的改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時時關注教學內容變化,從而為學生進行有效的法律教學。但在實際中,由于部分教師仍然堅持固有理念,因此在課程教學上并沒有根據法律的變化進行調整,因而造成了中職法律教育缺乏一定的實效性。
(三)中職法律課程考核體系不健全
法律教育作為一種與社會生活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他對于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具有一定的要求。但在目前的中職法律課程考核體系中,大多數(shù)中職院校都是采用的書面考核形勢,而書面考核形式的弊端就在于它更加側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而對于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并不能有效衡量。甚至在這樣的考核體系下,許多中職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考核中得出較好的書面成績,在教學中,過于注重考點和重點知識內容的講解,而對于學生的法律意識及法律思維則選擇忽略。
二、強化中職學生法律思維的具體對策
(一)轉變中職法律課程教學模式
從目前來看,中職法律課程教學模式在許多方面都還存在不足,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思維對中職法律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具體來說,中職法律課程教學應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線下學習也應該引起重視。因此,筆者認為,中職院校在開展法律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構建一種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互結合的模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社會生活實踐,從而實現(xiàn)中職法律課程教學理論和實踐的一體化,進而促進學生法律思維的發(fā)展[2]。
(二)轉變教師教學理念
在中職法律課程教學中,由于法律課程教學內容時常發(fā)生變化,因此教師不可一味地堅守固有理念對學生展開教學,而是應該緊隨教學內容的變化,對教學理念進行一定的調整,從而確保中職法律教學的有效性。另外,由于法律教學對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培養(yǎng)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過于注重學生的法律知識培養(yǎng),而是應該將法律教學和社會生活實踐進行結合,從而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能夠通過法律知識思考問題,進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法律思維的目的。
(三)完善中職法律考核體系
當前我國中職法律考核體系主要是以書面考核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帶來了影響,教師為了讓學生通過考核,就不得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學生的書面成績,而這一現(xiàn)象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針對書面考核進行教學,學生的書面成績是提高了,但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yǎng)。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職法律考核體系應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考核標準,并將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作為重點考核項目。相信,在這樣的考核體系下,教師的教學重點自然不會局限于學生的書面考核,而這樣一來,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培養(yǎng)自然成為了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中職學生狗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培養(yǎng)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從原因上來看,這與我國中職法律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對此,本文著重從中職法律教學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了中職法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以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及法律思維為目的,探討了中職法律課程教學改革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