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荊慧
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應是課改的關鍵點之一,應不斷前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現(xiàn)代社會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北師大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數(shù)量多,學生學習時有較大困難,教師上課有難度,因此教學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近幾年我區(qū)倡導的“高效課堂”教學法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尤其是我校的“導學案”教學已逐漸體現(xiàn)其優(yōu)點。“導學案”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抓手,課前學生預習效率明顯提高,課堂老師精講多練,學生課堂活動活躍積極,課后作業(yè)真正落到實處,讓過去“死氣沉沉”的文言文課堂“動”了起來。因此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談談,在文言文教學中如何運用“導學案”,實現(xiàn)文言文教學的課堂實用、高效。
一、導學案的設計與編寫
導學案的設計應該針對中考,注重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文言閱讀能力的提高。著眼點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案編寫要有學法指導。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導,能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本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要有探究問題環(huán)節(jié),鍛煉培養(yǎng)學生如何從文本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學案還要給學生閱讀思考的時間,學生通過閱讀,整理、歸納、獲取知識,探究新知,否則容易造成學案與文本的分離。要有鞏固練習,在探索整理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鞏固練習。整個學案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讓全體學生“動”起來,將“高效課堂”落到實處。
二、導學案的課堂運用
1.導引字詞,熟讀知文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需反復閱讀,才能從簡約的語言中品味人物的隋感,文章的內涵,所以在“導學案”中要有重點字詞預習,提示學生課前應掌握生字詞的讀音,能流利朗讀文章。
2.充分利用資料,導學文本內容
學生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可結合課文注釋,借助手中的工具書,按照學案中的學法指導提示,進行簡單翻譯,疏通文意。首先小組內簡單翻譯文章,交流不理解的字詞句,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勾畫好,在展示學習成果時交流解決。這樣,學生對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字詞的字音、字形、字義及時進行了積累和鞏固。
3.導引文本,領悟文本主旨
“導學案”還應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可緊扣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問題,注意問題要典型,要具體,應有層次,有邏輯,有內在的關聯(lián),讓學生據(jù)此去分析文章,領悟文章主旨。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嘗試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的好處是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了文章的要點。在交流學習成果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不要害怕有錯誤,學生有說錯的,教師糾正后再引導學生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完成一課一案的教學任務。
4.導學訓練,鞏固文言知識
文言文學習的基礎是文言詞語的掌握,尤其是文言實詞和虛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嘗試自己去收集、歸納文言文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另外,在引導歸納的同時要注重訓練。重點訓練詞語的運用,例如通過字詞句翻譯、重點的文言虛實詞的用法等讓學生掌握。在“當堂練習”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教師在講解練習的時候,要及時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導學訓練環(huán)節(jié)既檢測了學生這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又鞏固提高了學生的文言知識,真正做到了文言課堂的高效實用。
三、導學案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突出一個“導”字
“導學案”,顧名思義以“導”為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注重把學生導引、凝聚到自己的周圍。教師還要有效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有趣且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準確把握學情,及時調控課堂節(jié)奏,不失時機地進行精講、引導,圍繞教學內容開展的有趣、有意義的課堂活動,有利于學生愛學、樂學。
2.要突出“一課一得”
教師在編導學案之前必須鉆研教材,深刻解讀文本,注重“一課一案一得”。有些文言文篇目篇幅較長,一課時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授課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學進度安排,在編寫導學案時靈活處理。如可采用分課時編寫導學案的方式,分課時編寫導學案;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確地掌握篇幅較長的文言文所必須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不至于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3.要突出層次性
文言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層次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從導學案中有所獲益。導學案的設計一定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能夠有事可做,不能只照顧尖子學生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后進學生。
4.要重視輔導糾錯
教師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輔導糾錯,即一定要將學案收回認真檢查審閱。通過教師的檢查和審閱,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使用學案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個別或整體的糾錯輔導,這樣才能實實在在地落實“學案導學”。
“導學案”是一項大膽的教學改革,需要一個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的過程,我們堅信“高效課堂”在“導學案”的支撐下一定會結出碩果。初中文言文高效課堂的探索無止境,因此需要語文老師堅持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銳意實踐,通過導學案的使用,讓老師們的文言文教學不再辛苦,讓學生們的文言文學習不再枯燥;讓老師“導”的順暢,讓學生“學”得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