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作文不僅是很多學生語文學習的軟肋,也是不少一線語文教師教學中叫苦不迭的“攔路虎”。而作為老師有責任教會學生習作的方法與技巧。筆者從自身教學實踐出發(fā),啟發(fā)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體驗生活;以多種形式的修改方式幫助學生作文的提高;與學生一起習作,并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與學生共成長。以求在作文教學中給學生更多實用的點子,以提高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與整體水平。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互動;積累素材;修改;教師表率
[作者簡介]胡智偉(1985—),女,江西省萍鄉(xiāng)市白竺希望中學,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作文教學。(江西萍鄉(xiāng) 337033)
一提到寫作文,學生就牢騷不斷,最大的問題便是,寫什么?怎么寫?而老師們也是叫苦不迭。但作為老師,是有責任為學生解開寫作困惑的。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與其抱怨學生沒話講,不如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驗生活五味雜陳;與其嘮叨學生作文寫不出跌宕起伏,總是平鋪直敘,不如傳授技巧,讓學生明白寫作也只有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jīng)的真諦;與其糾結(jié)學生作文寫不出真情實感、一味無病呻吟,不如借給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感動力的翅膀,去寫真實的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質(zhì)……所以在作文教學上,不妨嘗試一些新奇的方法。
一、巧用活動,積累素材,體驗生活
雖然每天上課下課,開學放假,但是任何一個學校都會有一些常規(guī)性的活動。比如,在校運會時,可以有意識地拍攝一些照片:可以是輕松奪冠的、艱難摘魁的、失敗后痛苦流淚的;或刷新紀錄時的歡呼喝彩,百米沖刺時的叱咤風云,拔河比賽拉鋸戰(zhàn)時的不相上下;或颯爽英姿的運動員,加油吶喊的啦啦隊,鐵面無私的裁判……這些照片足以讓學生暢所欲言。活動結(jié)束后布置《校運會上的那個瞬間》的周記,之后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開展作文指導課,讓學生在圖文并茂、聲光聚集的歡快教學環(huán)境中回憶當時比賽的場景。
也可以是大家聚在一起暢談“難忘的校運會”,還可以粘貼“校運會風采秀”在班級墻壁上,讓學生一邊欣賞圖片,一邊涂鴉。這樣的練筆,不僅可以讓學生有話講,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集中抓住某個細節(jié),重點描寫某個畫面的能力,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班級凝聚力與集體榮譽感。類似的以“照片”、“難忘”、“友情”、“校園生活”等為話題的作文,學生只要懂得遷移,豈不是可以再次利用,一箭好幾雕?
而作為語文老師還應(yīng)當有意識地為學生自創(chuàng)一些與眾不同的活動,如辯論賽、演講比賽、野外踏青……讓學生從生活體驗中去提取素材,反映生活的真善美。
二、傳授技巧,再三修改,寫出波瀾
關(guān)于作文技巧,曾經(jīng)看過一個這樣的評論:說每一篇考場作文就像一個待嫁的女子,為了博得閱卷老師的芳心,標題要新穎,所謂明眸善目亮全篇;為了博得青睞,文章開頭要端莊亮麗,而文章結(jié)尾又要留下美麗的背影,讓人回味無窮;還必須得給新娘子編織一件迷人的嫁衣,也就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得吸引眼球……如此清新俊美的外表足以使閱卷者眼前一亮。
但這樣能否使之動心、舒心呢?那就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和獨特的視角。為了達到這些效果,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推廣了三種自己在實踐中總結(jié)的妙招:
第一、細節(jié)描寫最暖心;
第二、修辭手法最傳神;
第三、變換句式最高明。
有時候哪怕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撫摸……都讓人久久難以忘懷,而作文又貴在細節(jié)處感人。與其讓學生搜腸刮肚寫些震撼人心的“高大上”文字,不如引導學生從細節(jié)處入筆。為了使文字更有感染力,再輔以一些修辭手法,或形象生動,或樸實無華,或恢弘氣勢……與此同時,靈活變換句式,使文字不至于死板呆滯,毫無生機。
如學生寫《當考卷發(fā)下來》的練筆時,一開始只寥寥幾句,說考卷發(fā)下來,自己很傷心、很后悔,立志以后一定改過自新??勺x完,也不知道到底多傷心,是怎么后悔的,怎么改過的。在指導運用這三個妙招后,有的學生選取接過卷子、揭曉分數(shù)這些動作,并將其慢鏡頭展示;有的將那些紅紅的叉搖身一變,化身為邪惡的小丑在嘲笑自己的失?。挥械幕孟朐愀獾某煽儽患胰俗穯枙r的恐怖畫面,并運用排比句式表態(tài)以后會如何痛改前非……寫得滿滿的都是悔意,讓人讀了不禁眼角濕潤。還有的前后形成鮮明對比,一悲一喜,跌宕起伏,讓人不禁拍手叫好。
而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與積極性,建立了班群,周末固定時間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寫作困惑。在空間里展示學生的作品,讓他們寫評論。不僅是好評,而且讓提出更好的修改方案。可取的潤色完后再上傳。優(yōu)秀的作文會被推薦參加一些區(qū)、市級的征文比賽,如上一屆劉召同學《成長的記憶》,經(jīng)過多次修改,最后獲得了市“學雷鋒,講道德”征文一等獎。
三、爭做榜樣,巧借翅膀,再現(xiàn)生活
古語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墒俏覀冊谄綍r的教學中,經(jīng)常一味地要求學生,卻難以做學生的榜樣。我們很少和學生一起體驗考場寫作,總是有種媳婦好不容易熬成婆的心理,抱怨學生作文怎么寫得那么糟糕。有時我們在工作中不也會有失職的時候嗎,為何卻不能容忍學生寫不出合格的作文?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也有懶散拖沓的時候?為什么就一味責怪學生寫作文像擠牙膏一樣磨磨蹭蹭……
若我們在人格上、行為上起不到榜樣作用,學生就不會折服與我們,作文就會永遠成為他們學習中最大的障礙,也會成為老師教學上的軟肋。鑒于此,我經(jīng)常在課前五分鐘讀些自己寫的文章(或是單元作文,或是考場作文,或是即將布置的練筆話題),以引起他們的共鳴。而很多時候,我寫的會是一些他們往往會忽略的小插曲。
比如,因為一次感冒咳嗽的事情,在我們師生之間就發(fā)生了一件很溫暖的事,而且在我的“下水作文”的啟發(fā)下還引發(fā)了一次“寫作風暴”。那日是語文課前五分鐘,我把自己寫的《生病真好》念了出來。猶記得我才念開頭:“……可近日,我甚覺生病真好,原來不光我是姓胡的?!焙⒆觽兙腿滩蛔∵有?。之后的每個段落,他們都有共鳴的言行舉止。為了讓這次集體生病的“噩耗”變得不那么敏感,我運用了非常幽默的語言以搞笑的方式跟學生“娓娓道來”。而且最后,他們還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我想更多的是送給班上光明同學的。因為平日里靦腆的他,眼看著我也被傳染,暗地里請爺爺?shù)缴缴险菟帲涞し浇o我治病,還和媽媽親自送到學校。
見孩子們熱情高漲,以致原本的教學計劃被我臨時改變,課程變成了作文指導課。課最后,我還順勢布置了周記《××真好》,結(jié)果反響很不錯。有不少繼續(xù)回顧此次事件的,以《有你真好》為最佳。浩子同學是個生活的有心人,非常細膩地回顧了當天與老師提及的光明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一些談話。
還有的學生,巧借感恩的話題,同題異構(gòu),如福子寫的《生病真好》,回顧了這次感冒咳嗽與爸爸發(fā)生的種種誤會。文章最后,福子意識到爸爸其實是最愛自己的。他說,“我恍然大悟,原來愛近在咫尺,只是我們不懂得珍惜而已……”
類似的例子在我們的教學中經(jīng)常發(fā)生,如我與上一屆學生一起寫的《走過那個拐角》??傊?,我的“下水作文”變成“范文”,不僅讓學生懂得老師也在和他們一起成長,在經(jīng)歷他們的生活,也讓學生回味了當時的瞬間,去抒寫真情實感,反映生活的本質(zhì)。
所以,教學生活中,我們的課堂內(nèi)外總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我也總會有意無意地與學生一起交朋友:幾乎發(fā)生的任何一件事,我都會和他們用文字記錄,互訴衷腸;甚至每次的考場作文,我都會和他們一起PK……寫出真情實感、有感召力、反映生活本質(zhì)的高分作文,這就是我在努力著的互動體驗式作文教學方法,我會盡我所能一直實踐著、探索著……
[參考文獻]
[1]陳曉華.班主任突圍[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萬瑋.班主任兵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語文報社.30年寫作指導精髓一種下作文樹[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4]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