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斌
【內(nèi)容摘要】本文以新課程理念下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為切入點,探討合作學習在課堂應用中的有效性。本文側(cè)重討論教師、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看法,因為這與其有效運用有著相當重要的聯(lián)系。最后本文針對如何有效利用合作學習這種教學策略提出筆者的一些建議,希望能促進教學的有效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 ?合作 ?教師 ?學生
一、關(guān)于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在國際上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被廣泛研究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并最終于20世紀80年代末在國內(nèi)受到教學者的關(guān)注和重視,開始在國內(nèi)的教學中興盛起來。合作學習鼓勵學生間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同時還激起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這種熱情正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果有效開展合作教學模式的話,課堂教學效果肯定會有很大的轉(zhuǎn)變,同時學生在課后的學習活動中會不自覺地進行持續(xù)的有效學習。
二、英語課堂中的合作學習
關(guān)于英語課堂中的合作學習的定義,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合作學習在課堂中體現(xiàn)出來的并不僅僅是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很多時候也涉及到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因為合作學習的前提是“well-documented”,而這一切都應有教師的從旁協(xié)助,特別是當學生對于一項較高難度的任務無從下手的時候,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很有效的方式。
經(jīng)過調(diào)研,學生們對這樣的一種合作方式均表示能夠接受。但有時學生們只是趁小組討論的時間講一些與主題無關(guān)的空話,或者是用方言聊天,浪費了時間。同時,有些情況下學生間并沒有產(chǎn)出符合教師要求的東西。特別是當組內(nèi)的某一個或某兩個學生占據(jù)學習或討論的上風次數(shù)較多,那么久而久之整個小組就會成為一言堂。
針對小組討論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為了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們通過平時的實踐得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規(guī)定學生以4~6人為一學習小組,在這個學習小組中不以學習成績?yōu)樾?,而按照固定的順時針安排好每次的reporter。這個reporter在討論過程中負責記錄下小組成員的討論內(nèi)容,同樣負責監(jiān)督每個小組成員的參與,當小組討論完畢之后,由這個reporter作全班的陳述。
三、對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幾點建議
在課程標準中,合作學習活動被定義為“學生為了達到某一個共同的目標或完成一個共同的任務,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開展小組活動。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應承擔具體的任務,并要對自己的任務負責,通過合作最終完成共同的目標?!币韵陆ㄗh,以供參考。
1.充分設計課堂
為了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使得課堂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為了使得合作學習能有效地加以運用,教師首先需要給予學生的是合理的任務或話題。教師提供的任務必須是符合學生的,能夠啟發(fā)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的,同時又必須是與教學材料相匹配的。為了使得學生能全心的投入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盡可能使得學生的討論環(huán)境充滿趣味性。
2.創(chuàng)設有益環(huán)境
互動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科的專注程度可以促使學習和社會交際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此外,互動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習上處于劣勢的小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也起了重要作用。如果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在同一小組中各成員之間是一種平等關(guān)系,并非由一人主控的,那么在這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就都有機會暢所欲言,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
3.提供及時指導
教師組織課堂以小組學習作為解決問題,討論問題的主要模式。這樣的模式給學生提供了組內(nèi)和小組間的交流。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過度的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現(xiàn)象。當學生在全身心地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應該在一旁密切關(guān)注著學生的討論進程,在第一時間及時地給與學生指導。在給與學生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并非一個翻譯者或轉(zhuǎn)換者,而更應該是協(xié)助者——幫助學生明確如何利用更廣泛更有效的資源,來尋找完成此項任務所必需的信息。作為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可以使得討論更加有效地進行下去。
4.明確小組任務和個人責任
一個合格的教師本該交給學生的是如何學習,并非局限于某一些具體的語言知識。因此在小組討論之前學生應明確地被告知他們合作的目的,同時在組內(nèi)要有明確的分工。小組活動要充分發(fā)揮各成員的能力,對自己所承擔的責任要切實的執(zhí)行起來。這樣學生們才能為著共同的目標互相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務。
四、結(jié)語
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方面都起了促進作用。在課堂中引入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中學會討論,互相學習。同時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會依據(jù)其本身的特長,分工合作,以此來加強他們的某些學習長處。當然只有當這個學習方式被有效地,合理地應用于教師和學生之間時,合作學習才能幫教師取得不僅是傳統(tǒng)的而且是創(chuàng)新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Buchs C, Fabrizio Butera, and Gabriel Mugny.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Student Interactions and Performance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4.3(2004):291-314.
[2] Shachar H., and Shlomo Sharan. “Talking, Relating, and Achieving: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Whole Class Instruction.”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994):313-53.
[3] 呂良環(huán).《外語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單位:浙江省長興縣林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