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教材與教學內容的選擇、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以及采用綜合成績評定制度四方面,探討了飼料添加劑教學上的一些改革嘗試。
關鍵詞:飼料添加劑 教學實踐 教學效果 互動式教學
飼料添加劑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課,主要內容包括飼料添加劑的種類、性質、作用機理、作用效果、應用方法、添加劑預混料產品設計、對人畜健康和環(huán)境的安全性、新型飼料添加劑開發(fā)等。本課程的開設,讓學生了解了飼料添加劑學的課程內容,掌握了飼料添加劑與動物生產的相互關系,從而理解其中的原理及方法,并將其很好地運用到現(xiàn)實的生產實踐中去。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綜合素質人才,筆者從如下幾方面對飼料添加劑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嘗試。
一、教材和教學內容的選擇
飼料添加劑學課程特點是內容新、變化快、實用性強、內容多、學時數(shù)有限。教學內容的選擇極為重要,尤其體現(xiàn)在教學工作中。隨著飼料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飼料添加劑學的內容也在不斷快速更新,需緊密結合飼料添加劑的發(fā)展趨勢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進行授課,并在教學中準確體現(xiàn),還要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在講授過程中達到教學目的,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為此,調整了理論和實驗學時數(shù):在總學時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理論學時為30,實驗學時為6,增加2個必修實驗和4個任選實驗,提高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并學會綜合應用,以便提高教學效率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是教學的根本目的,從而使他們在學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有著進一步的探討和深究,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出更新更有意義的新理論。下面,我著重介紹幾種教學方法,僅供同行教師參考。
(一)講授法
該法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國目前高校教育普遍采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教學計劃的指導下,認真組織備課、編寫教案、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搜集該學科的研究進展情況,尤為重要。
(二)互動式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首先應該從積極探索提高學生主動求知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進行?;咏虒W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可有效形成師生之間相互對話、相互觀摩、相互交流、相互討論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有效提高學生主動性的一種教學方法?;邮浇虒W方法既要求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領導下根據(jù)教學計劃目標系統(tǒng)地學習,也要求教師按學生的提問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重點施教。
三、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
(一)參觀預混料車間
通過參觀預混料生產車間和聽取單位車間技術人員的介紹,不但能直觀地看到各種添加劑的物理形態(tài),而且能全面地了解添加劑預混料市場動態(tài)和生產全過程。另外,通過參觀預混料車間這一課程,學生帶著好奇與疑問去參觀,從而使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漲,回去后把所遇到的問題再進行課堂討論和總結,這樣的教學效果非常有價值。
(二)開展模擬研發(fā)新產品嘗試
融會貫通,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的概念,這樣促使飼料添加劑及其他先修課程中所學到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全面地結合起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課程進行到大約一半,通過理論的講授和案例的分析同時進行,當學生對飼料添加劑有了一定的認識時,這樣教師可以布置“模擬開發(fā)”新產品的課程作業(yè),開發(fā)一種新的飼料添加劑產品。這要求每三人自由組合為研發(fā)小組,最后并對產品命名,寫出詳細的研發(fā)報告,內容包括:1.產品開發(fā)的目的和意義;2.產品開發(fā)的思路和技術路線;3.產品的組方及依據(jù);4.產品的綜合評價;5.可行性分析及應用前景;6.參考文獻;7.心得體會。與此同時利用課余時間針對采用“產品鑒定”的形式,每個小組對其開發(fā)的新產品進行分析和介紹,其余學生提一些問題進行自由提問、交流、分享,展開激烈的討論。通過開展模擬研發(fā)新產品嘗試這一課程,為能促使他們以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教師應通過自由和激烈的討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飼料添加劑樣品庫的建立
通過利用參觀預混料車間的機會,把常用的飼料添加劑采集回來進行裝瓶保存,貼好標簽,進行分類管理,既加深了學生對各種飼料添加劑的感官認識,又培養(yǎng)了興趣,為下一屆學生更好地了解認識各種添加劑做好準備和榜樣。
四、實行綜合成績評定制度
合理的成績評定制度的實行,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充分顯示了公平。合理的成績評定制度具體內容是將考核內容分為三大板塊,第一部分內容包括:論文寫作及課堂報告、產品模擬研發(fā)、回答問題情況,占總成績的50%,其原因是這些內容更多地讓學生的能力有所體現(xiàn),只有集中精力學生才能完成以上內容;第二部分內容包括:出勤率、課堂表現(xiàn)積極性、實驗報告的填寫,占總成績的25%;第三部分內容包括: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25%。這種綜合成績評定制度通過飼料添加劑學在教學中的推廣使用,經實踐證明,這種綜合性的評定制定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在課堂上更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人翁意識,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五、結語
綜上所述,飼料添加劑學課程教學實踐與改革嘗試通過教材與教學內容的選擇、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以及采用綜合成績評定制度四方面來實現(xiàn)。這種教學實踐與改革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讓課堂教學的質量有了很大突破。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努力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奇跡。
參考文獻:
[1]胡民強.研討型教學法在飼料添加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師,2010(24).
[2]趙國先.新型飼料添加劑課程改革與實踐[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8(10).
[3]馬發(fā)順,楊前鋒.《家畜遺傳育種學》教學實踐與改革[J].安陽大學學報,2004(10).
基金項目:河北北方學院校級教改項目,課題編號:JG201331。
作者簡介:
褚海義(1972— ),河北宣化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