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捷
摘 要:生本教學方式在教學當中漸漸地以一種理念的形式變成實際的形式,它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引入生本教學的方式,通過本身的原則,以培養(yǎng)并發(fā)展初中生學習生物課程的積極性與獨立性為目標。
關鍵詞:生本教學;初中生物;自主
生本教學的理念源于生本教育體系研究,其思想核心是圍繞學生,以學生為基礎,教育當中依靠學生自己的天賦水平與自身內(nèi)涵進行學習,筆者將著重介紹生本教學方式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研究,進一步探索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的具體方式,通過圍繞學生的興趣開展帶有生本教學特色的生物課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提高自身素質(zhì),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生物教育目標,達到優(yōu)秀的效果。下面筆者將介紹生本教學方式的各個部分:
一、生本教學方式下的生物教學原則
1.主體原則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當中,作為教師,要圍繞學生進行組織,發(fā)展他們的主體性,以他們?yōu)橹行?,偏重于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兩方面,使得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只要他們投入了學習,自然這個主體原則就能達到了。
2.合作原則
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因人而異,有各自對問題的不同看法與見解,但是在教育學者看來,這是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是一種很實在的學習資源,按照生本教學的理念來看,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益最大化,老師應當對班級教學進行理性的分析,在每個學生不同的特性上出發(fā),分配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加強交流討論,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知識水平,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也變得密切起來。比如,學習生物圈一章時,老師可讓學生討論結構、每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存在何種生物等問題,使學生從中得出結論或提出疑惑,然后老師匯總資料再進行具體教學,從而使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全面原則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生物教學依舊是以面向?qū)W生全體為主,老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應當考慮每個人的差異性與真正的需求,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方針,合理安排各項內(nèi)容,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發(fā)現(xiàn)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見解給予相應的鼓勵,要對他們?nèi)〉玫某煽冞M行適當?shù)目隙?,學生需要通過自身主動地去學習接受才能達到,老師在這里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他們更好地達到這個目標的作用,所以老師應當與學生保持適當?shù)慕涣髋c溝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也是生本教育的精髓之處。
二、生本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的具體應用
生本教學方式應用在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生物課程的積極性,對他們的深入探索能力加以開發(fā),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指引學生用一種輕松、簡單的方式進行學習,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愛上生物這門學科。
1.提前對知識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預習
筆者認為,預習知識這個過程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學生如果能夠提前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那么在上課時就能夠順暢地理解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進入一個良好的節(jié)奏,并將預習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讓其他學生也知道問題所在,現(xiàn)場解決,分享解題心得,這樣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大大契合了生本教學方式的理念。在此列舉某中學生物老師的教學案例,該老師在教細胞結構一章前,讓學生自行預習并將預習內(nèi)容列出提綱、寫下疑惑之處、提出對老師如何上好細胞結構一章的意見,在上課前老師統(tǒng)一收集意見,修改教案。上課時,學生能夠迅速掌握所教內(nèi)容并有針對性地聽講從而解決不懂的問題。
2.以合作學習為中心開展生本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加強彼此間的交流,采取合作的方式來提升學習效果,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各自的特點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吸收并學習彼此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以一種新的方式滲透進課堂教學中,所以這個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為主導,通過他們的方式來提高課堂效率和他們自身所獲取的知識。
3.合理進行課外的拓展學習
知識是不僅僅局限在課本與課堂上的,生活處處有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倡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恼n外拓展學習生物知識,與課本上的知識點結合,讓課本上的知識不再那么死板與生硬,摻雜新的學習元素,讓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以生本教學為根本,讓學生發(fā)自心底地主動進行拓展學習,進一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講授動物行為一節(jié)時,老師不但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讓學生學習動物的一系列行為,還可自行收集專家們對動物行為所做的解釋和理論、制作相關視頻并在課上展示,豐富學生的理論基礎,從而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動物行為的深層原因。
生本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當中起著一個很特殊的支柱作用,將課堂教學系統(tǒng)中的內(nèi)容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對學生、老師和學校都是很有利的,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心態(tài),讓每個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很好地發(fā)揮,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真正地達到一種以學生為根本的優(yōu)質(zhì)教學境界。
參考文獻:
[1]郭穎.生本教育的哲學觀探源[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5(02).
[2]郭思樂.教育:從控制生命到激揚生命:論教育內(nèi)部慣習評價導致的可視性教育亞文化向教育文化的回歸[J].教育研究,2004(12).
[3]裴娣娜.主體教育理論研究的范疇及基本問題[J].教育研究,2004(06).
[4]郭思樂.經(jīng)典科學對教育的影響及其與教育生命機制的沖突[J].教育研究,2003(0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