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巧
摘 要: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方針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繪畫的興趣及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而不是絕對性的技術教學。因此,小學美術繪畫教學應當是一個跟得上時代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老師教給學生的不是對事物依葫蘆畫瓢,照著畫出來就行了,而是需要學生把自身內心的想法用畫筆描繪出來,從而培育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針對此問題,對于在小學美術繪畫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一番探究,以期給更多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之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繪畫教學;創(chuàng)造能力
兒童的思維是十分開放的,他們內心的想法是多姿多彩的,他們可以把沒生命的物體化成有生命的物體,將靜止的物體化成運動的物體,有時還會將毫無聯(lián)系的物體畫在一起。在小學美術繪畫教學中,唯有釋放小學生的思想,讓他們在繪畫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內在潛能及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如果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唯有釋放學生的思想,使他們在繪畫過程中自由發(fā)揮思維就好。
一、自由繪畫,釋放學生的思想
所謂的自由繪畫,是給小學生足夠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不受任何束縛,使他們憑感性、憑興趣去畫圖。例如,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對學生說:“今天這節(jié)繪畫課就讓大家自由發(fā)揮想象力,把自己所想的用畫筆描繪表達出來吧!如此的開場白可能會令許多學生束手無策,又喜出望外,然而又不知道何從畫起,但是等他們冷靜過后,又會才思泉涌,必然會有許多的想法躍上心頭。這時,老師只需等待學生把自身想要畫的圖描繪在紙上就可以了。這次,學生發(fā)揮得很好,有的學生畫了自己的家人,有的學生畫了老師,還有的畫了我們的學校等等,然后,我再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展示給大家看,進而師生一起評價畫,哪里畫得好?哪里畫得不太好?應該怎樣改一改?這個自由的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又帶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還培育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本來繪畫并不難,老師只需教給學生基本的繪畫方法及技巧,釋放學生的思想,其他的則留給他們自由發(fā)揮思維就好了。
二、意義繪畫,培育學生繪畫的創(chuàng)造能力
所謂意義繪畫,是給學生一個抽象的題目,要求學生繪畫。在以往的繪畫授課過程中,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去“畫一座房子”抑或是“畫一棵大樹”等,然而使它的意義得不到表達,讓學生只看到畫這些物體的表面,沒有理解繪畫意義的精神,也就沒法創(chuàng)作出獨特的美術作品。反之,要是使用意義繪畫,給學生提出這樣的題目:“請同學們畫出你們心目中的最幸福、最溫暖的畫面”,這樣,老師可能會獲得的是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牽手去公園玩的圖畫、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吃飯的圖畫、同學們一起做游戲的圖畫等。每位學生對幸福的概念不相同,幸福在學生心里的意義也就不相同,所以,這樣的意義繪畫題目可以撼動學生的心靈,使他們認真思考,培育學生繪畫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自然繪畫,給予學生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
所謂自然繪畫,是讓學生走向大自然,依據(jù)自然界的實物去展開繪畫。兒童的眼睛是十分敏銳的,他們可以感悟到很多大人無法體會的微妙之處。在以往的繪畫教學中,在學習“樹的畫法”時,通常是老師在黑板畫上一棵大樹給學生做示范或者發(fā)給為學生一些樹的圖片,讓學生模仿著畫。然而這僅是一種平面的感官,難以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潛能。因此,在上繪畫課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向大自然,給他們看一看真實的“大樹”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去抱一抱大樹,讓他們仔細去觀察大樹有哪些特征,通過他們細心觸摸及觀察后,繪畫時可以更好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更好地將大樹描繪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
四、生活繪畫,豐富繪畫的含義
所謂生活繪畫,是用畫筆描繪生活與理想、表達快樂及發(fā)泄悲傷。繪畫是筆下的一種功夫,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本來每個人均會繪圖,只是不習慣繪畫抑或是繪畫的基本功還沒練好而已。利用生活去開發(fā)學生的繪畫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及觀察力去記錄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例如,每到周末,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繪畫周記。繪畫的要求可以是:用畫筆記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還可以用“校園真熱鬧”“春天到了”等為題目,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用畫筆描繪出來。雖然小學生對繪畫方法及技巧還不夠成熟,但是他們必然會應用自己的方式描繪自身的想法。采用生活實物來教學,可以更深層次地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他們具備描繪實物及表達思想的繪畫能力。
五、注重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點燃他們非凡的創(chuàng)造能力
評價繪畫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盡管其不可以給予學生繪畫技巧及思維,但是卻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畫畫的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老師在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時,只要看到作品的優(yōu)點,必須要對其優(yōu)點進行贊揚,為他們樹立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當學生把月亮涂成綠色,老師仍然需要微笑地對他說:“你很有想象力,但是為何將月亮涂成綠色呢?”有時候學生的回答是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有一位學生居然說:“他希望月亮可以變成綠色,如此就好像沒熟的香蕉,就可以儲存好久了?!眱和南胂罅σ恢笔菬o限的,并且也是沒有對錯的。在給學生評價畫的過程中,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及肯定,才可以為他們樹立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更好地點燃他們非凡的創(chuàng)造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繪畫教學是一個愉悅、輕松的教學過程。在教學實踐中,老師不需要給學生太多的技術壓力,以培育學生學習繪畫的興趣及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為本,給予他們足夠的繪畫空間,使他們自由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去創(chuàng)造繪畫內容,相信一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麗作品。
參考文獻:
[1]高明.美術教學[M].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
[2]葛明祥.淺談小學美術基礎繪畫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報,2011(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