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
摘 要:化學概念是構成中學化學教材的主要內容,概念學習和掌握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目標之一。概念的學習是學生獲取知的重要途徑,是形成能力和發(fā)展智力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思維的基礎所在。
關鍵詞:高中;化學;概念;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307-01
化學概念是對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從化學科學角度的概括,是在化學科學發(fā)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系統(tǒng)的有關物質化學運動規(guī)律及本質屬性?;瘜W概念是將化學現象、化學事實經過比較、綜合、分析、歸納、類比等方法抽象出來的理性知識,是人們對物質發(fā)生變化本質屬性的認識,反映著化學現象及事實的本質,是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
一、當前化學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日常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經常遇到這樣一類情形:一方面教師為了能把一個復雜的、陌生的概念講得淺顯易懂而絞盡腦汁,另一方面學生依舊是一聽就懂、一用就錯。其實這是由于學生常常不明白概念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也很難把握概念的真實意義,尤其在一些理論性較強、較為抽象的概念學習中,如化學平衡、等效平衡、膠體等。并且教師在概念教學過程中也很少注意這方面的教學,他們簡單地把中學化學的學習轉化為“學概念、用概念”。他們認為中學化學的學習關鍵在于學生會不會解題,會不會用他們傳授的“經驗”進行解題。學生也很少考慮這些問題,他們常覺得化學書本很容易學。書本上的概念很少,內容也不多,要識記的概念很少,要識記的筆記卻有很多。對于解題,只有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在目前的中學化學概念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直接給出概念的定義,然后是所謂的理解概念,即從概念的定義語言中講清概念語言的內涵和外延,憑教學經驗告知學生在解答習題時應注意的事項,最后舉例、講解相關習題。這種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對概念的語言信息進行講解,是從語言的角度構建概念的意義。概念的構建過程實質是語言學習,而非真正的概念意義的構建。
二、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1、在實際生活中引入概念
概念引入是否恰當,直接決定學生能否正確有效掌握概念要領。化學概念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但這種抽象性卻是建立在感知大量生活材料的基礎上的。因此,化學概念的引入教學,必須聯系具體的生活實際,在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將抽象的化學概念具體化和直觀化。
例如,在講“氧化還原反應”時,我從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與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的問題入手:你在買肉時,會根據肉的色澤來判斷肉的新鮮程度嗎?應該怎么判斷?由于人在屠宰豬牛時,放血不完全而殘存血紅素,血紅素中鐵以二價離子形式存在,因此肉新鮮的時候呈現鮮紅色,隨著肉的陳放,二價鐵離子逐漸被空氣氧化為三價鐵離子,使肉呈現暗紅色,所以我們在外出買肉時,一定要買鮮紅的肉。由此生活實例入手,告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的現象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之后引出“正確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主題,氧化還原反應是中學化學學習的重要理論基礎,貫穿于整個化學學習中,不僅是學習的重點,更是高考的熱點,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本質、特征、規(guī)律、類型、表示、應用都將是初學氧化還原反應者不可忽視的知識。
2、在實驗探究中形成概念
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才能有效記憶并運用概念。而理解的關鍵就是深入概念本質。概念是反映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因此,直觀對象是概念形成的基礎。在概念的形成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驗,引導學生將對直觀對象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透過現象深入概念的本質,促使概念形成深度化?;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設計方案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相關的知識技能,還需要掌握假設、觀察、思考、測定、控制、邏輯思維等能力:在實驗課上通過一個個實驗活動,學生展開討論思考,并嘗試親手操作,設身處地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認知。
3、在對比概括中深化概念
有比較才有鑒別。把兩個或兩類易混的概念進行對比,從中找出其中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也是學習概念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比新舊概念,從而探究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獲得系統(tǒng)化清晰化的概念認識。
例如,氣體摩爾體積概念本身容易混淆,再加上中學生對化學理論學習的局限性,在具體處理問題時經常出錯。我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從中概括出“氣體摩爾體積”有關的問題進行質疑,幫助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學生在認識上的偏差,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
化學概念是化學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基礎。同樣在初中化學教材中,基本概念幾乎每個課題中都有。有些概念是概念中包含概念,學生對這樣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困難的。這就要從兩個概念的比較之中,找出相互關系,使學生加深理解,不致于混淆。
例如,在講“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假如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提出以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么?這樣,可以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反復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要害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概念教學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把握需要掌握的概念,從而提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支 瑤.高中化學概念理論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與策略方法.
[2] 陳 欣.高中概念理論教學.
[3] 徐土根等.建構主義與化學概念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