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利霞
【關鍵詞】 地理教學;興趣;求知欲;激發(fā);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2—0112—01
在初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地理缺乏興趣。他們總認為地理是一門副課,最近幾年由于要會考才稍微重視了一些。那么,怎樣才能讓中學生喜歡上地理課,而且能學到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幾點看法。
一、精心設計課堂,誘發(fā)學生求知欲
1. 努力上好第一節(jié)地理課,點燃學生學習地理的第一束火花。上好第一節(jié)課,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很大影響。要讓學生對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地理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需要教師在備課中花大工夫。因此,教師可創(chuàng)設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例如,教師可設置以下問題:1:讓學生討論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通過衣著的變化,說明我國一年四季氣溫的變化與日常生活關系十分密切;2.我們每天上學時,看到太陽在哪一方,晚上回家時,太陽又在哪一方?天天一樣嗎?這與什么有關系呢?等等,此類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很容易讓學生對以后的地理課堂有期待心理。這樣學生會理解地理這門學科源于生活,學好了會受益終身。因此,第一節(jié)地理課是點燃學生學習地理的第一束火花。
2. 運用多種方法導入新課,提升學生注意力。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好的導入能夠一下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激起其興奮點。我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導入法,如采用問題法導入、圖片法導入、詩歌法導入等等。例如,在教學“日本”時,我先出示了櫻花、富士山、和服、壽司四幅圖片,然后提問:“同學們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日本?”學生興趣盎然。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啟迪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一方面能降低教學難度,另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1. 創(chuàng)造想象情境,讓笑聲留在課堂。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有些內(nèi)容抽象難懂,學生理解起來很吃力,教師若能在課堂中引入一些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材料,教學內(nèi)容也就不會那么索然無味了。
例如,在 “七大洲”的教學中,學生對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念很模糊,往往會混淆概念,更別說在地圖上準確填寫了。我在教這部分內(nèi)容時,先提問:“同學們喜歡喝‘八寶粥嗎?為什么稱它為‘八寶粥?因為它前面有七大粥(洲),也就是七個哥哥,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大哥亞洲,二哥非洲……七哥大洋洲?!边@樣的引入方式,使得教室里充滿了笑聲。學生記住了七大洲的名稱后,我因勢利導:“同學們知不知道這七個哥哥分別住在地球的哪些地方?請打開地形圖,找出七大洲。”學生分小組找到七大洲后,我又提問:“哪些兄弟關系最密切,喜歡在一起(亞、歐、非)?哪兩個兄弟像雙胞胎(非洲、南美洲)但也有區(qū)別?區(qū)別在哪兒?哪兩個兄弟的名字像雙胞胎(北美洲、南美洲)?”最后,師生共同編出七大洲的面積順序。學生在笑聲中順利掌握了教學內(nèi)容,而且從圖上很容易就找到了它們的位置。
2. 創(chuàng)設模擬真實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些教學內(nèi)容很抽象。有些學生由于缺乏想象力,一堂課下來,會覺得一片空白,沒有一點收獲。在教“地球的運動”這一節(jié)時,我首先設計了一些動畫課件,在課件的基礎上,我又分別叫了兩個學生,一個扮演太陽,一個扮演地球,“地球”自傳的同時還圍繞著“太陽”公轉。這樣的游戲,學生興趣高,易理解。而且我發(fā)現(xiàn)下課后,他們還喜歡玩這樣的游戲。
三、巧編順口溜、歌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將許多知識點編成順口溜或歌訣等,簡單快速地幫助學生記住知識點。例如, 在講“地球的運動”時,我套用兒歌《數(shù)星星》的旋律,將歌詞改編為“地球繞著地軸轉,方向自西向東轉,繞著地軸是自轉,自轉一周要一天。地球繞著太陽轉,方向也是自西向東轉,繞著太陽是公轉,公轉一周要一年。”這樣串改歌詞的形式,學生很喜歡。
總之,作為教師,就應該在平時悉心鉆研教法,有空多給自己充電,努力讓生活中的各種知識都融匯于課堂中。這樣,學生就會越來越期盼你的課,而且讓學生能學到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知識。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