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川 羅孝軍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拓展訓練是一種目前在國內外都很流行的體驗式訓練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學生通過親身經歷來實現(xiàn)學習和掌握技能的過程。拓展訓練從1994年—1995年開始在我國發(fā)展,并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對增強大學生體質,培育大學生健康心理,塑造大學生堅強意志,樹立大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擴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意義,并著力探討了大學體育教學中擴展訓練的應用策略。最后,就大學體育教學拓展訓練的應用發(fā)展趨勢做出論述。希望能為廣大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淺見。
關鍵詞 大學體育 拓展訓練 應用
一、前言
目前,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許多學校的重視,而大學生的體質問題,也成為了當今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在大學更多的注重的是對知識的傳授,以及實踐活動,而這樣卻間接的忽略了體育的重要性,所以導致現(xiàn)在大學生缺乏運動,無鍛煉意識,體質越來越差。所以,不僅要重視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更非常有必要加強體育訓練。由于對體育訓練重要性的認識,已經開始推行拓展訓練。而隨著拓展訓練的成熟推行,其逐漸走進了學生的體育課堂,特別是大學的體育課堂。加強對大學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應用的探討,是激發(fā)大學生對體育運用興趣,提升拓展訓練應用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大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方式。
二、拓展教育對高校體育教育的意義
(一)拓展教育適應了新時期的教育模式
擺脫了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進入大學的學生急切的需要一種適合素質教育的方式來進行大學體育學習。由于之前在高中時候的體育教學都是走馬觀花,并沒有實際的體育運動方法和體育知識,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對體育認知不夠,認為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學科,并不會有意識的進行體育鍛煉。當然,素質教育是一種整體的發(fā)展趨勢,在高中時進行的素質教育是有必要的。而目前來看,拓展訓練正好契合了整體發(fā)展的思維,其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集體合作中提高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與素質,并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從中領會到集體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期各方面的能力,體現(xiàn)了體育教學不僅僅是運動,更是一種培養(yǎng)多種能力的好的方式。
(二)拓展教育的推廣是當前體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目前,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當前大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要求。傳統(tǒng)教育模式以體能訓練為主,幾乎觸及不到學生的精神層面,且尚未對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應變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這種局限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還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如果不加以重視起來,會影響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質量,所謂“德才兼?zhèn)洹边@才是好的發(fā)展趨勢。所以,當前一些高校已經開始嘗試在體育課堂上引入拓展訓練,把拓展訓練加入了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之一。當然,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還能挖掘學生潛能,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封閉教學氛圍,符合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要求,也是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趨勢。所以,把拓展訓練加入到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中去,是符合當今體育教育發(fā)展的要求的。
(三)拓展教育的理念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
新時期下,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還必須擁有堅韌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所以,全面發(fā)展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大學里學到的寶貴內容。而拓展訓練正好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設置,將趣味體育和人文體育很好的融入到課堂內,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并加快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最重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好的生活方式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四)拓展訓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課堂能夠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團體間互相合作、互相幫助的快樂,進而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拓展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拓展訓練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意識到保持正常平和的心態(tài)是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對促進自身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訓練過程中,學生養(yǎng)成了團隊意識,對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極大的好處的,而且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對個人來說也是非常有有用的。
(五)拓展教育有助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課堂是對傳統(tǒng)高校體育教學的一種顛覆。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雖然也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但更多的還是以教師為主導,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學生和社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長此以往對學生的發(fā)展很不利。而拓展訓練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學只是為了輔助學生完成拓展訓練任務。學生通過拓展訓練,不僅能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使其在訓練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完善自我,這樣的體驗式教學方式既滿足了高校素質教學的要求,也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更能夠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產生一個沖擊力,使其看到拓展訓練的好處,更新教學模式。
三、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應用方式
(一)設置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生理和心理特點拓展訓練
對大學生的訓練,不管是從精力上還是身體上都正處于個人最旺盛的階段,而此時沒有中學時繁重的學習壓力,大學生的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放松,使得大學生也能承受一定的運動極限。但是由于學生缺乏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加上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不清楚,使得大學體育教學得不到良好的發(fā)展。而拓展訓練的引入往往能夠使學生主動接受教師安排的大運動量的訓練,這對大學體育教學不失為一種“討巧”的方法。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安排一堂以訓練游泳能力、跑步能力、跳躍能力和臂力能力的體育拓展訓練課。課上教師將學生分為紅、藍兩隊,要求每隊30分鐘內明確或建立各自的隊名、隊旗、隊徽、隊訓、隊歌。活動中兩個小組根據成員特點,分工合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合作完成規(guī)定的各項內容。在此過程中,同學間從不熟悉到互相信任,從被動接受到主動交流,每個人都發(fā)揮出團隊合作精神,相信團隊、相信隊友,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進而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拓展訓練的設計要因地制宜,具有實際操作性
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進行拓展訓練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游戲項目是提升訓練效果的基礎。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按照體育教學的練習環(huán)境、參與對象、參與人數(shù),充分考慮實際可操作性,因地適宜地制定活動或游戲。對于條件較好擁有攀巖墻、求生墻、高空抓桿等拓展訓練設施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訓練設施開展豐富多樣的訓練活動,而對于缺乏用于拓展活動設施的高校來說,就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活動環(huán)節(jié),多開展對設施要求不高的拓展訓練。
例如可以開展名為“我們在一起”的拓展訓練。訓練方法為,參與的所有成員圍成一個大圓圈,由裁判員發(fā)出開始口令,所有成員沿著固定好的大圓轉圈,裁判員發(fā)出停止口令后,所有成員在不借助椅子的前提下,全體坐下來(不接觸地面),即前面一位同學坐在后一位的腿上,共同達成一個大團隊的平衡。然后裁判員根據各組表現(xiàn)打分,評出表現(xiàn)較好的同學進行獎勵,對未完成任務的同學進行懲罰。這種既簡單又有趣的拓展訓練,不僅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又能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
(三)拓展訓練要與體育教學內容相結合,相輔相成
目前,高校的體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體育方面的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從體育課堂上來看,除了完成要求的教學內容外,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體育游戲來增加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增加其對體育學科的關注度。比如說,在教師講授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會首先有個熱身運動,而我們在熱身運動中如何進行呼吸,這個就需要體育教師通過利用自身的親自示范,講解來介紹了;當學生掌握了相關技巧之后,教師就能夠讓學生以分組形式來展開呼吸操作訓練;并且在教師指導下,所有學生彼此間都進行學習監(jiān)督;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領悟到呼吸的重要,同時還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樂趣。
(四)拓展訓練要對個體效果和團隊效果統(tǒng)一兼顧
首先,要對團體效果進行綜合把控,保證全體學生在進行任務時的速度和質量。同時,在拓展訓練中對個人的關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拓展訓練大多實行分組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全力拼搏,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并在為集體爭取榮譽的同時,從集體中汲取信心和鼓勵,彰顯自己獨有的個性。作為學生,在擴展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根據自己的特質進行分工,按照自己承擔的角色調整心態(tài),全力配合、全身心投入。作為教師,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應當細致觀察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優(yōu)缺點和訓練中的表現(xiàn),并及時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從而塑造一個配合良好、分工合理的團隊。
四、大學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應用發(fā)展趨勢
(一)加強與傳統(tǒng)課程結合
盡管拓展訓練有著其獨特的應用優(yōu)勢和重大作用,但是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還是無法替代的。所以,大學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應用發(fā)展應當不斷與傳統(tǒng)課程進行結合,使得二者能夠順利實現(xiàn)融合,共同發(fā)展。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傳統(tǒng)體育與拓展訓練的結合,盡量結合起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發(fā)展狀況,構建一種傳統(tǒng)課程和拓展訓練的結合分為。同時,在加強拓展訓練與傳統(tǒng)課堂結合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體育設施、體育器材、體育場地等,以傳統(tǒng)體育教學課堂為切入,切入一些風險低、要素少的拓展訓練。另一方面,在進行結合的過程中還應當避免教學活動和拓展訓練的形式化,積極進行疏導。
(二)加強傳統(tǒng)體育項目改造
加強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改造實際上是為了拓展訓練理念能夠充分融入,這樣既滿足了傳統(tǒng)體育教學需求,也完成了拓展訓練的多元化目標。例如,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攀爬,一人為組長,負責總體調控,剩下一人為安全保障,大家相互協(xié)作。最后,記錄團隊總體攀爬時間。這樣,傳統(tǒng)攀爬的體育項目就能充分發(fā)揮出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等。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就能夠同時實現(xiàn)訓練體能和意志品質培養(yǎng)的效果。
五、結束語
在大學擴展訓練教學活動中進行有質量的拓展訓練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通過設置有針對性的游戲內容來輔助體育教學的開展。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應當大力提倡并合理有效引入拓展訓練,使拓展訓練和體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充分結合,用這來提升高校里體育學科的教學成效,將其當作提升大學生的綜合性素質以及適應能力的動力,為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增磚添瓦。
參考文獻:
[1] 劉玉蘭.拓展訓練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0).
[2] 楊子.高校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應用策略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14(10).
[3] 馬定國.高校公共體育管理[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4] 秦椿琳.體育管理學高級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馬啟偉,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