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魯克曾經說過:“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遺傳下來的,而是對每個兒童加以培養(yǎng)的結果。如果輕視這個方面的教育,就會使整個一代全部生活中相應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狀態(tài)中去?!笨梢姡楦性谌藗兊纳钪杏绊懯巧钸h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情感教育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學中的作品欣賞、情境體驗、故事聯(lián)想、思維拓展等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教學目標
初中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因此,初中語文教學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作為一名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幾十年的老教師,懂得情感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具有藝術性的、靈活多變的情感教育方法,充分挖掘了教學素材中的情感因素,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實現(xiàn)了新課程目標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結合個人語文教學實際,筆者以為語文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情感教育。
一、挖掘素材內涵,陶冶學生情操
我們教者作為學生忠實的引路人和點撥者,任務就是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打開心扉,引導學生盡情感悟,最終得到愉悅的心理體驗。精選的優(yōu)秀教育素材中隱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信息,這些情感信息只有在生動具體的形象感召中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二、展示個人魅力,引領學生情感
我們長期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都經歷過這樣的體驗:學生喜歡、崇拜某一老師,就會對這位老師所任的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并努力地去學好這門課程。由此可見,情感在教學中具有極大的感染性,正所謂“愛屋及烏”。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語文教學者,應該充分利用好這個教育平臺,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良好的情感素養(yǎng)去感染學生,使情感成為教和學的聯(lián)系紐帶,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健康的成長。
社會生活中人們常說的“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老師的情感投入特別是語文老師要講究一個合適的度和方法。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變化,做到既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向學生播撤真摯的愛,又不至于給學生帶來繁重的思想負擔;既不忘記隨時給學生一份鼓勵,又掌握好分寸,不至于因鼓勵失時、失量、失度,反而給學生心靈造成傷害。
1.用親切感培養(yǎng)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愛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鑒別教育的尺度。”語文老師憑借自己獨特的課程資源優(yōu)勢,越是對學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越能通過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厭惡甚至憎恨老師,那么對其所教學科也自然沒有學習熱情。我曾經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偷拿了他人的錢,我調查之后基本能確定偷拿他人錢的學生是誰,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給這個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為此,我采取啟發(fā)誘導的方法,保全了學生的自尊,也幫助這名學生改正了錯誤。這件事之后我收獲的是班級學生對我的信任。
2.用民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新課標強調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蔽以谡Z文教學中堅持做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多鼓勵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學會自我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討論過程中,當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障礙而中斷時,我及時點撥、引導、啟發(fā),盡量讓其完成,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從而認識自我,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三、營造良好氛圍,呼喚學生情感
初中語文教學我們面對的是已經有了一定情感體驗的十三四歲學生,所以,在具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采用多種有效的手段來實施情感教學,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與氛圍來調動學生的激情。因此,這就需要我們要善于運用導入藝術來抓學生的心,引導學生的思維隨著老師的情感入境,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這是一堂成功的語文課的必要條件。
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在社會各個領域呼喚創(chuàng)新人才的今天,情商影響著團隊合作的成效。作為語文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必須強調“情感”因素,把情商培養(yǎng)放在首位,只有充分重視健康完善的情感對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把它落到實處,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愉悅性情,滋潤心靈,健全人格。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具有高素質的一代人才,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走向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宏玉.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的統(tǒng)一[J].教書育人:普教版,2000.
[2]秦訓剛,晏濟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別林斯基.別林斯基選集[M].辛末艾,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作者簡介:楊生濤,男,中學一級語文教師,甘肅省慶城縣葛崾峴九年制學校校長,擅長學校管理和語文學科研究。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