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寶
摘 要:初中階段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學生以后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學生培養(yǎng)出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即使學生不去上體育課也會利用空閑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隨著鍛煉時間的增長,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得到進一步提高,不會因為感冒、發(fā)燒等常見的疾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主要從多個角度對初中體育鍛煉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鍛煉習慣;培養(yǎng)
一、轉變教學觀念,對體育教學產生新的認識
以往情況下,體育教師只是看重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教學效果,對于課堂之下的體育鍛煉不夠重視,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進行鍛煉之后,在閑暇時間內很少進行體育鍛煉,導致了體育課程過于形式化,難于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看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還要看重學生在課下的鍛煉情況,鼓勵學生培養(yǎng)出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為學生保持良好的體質以及免疫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讓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更加科學
很多學生體育鍛煉的方法不夠科學,產生了相反的效果,教師要對學生的鍛煉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良好的鍛煉習慣,使體育鍛煉達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教師要設置鍛煉的時間,嚴格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的鍛煉,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產生良好的效果;最后,教師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讓學生對鍛煉的項目進行合理的選擇。
三、發(fā)揮教師的重要性作用,提高學生的自律性
初中生的年齡不夠大,很少具有堅持鍛煉的毅力,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堅持鍛煉,與此同時要加強學生的自律意識,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投入體育鍛煉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堅持鍛煉,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
總體來說,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不是在短期內就能顯現的,這就需要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培養(yǎng)出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只有師生之間共同努力,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免疫力,增強學生的體質。
參考文獻:
[1]吳鋼,余薔文,丁聰.上海市中考體育標準下初中體育教學的調查研究[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4(04):194-200.
[2]徐嫩林.對我縣職高學生體育自主鍛煉習慣調查及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01):139-141.
[3]竇春華.基于調查分析的初中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yǎng)的行動研究[J].考試周刊,2013(36):110-111.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