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
摘 要:一節(jié)課結束后做一個有效的課堂小結,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可以鞏固教學成果。
關鍵詞:生物;課堂小結;歸納;概念圖;順口溜;表格
課堂小結,顧名思義,就是用3-5分鐘的時間對某節(jié)或某次授課所講授知識作一個簡短的,具有系統(tǒng)性、概括性、延伸(擴展)性的總結。那么,如何做好課堂小結呢?
心理學上說:在同時記憶三個以上的知識時,第一個和最后一個知識只受一次干擾,即第一個知識受后面知識的一次干擾,而中間的知識卻受前、后知識的兩次干擾,這種前、后兩頭的知識因受干擾少而容易鞏固的現(xiàn)象,叫“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關于“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心理研究證實:人們要記住首位或末位的知識花費的勞動量,比記住中間的知識所花的勞動量要少,根據(jù)這樣一個理論,在一節(jié)課的最后做個小結,不僅可以突出重點,而且無知識進行干擾,小結的內容容易鞏固,這就發(fā)揮了近因效應。
一、歸納總結
1.對當次課講授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突出主題,指出易模糊和誤解之處,使學生理解難點,掌握重點,記憶深刻
例如,必修1中學習了很多的關于染色的內容,分散在不同的章節(jié)中。對于某種物質,使用相應的染色劑就可以顯現(xiàn)特定的顏色,這是鑒定物質的時候常用到的方法,每一章里基本上都有,但是學生學的時候記得,學過就忘,有時候還將染色劑記憶混淆,因此,可以對必修1中學過的與鑒定物質有關的內容歸納整理,統(tǒng)一記憶。
還原性糖-斐林試劑-磚紅色;蛋白質-雙縮脲-紫色;脂肪-蘇丹Ⅲ-橘黃色;淀粉-碘液-藍色;DNA-甲基氯-綠色;RNA-吡羅紅-紅色;線粒體-健那綠-綠色;酒精-重鉻酸鉀-灰綠色;二氧化碳-溴麝香草酚藍-由藍變綠再變黃。
2.如果一節(jié)課的內容過于雜亂,可以在總結時進行分類歸納,這樣不僅可以強化記憶,也可以縱橫知識
例如,講解細胞器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書上介紹的細胞器共有8種,講課的時候是單獨介紹的,這樣很難記住。因此,可以在總結的時候分類,可以按著膜結構分類:(1)雙層膜、單層膜、無膜;(2)動物細胞特有的、植物細胞特有的和動植物細胞共有的;(3)原核細胞特有的、真核和原核共有的等。
二、概念圖
講授完本次課內容后,可以根據(jù)知識點,指導學生畫概念圖,這樣不僅可以加深理解,還可以將知識連貫起來,便于記憶。
例如,教學完細胞膜這一節(jié)的內容后,可以根據(jù)細胞膜的組成成分、結構和功能,聯(lián)系前后知識,畫概念圖。
■
三、順口溜記憶
生物學中很多知識,沒有什么規(guī)律,比較難于記憶,因此,在做課堂小結的時候,可以介紹一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方便學生記憶。
例如,記憶原核生物時,“細(菌)線(放線菌)支(支原體)藍(藍藻)衣(衣原體)”,記憶微量元素時,“新鐵臂阿童木,猛!”(Zn,F(xiàn)e,B,(a),Cu,Mo,Mn?。┑?。這樣,與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詳?shù)膬热萋?lián)系在一起,更方便了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而且,時間長了,學生也可以自己整理一些類似的順口溜。
四、比較總結
知識對比以后會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在講解細胞呼吸后,對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單獨記憶比較容易,但是只要做題遇到兩種呼吸方式混合在一起的,學生就分不清楚具體是哪種呼吸,相關的內容更是容易混淆。因此,可以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設計表格進行對比。
為了加深理解,可以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自主設計表格,在給定的前提“比較異同”下,只要思路合理,對比出相關知識點,沒有知識上的錯誤,表格就是可以使用的。在對比之后,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鞏固相關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觀察圖表能力,不僅掌握了知識,也掌握了一類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對其中的具體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進行歸納整理。
五、公式總結
對于公式的運用,學過數(shù)學的學生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在生物學習中分析典型例題,講解解題方法后,可以總結出一些公式,簡化一些計算題,比單純的計算要簡便許多。
例如,在學習完蛋白質這一節(jié)內容之后,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計算相關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在總結的時候,根據(jù)規(guī)律整理出數(shù)學公式,教給學生簡單的方法。
如果氨基酸數(shù)是n,形成了m條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a,那么,至少氨基數(shù)=m,至少羧基數(shù)=m,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n-m,形成的肽鍵數(shù)=n-m,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na-(n-m)18。
有效的課堂小結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在每節(jié)課結束前的五分鐘就可以養(yǎng)成做小結的習慣,既能幫助學生學習,又能教會學生學習。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