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銀飛
摘要: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平臺。美術教師要擔當好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
關鍵詞:美術教學 有效合作 策略
一、分析兩則美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案例
鏡頭一:在一堂《影子的聯(lián)想》中,教師出示一張圖片問:你們會聯(lián)想起什么?問題非常之簡單,教師布置了任務后,前后左右的學生立刻分組進行討論。教師在一旁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又似乎在算已過去的課堂時間,在各組間巡邏了一遍。
鏡頭二:在《城市雕塑》欣賞課中,教師用幻燈片給同學欣賞雕塑作品圖片后,請小組討論最喜歡的雕塑作品是哪件,為什么?在整個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都在熱烈的討論,總體氣氛看起來很好。但是,每組中總有那么幾個同學干坐著什么也不討論,自管自地在玩弄著手中的筆或其他,或者有一倆組根本沒在討論,即使教師走過去已經(jīng)再三強調,還是老樣子。
鏡頭一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不難,學生完全可以獨立解決,卻偏偏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鏡頭二中,由于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還沒有做到使每位同學都有興趣參與其中,并且享受整個過程。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師只是從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一味追求形似而非神似,沒有把握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實質。
二、美術課堂合作學習策略
1.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提高合作成效
“好鋼用在刀刃上”。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好契機,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呈現(xiàn)的方式。問題的設計要圍繞課程標準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設計,不要大事小事都合作,要有合作的必要,且不宜過多。尤其是低年級,在學生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的時候,盡量少合作。問題的設計難易要適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問題的設計,一般是“難度大于個人能力,小于小組合作的能力”以這個為原則較好。
那么,何時合作為佳?在出現(xiàn)新知識,需要互相理解時;遇到大家都期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能實現(xiàn)時;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執(zhí)時,強化知道時可以選擇合作學習。例如,我在上《巧用身邊的材料》時,課程中用金屬作為材料來完成作業(yè)難度很大,個人準備金屬材料很困難,效果也不會很好。這時候我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作業(yè)。從起草、準備、設計、到制作,整個過程都由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作業(yè)展示的時候不但質量高、效果好,而且還凝聚了整個小組成員的智慧和勞動成果,共同享受了成功的喜悅。有的小組用廢棄的彩色電線用纏繞的方式,做了一系列的武警戰(zhàn)士;有的組是用鐵絲折的方法,做了一系列的沙發(fā)坐椅。
2.優(yōu)化地組建合作小組
事實證明,簡單隨意的分組,必然影響合作學習的質量。教師可以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分組。每組的學生在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性別、個性、興趣、特長等方面合理搭配,有意識地將學習優(yōu)秀和學習有困難的、大膽積極的和膽小內向的、動手能力強的和動手能力相對弱的進行相互搭配,力爭使小組成員之間優(yōu)勢互補,并且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合作學習的內容來確定合作的組別。以此來保證組內成員間的差異性、互補性和組間競爭的公平性。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學生的擅長分成4大組,每大組又分為3小組或若干小組。教師在分組時,優(yōu)化的小組分配為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優(yōu)化的組建合作小組還能調動各組間的競爭、積極性和興趣,各成員間的相互幫助相互關心,整個課堂氣氛即團結合作又相互競爭著。在競爭中凝聚著團結的力量,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各組之間的相互競爭。在知識的海洋中,大家你追我趕。
3.獨立思考,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前,學生獨立思考了嗎?沒有獨立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合作,才會導致有些小組成員無所事事,并且總是把希望寄托給小組中實力強的同學,反正是小組討論我不發(fā)表觀點總有人會發(fā)表的,存在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tài)。的確,在合作學習中,一般來說程度好的學生會首先將自己的理解、意見、建議說出來,學困生若無獨立的思考時間,則其學習相當于走了一個過場。當反饋檢查時,學困生也能作答,但這并不是他們思考所得。因此,合作前組內各成員要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然后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再討論形成集體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表達的時間和機會,做到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中。反饋時,代表發(fā)表時最好說明這個想法是我們組某某成員的。這樣,就調動了每位成員獨立思考的積極性。
另外,在小組合作時應分工合作,如小組中可以推選一個組長可以起到管理帶頭作用,推選一個記錄成員,把各個成員的意見想法都能及時地記錄下來。推選一個代表發(fā)言,這樣可以讓各組在發(fā)表意見時不會有你推我讓扭扭捏捏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當然角色可以輪流進行,加強合理調控,從而促使每個成員都參加討論。
4.注意合作學習中教師的協(xié)調合作作用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闭n堂是交流與對話的平臺,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經(jīng)驗、教學機智等于一身的教學智慧,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美術教師要擔當好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要深入學習小組,傾聽、了解他們和學習的進展情況,要揣摩他們的認知心理,體察他們的學習困難,適時的教給他們合作的技巧,組織他們討論的要領,使他們懂得尊重和傾聽,學會否定、質疑和補充,不要籠統(tǒng)地提醒學生該怎么樣做,不該怎樣做,要有針對性,幫助他們將美術學習活動開展起來。
5.討論結果注意即時評價
課堂中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即時評價,就是要求教師在小組對所學的知識、討論的結果作出反應時,教師要及時進行判斷,給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這種評價,不僅對被評價的學生是一種教育,而且對全班學生也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學生在教師的肯定評價中嘗受到成功的快樂,誘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欲望,也能在教師的否定評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因此,評價要做到三點:評價要及時、評價要準確、評價要有高度。
綜上所述,課堂合作學習能促進師生之間的理解,增強教學的生命力。由于師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數(shù)量不同,師生角色的變化,師生的溝通增加,師生之間在知識和情感層面就會產(chǎn)生碰撞與共鳴,教師也能了解學生討論交流的結果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學生也能及時了解教師行為的意圖,并轉化為自己和小組的學習行動,提高教學效率和學業(yè)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