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權
【關鍵詞】閱讀教學 ?深化 充分閱讀 質疑導思 積累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5A-
0049-01
《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笨梢姡踔姓Z文閱讀教學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然而,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卻常常停留在表層。為了讓語文閱讀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對語文閱讀教學作深入探究,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深化語文閱讀教學。
一、充分閱讀,深入感悟文本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如默讀、略讀、細讀等,因為只有進行了充分的閱讀,學生才能夠在讀的基礎上產(chǎn)生獨特的見解。因此,教師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并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深入領會文本意蘊,感悟文本內(nèi)涵,提高閱讀能力。
在講授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春》時,為了讓學生品味文本中生動精彩的語言,感悟文本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筆者這樣進行教學:第一,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第二,要求學生再次閱讀文本,把課文里寫得好的句子或段落畫出來,把不理解的詞語圈出來。如畫出“醞釀”“喉嚨”“嘹亮”“抖擻”等詞語。第三,讓學生抓住“春天”的特點,用自己的語言分別描繪出5幅圖,如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有的學生這樣形容春風:“春風是一雙神奇的手,握著畫筆,賦予萬物美麗的色彩?!庇械膶W生這樣描繪春雨:“春雨如冰涼的唇,輕觸臉龐;春雨猶如柔細的發(fā)絲,滑過人的眉眼?!钡谒?,讓學生細細品讀全文,談談對課文印象最為深刻的語段并說明理由。一名學生認為,課文第四段給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寫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很靈動。教學《春》時,筆者設計以上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領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學生不僅體會到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抒情,還從文本中感受到了新生的力量及歡快的情緒,并從中掌握了一些寫作技巧。
二、質疑導思,促進學生思考
古語有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所思,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痹陂喿x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并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做到學思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在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課文《藤野先生》時,有的學生在讀完課文后提出問題:“東京也無非這樣”句子中的“也”是個關聯(lián)詞,但是前面又沒有句子,與誰有關聯(lián)呢?經(jīng)過思考,有學生說:“句子中的‘也字表達了作者悲憤的情緒?!庇械膶W生說:“該句前面應該是有一些句子的,只是作者將其省略了而已。”有的學生說:“‘也字控訴了清朝的腐敗,魯迅在日本看到清朝留學生醉生夢死,感到很憤怒?!苯?jīng)過交流討論,學生得出了問題的答案,也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收獲了成功。其實,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往往會產(chǎn)生很多的想法,也會提出一些問題,這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討論交流是否脫離主題,確保導思的有效性。
三、積累運用語言,加強語言訓練
葉圣陶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練就說話和寫作的熟練技能?!边@告訴教師在教學語文時不能只教教材,而要學會用教材教,將目光放到課文以外的地方,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文字,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深化語文閱讀教學。那么,如何將教材作為例子,開展語言訓練呢?
首先,教師要作出選擇,一篇課文的教學點是很多的,如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課文《蘇州園林》,文中有精彩的景觀描寫,作者語言運用生動準確、耐人尋味,寫作思路清晰,等等。由于該文是一篇說明文,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突出文體的特點,讓學生了解移步換景等說明文的寫作手法。學生掌握了這個寫作方法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當導游”,讓學生運用同樣的說明方法對自己曾經(jīng)游玩過的景點作介紹,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習,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有感悟的基礎上動筆寫一寫,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課文《老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一寫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如清潔員、菜販子、快遞員等平凡而辛勤勞動的人,并談談自己的感觸。有的學生寫道:“每天一大早,當我走出小區(qū)門口,我總會遇到一位50多歲的清潔工阿姨。她身穿藍色工作服,頭戴一頂帽子,兩臂有節(jié)奏地揮動著。當我經(jīng)過她身旁時,她會停下手中的動作,笑著看向我。這時,我的心里很溫暖?!睂W生在學習課文后再進行寫作練習,有效地提高了運用語文文字的能力。
深化語文閱讀教學,需要透過文本的表層挖掘文本內(nèi)涵,需要利用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當然,關鍵是要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吃透教材文本,尋找能夠深化語文閱讀教學的途徑,真正實現(xiàn)深化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