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摘要】本文以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為研究方法,以“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踐研究發(fā)現,“合作學習”的體育教學形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這對于進一步深化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合作學習 ? 小學體育 ? 作用
1 ?前言
小學體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體育的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了“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維,以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為第一標準。本文以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為研究方法,以“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踐研究發(fā)現,“合作學習”的體育教學形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這對于進一步深化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形式主要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在分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采取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的形式,通過自己尋找伙伴并進行交流,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果出現分組不成功的情況,教師要加以引導,幫助這些學生學會和其他人交流和溝通,順利完成分組。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自信,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充分激發(fā)小學生體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小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
2.1.1合作學習方式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是小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獲取活動成功的基本前提。一般來說,小學生是否具有自信,具體表現在在小學體育學習過程中,能否與小組成員進行有效溝通,能否與小組成員相互幫助、相互激勵、相互評價,能否與小組成員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活動(比賽)任務,是否愿意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等。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可以很好的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通過小組中其他人的幫助提高自己的體育成績,使小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這種刺激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更愿意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通過與小學教師的訪談了解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有很多學生因為理解能力較差、身體素質較弱等原因,不愿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對體育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在對待這些學生,體育教師要注意教育方式,區(qū)別對待,采取一些激勵這些學生的合作學習方法,卻又不讓他們發(fā)現是教師故意為之,因為這些小學生的內心筒倉很敏感,要充分照顧他們的自尊,讓他們和其他同學一起參與到體育學習中,體驗到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
2.1.2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引進合作學習方式,就是為促進小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以實現增強身體素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的最終目的,可以增加小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互動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他們慢慢學會怎樣與他人相處,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還可以從旁觀察到每個小組的學生是否能夠很好的交流,如果出現意見分歧怎么辦,小組成員是否還會繼續(xù)合作,一起完成活動任務;如果不能繼續(xù)交流互動,合作如何繼續(xù)下去。如果活動不能繼續(xù)下去,教師要從旁加以引導,讓小組成員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如果因為小組成員的失誤,不能獲取活動的成功,要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理解問題,不要隨便指責抱怨,學會對他人失誤的包容。在與教師的訪談過程中發(fā)現,許多小學生在與他人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意見不合、爭吵、相互指責等現象,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引導,幫助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順利完成活動任務,從而達到增強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教學目的。
2.1.3合作學習方式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于強調培養(yǎng)小學生的紀律觀念,忽視了小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與小學教師訪談過程中了解到,目前許多小學教師雖然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但還是有許多體育教師因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以及一些現實因素,而片面追求課堂的紀律教學,就是要求小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必須遵守課堂紀律,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然后按體育教師的要求進行體育活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第一,小學生的課堂紀律性本來就差,如果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一旦教師的掌控能力不夠,組織能力不好,不但達不到預期的體育教學效果,還會降低教學質量,會出現課堂一片混亂的現象,因此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第二,現在中小學生發(fā)生體育意外事故的概率越來越高,風險系數較大,也是許多教師不愿采用合作學習方式的原因。因為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分組的小學生會因意見不合不可避免的發(fā)生一些爭執(zhí),甚至動手打架的現象,還有一些學生會因為體育器材使用不當或活動方法不正確發(fā)生身體損傷現象,無論受傷程度如何,都不好向家長解釋。如果發(fā)生較嚴重的事故就會更難處理,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對學生、家長以及學校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許多教師在權衡利弊后,還是更愿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但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雖然有利于減少體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但卻扼殺了孩子好動的天性,過于沉悶嚴肅的課堂氣氛,不利于孩子個性的自由發(fā)展。雖然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組織管理上存在一定難度,但既然國家在體育新課改中明確提出自主、合作的教育政策,就足以凸顯出合作學習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體育教師不能因噎廢食,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教學能力,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提高預測在教學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意外情況,盡可能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合作學習的體育教學方式,一改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讓小學生感覺耳目一新;新穎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給學生以充分的空間和自由,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不但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充分活躍課堂氣氛,讓小學生自由、活潑好動的天性得以釋放,這對于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有利于促進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合作學習的體育教學模式,不只是說說而已,對于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來說,更應付諸實踐,具體落實到體育教學中。
3 ?結語
合作學習的體育教學形式,是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和落實。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昂献鲗W習”的體育教學形式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獨立能力和個人責任感,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以及團隊精神,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這對于進一步深化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朱應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報,2002, (4).
[2]邱良武.中學體育合作學習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關系之探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5):141-142.
[3]王坦.合作學習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