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靜 王海燕
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jīng)進入到一個高原,如何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發(fā)展,使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如何運用數(shù)字資源,讓孩子高效學習、快樂學習,很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探索出利用信息技術的“兩重一延伸”的教學策略,即重視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課外通過數(shù)字資源題庫布置特色作業(yè),延伸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 重視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習興趣
1.創(chuàng)設“我要學”情境
運用信息技術出示生動形象的畫面,可以化抽象的文字為可觀的圖像,以直觀的形象促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生動的情境引發(fā)學生心靈的感知、情感的共鳴,讓學生在愉悅的感受中接受知識,從而達到對課文的深層理解與感悟,使學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例如,在教學《淺水洼里的小魚》一課時,筆者展示了制作的小魚在淺水洼里奄奄一息的Flash動畫,讓學生對小魚充滿了憐惜之情,對小男孩的舉動行為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創(chuàng)設感人氛圍
利用信息技術,借助文字、音樂和圖畫等進行渲染氣氛,能使學生們發(fā)揮想象,領悟人物情感。例如,在《老人與海鷗》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在課文最后加入背景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想象自己就站在翠湖湖畔,面對眼前的一幕幕景象究竟會說些什么……在這樣的音樂感染下,學生也許會對老人產(chǎn)生無限哀思,會為海鷗的行為感動,還會產(chǎn)生要保護自然的想法……
3.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自由地翱翔。語文課本中,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或點到為止,或留下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所以,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將靜態(tài)的文字轉化為生動、能觸動學生思維的情境,使學生通過想象對文本有進一步的感悟,置身于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在朗讀相關段落時將更加用心,更加情深、意濃。
● 重視學習方法傳授,提高學習效率
1.輕松、愉快的識字教學
(1)運用游戲法進行識字教學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如把“識字開火車”、“摘蘋果”、“字寶寶”等游戲引入識字教學中,有利于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增強識字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北京亮起來》一課時,當學生通過視頻領略了北京獨特的美之后,筆者出示電子課本并說道:“北京城里藏著好多‘字寶寶’,誰能找到它們,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出來和你們一起做游戲了!”這樣一引導,學生把學習生字當成與“字寶寶”捉迷藏,都興致勃勃地到課文中尋找并認讀起來。
(2)借助直觀教學手段,進行識字教學
筆者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字的音、形、義,加強學生的識字記憶力。例如,教授“捉”字時,筆者先示范做“捉”害蟲的動作,然后出示小朋友在草地上捕捉蝴蝶的PPT課件,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小朋友捕捉蝴蝶的動作,這時再引導學生說說“捉”字為什么是提手旁,什么結構,右邊是什么字?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說:“因為小朋友用手捕捉蝴蝶,所以‘捉’是左右結構,提手旁,右邊是足字?!边@樣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自然結合,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養(yǎng)和訓練,也加深了對“捉”字的記憶。
(3)在創(chuàng)新中識字,感受創(chuàng)造樂趣
在識字教學中創(chuàng)新識字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筆者摸索了一些有趣的識字方法,如猜一猜、畫一畫、加一加、減一減、比一比等,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學習“省”,可用“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即“少加目”。學習“密”和“蜜”時,可用“比一比”的識字方法。學習“生”時,有的學生用“猜一猜”,即“牛走獨木橋”,學習“告”字,有的學生則編了一則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
2.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1)示范書寫,直觀形象
傳統(tǒng)的寫字教學是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范寫,這種方式給學生的感覺如同“隔靴搔癢”。而使用信息技術就簡潔方便了,教師只需輕點鼠標,起筆、行筆、收筆,學生通過計算機屏幕能看得清楚明白,并能全方位地觀摩教師的運筆過程。還可以讓學生到展臺上來書寫,這樣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書寫情況,便于反饋、糾錯。學生也能直觀地看到自己所寫的字和范字之間的差距,及時矯正。
(2)分析結構,清晰生動
在識字前,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白這一生字屬什么結構,偏旁是什么,這樣分解能幫助學生記憶?,F(xiàn)在,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漢字進行筆畫分解,將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看,這比教師一筆一畫在黑板上寫出筆順要省力得多,還可讓全體學生通過大屏幕找準字的重要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為書寫時擺好字的間架作了鋪墊。例如,在指導書寫“樹”字時,可先展示三個獨體字“木、又、寸”,然后“木、又”的捺由黑變紅,并縮成點,三字緊靠便成了“樹”。這樣的展示突出了“樹”字的關鍵筆畫,學生書寫也就不易出錯了。
● 題庫作業(yè),將興趣延伸至課外
網(wǎng)絡中,有資源豐富的題庫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課后學習提供方便。題庫里有各種常規(guī)類型的練習題:填空、選擇、判斷、連線等,教師可對題庫進行篩選,選擇適用的題庫作為練習題的備選庫,并在每節(jié)課之前按學生的學習程度選擇相關習題,作為課堂或課后的鞏固及拓展練習。
另外,為使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還應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