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曄
【摘 要】高效課堂建設對初中語文教學成效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應當從激發(fā)積極情感、運用信息手段、體現(xiàn)主體地位、兼顧發(fā)展差異以及整合拓展資源等方面綜合入手,打造更加科學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分析研究
一、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需要和諧師生關系作為基礎
在初中階段,教學工作受環(huán)境氛圍影響較大,因為初中生思想更為敏感,他們具有獨立性和叛逆性并存的顯著特征,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保障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例如,教師在教學中要兼顧到學生的自尊心,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否則一旦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則會對語文學習活動產生抵制情緒,不利于教學的開展。筆者在教學中,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態(tài)度表情等,走上課堂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和學生的交流活動遵循民主、平等原則,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并不作為裁判角色出現(xiàn),而是以啟發(fā)引導者的角色出現(xiàn),營造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筆者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這一點也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對于高效課堂建設能夠發(fā)揮基礎性作用。
二、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需要現(xiàn)代信息手段提供幫助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是高效課堂建設的有力助手,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的補充而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形象,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提供給學生學習,能夠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在《凡爾賽宮》的教學中,學生對這一國外景觀沒有直接的感知印象,學習理解的時候必然會導致畫餅充饑的狀況。因此,為了提高教學的直觀效果,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播放了與凡爾賽宮相關的視頻資料,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不僅在腦海中形成了直觀的感知印象,而且被其富麗堂皇所折服,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理解的難度降低,而且情感方面也有了顯著增強。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多媒體手段除了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之外,還可以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深化思想情感教育方面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將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與高效課堂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成效提升。
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需要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地位
體現(xiàn)自主學習地位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明確要求,廣大教師要立足于這一方面開展深入的分析研究。高效的語文課堂必將是學生為主體,充分活躍思維、探究深入的語文課堂,也是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的課堂。在高效課堂建設中,教師要以學生自主地位的體現(xiàn)為主要原則,例如在《甜甜的泥土》教學組織中,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全面理解教材內容,體會人物心情以及學習感悟對比手法的運用技巧,筆者設計了一組思考題,要求學生復述故事的情節(jié),尋找出寫作的線索,從文章的閱讀中尋找文字優(yōu)美、筆法細膩的語句,感悟離異母親對孩子的愛,同時尋找文章中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進行分析感悟。在這樣的一組思考題的引領下,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主題,感悟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同時對對比手法的運用技巧也有了深切的感知。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筆者將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點難點突破,都以一組或一系列思考題的方式提供給學生,要求他們相互討論、分析研究,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多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并且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相互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需要兼顧學生學習發(fā)展差異
初中生在學習中的差異不可避免,這與長期以來的學習過程及其自身能力水平有關。高效語文課堂建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遵循量體裁衣原則,兼顧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差異,較為有效的方式是設置分類目標進行分類要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發(fā)展狀況進行科學評估,從而對其提出針對性的學習要求,整個學習活動都是以這樣的要求延續(xù)和拓展,從課堂提問的參與到語文各項能力的考核以及階段性檢測,都要體現(xiàn)對學生的差異性要求。實踐證明,以差異性的目標要求組織開展整個語文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被有效調動起來,他們看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學習自信心明顯增強,尤其是對于中后位置的學生而言,這一點更為顯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這樣的量體裁衣式教學,更好地促進每一個發(fā)展層次學生的全面進步。
五、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需要整合各種教學拓展資源
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拓展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打造高效課堂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拓展延伸,將課堂打造為課內外相結合的綜合性課堂。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求,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資料搜集,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例如在《送你一束轉基因花》教學前,筆者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搜集轉基因的相關資料與背景、成果等信息,并在班級進行了資料信息的交流,幫助更多的學生對轉基因技術具有初步的了解,這可以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掃清認知障礙。學生在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無法完全滿足的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后進行拓展延伸,組織學生進行專題研究,如針對某一位作家的作品進行藝術風格的探究,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賞析水平,也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另外,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實踐采風活動等等,都可以為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參考文獻】
[1]王虹.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2年35期
[2]張銳.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學周刊,2013年06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溧陽上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