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摘 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融合存在許多優(yōu)勢。探討了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如何科學地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語文教學當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融合
2012年來,隨著MOOC浪潮的風靡,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微課和MOOC的流行,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我國所有的教育領域,包括基礎教育領域。但在之前數(shù)十年間,我國教育領域重硬件、輕軟件,重投資、輕使用的諸多問題,暴露無遺。信息技術如何與教學相融合,成為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前車之鑒,近年來的微課MOOC引領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浪潮如何能夠在基礎教育領域與語文學科融合,必然要摒棄之前只重硬件,輕軟件的思想,踏踏實實的將信息技術的手段與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想結合,努力通過信息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指在把信息技術中的一些優(yōu)勢,如信息技術、豐富的信息資源等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發(fā)揮其積極的一面來促進課程教學任務完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與國家教育現(xiàn)代化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這使得信息技術與教育更加緊密融合。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二者的有機融合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交流,資源共享使學習方法及手段更加豐富便利,使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及富有個性化的學習得以真正實現(xiàn)。所以,作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利用現(xiàn)代信息的這些先進的獨特的優(yōu)勢,不斷改進完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將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對教育變革所起的促進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一、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內涵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強調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技術要廣泛進入語文學科;二是語文教學要廣泛采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應與語文教學緊密融合在一起,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關鍵所在就是要形成雙主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模式”。將更多的信息表現(xiàn)形式和知識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在此基礎上,探究式學習、協(xié)作式學習、小組討論、情境練習和意義建構都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從而徹底完成小學語文和信息技術的融合。
二、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常見問題
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深入得益于信息技術的進步,它促進了教育方式的豐富,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形象生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理論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存在很多問題。
1.整合點把握不準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自己的教學。但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在于“實用價值”,不能本末倒置。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很容易過分使用多媒體技術,他們?yōu)榱嘶钴S課堂氣氛而搜集、運用大量的信息資源,卻忽略了學生對文本學習的感悟、闡發(fā)、挖掘。
2.板書“搬家”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在上課期間可以使用PPT投影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片面地追求課堂中的表現(xiàn)形式,完全摒棄了“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濫用PPT投影等多媒體變現(xiàn)形式,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融合變成了純粹的PPT放映,使學生完全喪失了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無法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更無法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3.“喧賓奪主”
信息技術能夠促進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夠靈活地掌握信息技術使用的方法。部分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總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歷來制作課件,并且認為精美的課件才是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關鍵,在課堂上依靠精美的課件,必然能夠實現(xiàn)吸引學生,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但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關鍵則是要適時、適度、適用,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得益彰而不是喧賓奪主。
三、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策略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融合策略可以從教學過程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考慮,分別是課前、課中、課后。
1.課前
采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融合,必須形成“主導—主體”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起到引領和指導的作用。目前,在國內非常流行的翻轉課堂教學法,要求教師在課前安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材料和指導,幫助學生完成課前的學習。而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優(yōu)勢。微課和MOOC組成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就了解和掌握課程的內容;大數(shù)據(jù)和云計算則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知識內容;QQ、微信等交互形式可以方便地讓學生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反映問題。這些信息技術的手段和策略,都可以真正地在課前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融合。
2.課中
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圖文并茂、形式多樣,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的很長一段時間,很多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認識僅僅在于它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不可否認,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和趣味性的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仍舊需要在信息技術課中得以繼承和發(fā)揚。然而教師更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樣化的變現(xiàn)形式,將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運用信息技術變現(xiàn)出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重點、難點轉變成學生喜歡的形式,比如微課的形式,方便學生更好地掌握關鍵知識點,提高學習效果。
3.課后
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就是要多讀、多看、多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滿足于課上教學,而要更多地利用好課后的時間。尤其是對于小學生,其世界觀、價值觀處于一個關鍵的成長階段,如何在課后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來讓學生進行學習,而信息技術則可以很好地幫助教師完成這一點?;ヂ?lián)網提供了海量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學習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篩選和重組,提供給學生。尤其是目前非常流行的MOOC課程,都是高質量、免費的學習資源,雖然目前MOOC課程更多的局限于高等教育領域,相信隨著這趨勢的不斷發(fā)展,基礎教育也很快就可以享受到優(yōu)質的免費的資源,讓學生在課后更加方便地進行學習。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雖然提了很多年,尤其是在小學語文學科中,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的發(fā)展,如何去融合,如何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是每一位基礎教育領域的語文教師所要思考的。讓我們理解更多的學習理論,掌握先進的技術手段,總結全面的學科特點,使用優(yōu)質的教學策略,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融合于小學語文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更好地培育他們成才。
參考文獻:
楊科萍.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好處[J].新課程學習:上,2012(05).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