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榮
【摘要】 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思維,做到與時俱進,重視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和教育,采取適當?shù)慕虒W模式和教學策略,在做好體育基礎教學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中,筆者在通過大量的實踐調(diào)查和文獻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些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略,希望能對初中體育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發(fā)展;綜合能力;教學模式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想方設法的讓學生正視體育課堂,端正學習動機和提升學習興趣。比如在初中體育教材編排時,每章節(jié)都會設置有趣的問題引出本章節(jié)學習的內(nèi)容,那么在日常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一起訓練,并分析這些運動項目的意義和方法,使學生正確的認知體育課學習的意義。如此,不僅減少了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枯燥感,而且增加了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元素;其次,使學生獲得成就感。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往往會大大增加其學習的信心與興趣,因此,教師應注重設計一些學生通過努力能夠解答出的問題,或者通過體育訓練可以讓學生掌握到某些運動項目的運動技能,使其獲得成就感。例如,體育教師可進行分層提問、分層訓練,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解答出一些問題和掌握住相關的運動學知識,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體育學習獲得知識和能力,進而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并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細心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大部分學生感覺到體育課很累,并且有些內(nèi)容學習難度還較大,但是 只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聽課,做好相關的練習,善于運用知識的遷移拓展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能有效的掌握運動要領,提升運動技能的。為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初中生樹立良好的體育課學習習慣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基礎工作之一。初中生注意力很難集中,他們的學習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所在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我愛學”,提高他們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為此,在實際操作中教師要督促學生從一開始就做好認真聽講,仔細的揣摩教師所教的動作要領和規(guī)范性的動作演練,對于看不懂的或者一時間很難掌握的要領要及時的告知教師,反復的學習和訓練相關的內(nèi)容,切不懂裝懂。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智商并無明顯差異,而導致學習結果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所決定的。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學習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鼓勵學生不斷學習、努力學習,這樣一定會提升自己的體育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三、給學生留足空間,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體育課堂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傳遞感情,教學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初中體育教學中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時,為達到良好的效果應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考慮到初中生自尊心比較強的心理特點,初中體育教師應在學習或生活上給予初中生主動幫助。具體實施內(nèi)容可參考以下幾點:首先,初中體育教師應主動的關心學生,讓其感受到教師的關切與溫暖。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初中生遠離父母住校就讀。部分初中生家長常年在外,缺少父母的關愛,加上面臨著競爭激烈的高考壓力,在生活與學習上難免會遇到問題,思想上產(chǎn)生困惑,需要得到教師的理解和關愛,只有其放下思想包袱才能將更多的心思與精力放在學習上,降低非智力因素給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因此,體育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初中生的這一現(xiàn)狀,深入了解初中生的家庭狀況,主動的給予其關心,尤其在課堂上應多使用鼓勵的表情。例如,一次肯定的點頭,一次滿意的微笑等均能給學習帶來較大的動力。同時,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應對其進行耐心的教導,幫助其改正錯誤,以贏得學生的信任和理解;其次,營造和諧的初中體育課堂氣氛。研究發(fā)現(xiàn),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得到充分放松,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初中體育教師應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關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不是課堂的“主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兩者間關系融洽才能為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做好鋪墊,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應突出自己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初中體育學習活動中,鼓勵其進行自己探索,使其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完成體育知識的汲取。
四、開展挫折教育,塑造學生的品質(zhì)意念
初中體育課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很多的項目是初中生不易完成的,這對初中生來說完不成教師講授的動作就是一種挫折或者說是失敗。
培養(yǎng)和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欠浅S斜匾?,可以嘗試以下策略:首先,在布置作業(yè)方面,教師應設置一些難度適中的探究性運動項目或者相關作業(yè)設計,達到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提升學生意志的目的。同時,還應檢查落實。為避免學生因完不成規(guī)定的體育項目出現(xiàn)畏難情緒,教師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不斷提高其抗挫能力;其次,初中體育教材中涉及很多探索性的趣味故事或者活動,這些人具有堅強的意志、刻苦鉆研的品質(zhì)、在體育領域不怕苦、不怕累終于獲得了成功。為此,初中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有意識的為學生講解一些名人名事,對學生開展挫折教育,培養(yǎng)其抗挫折的能力;最后,注重把握抗挫折教育的度。對初中生進行抗挫折教育時,初中體育教師應準確把握初中生心理特點,進行適當?shù)目勾煺劢逃?,而不是故意的刁難學生,那樣的話會獲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初中體育涉及的知識點多,有些內(nèi)容比較抽象,有些運動項目難度系數(shù)較大,這些都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所以在教學的過程,教師無論是教學模式和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都要從學情出發(fā),依據(jù)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關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和品質(zhì)意志力的塑造,只有這樣初中體育教學才能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保障學生長遠的發(fā)展,為日后的成才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錢光超.構建以生為本的初中體育課堂[J].新課程學習,2014(12)
[2]王香.論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界,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