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君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朗讀是他們認識文字、學習漢語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讀是語文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然而,在實踐教學中,朗讀教學這一塊卻存在著很多問題,通過對實踐教學中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做了一個調(diào)查梳理,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以期能夠在朗讀教學方面有所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問題 方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朗讀是他們認識文字,學習漢語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讀是語文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然而,在實踐教學中,朗讀教學這一塊卻存在著很多問題,筆者通過對實踐教學中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做了一個調(diào)查梳理,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以期能夠在朗讀教學方面有所指導。
一、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朗讀時間不足
語文課教學中,講、問形式占居了大量的朗讀時間,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朗讀的時間還不到5分鐘,朗讀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匆匆來,匆匆去,還沒讀出感覺,就停下了,根本達到到朗讀教學要求的效果。比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找到生字,新詞,但在實踐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連一遍課文都沒讀完,老師就示意停下,開始了講授。
2.學生朗讀目的不明確
朗讀的時候,大家一起發(fā)聲,聽起來,有節(jié)奏有韻味,熱熱鬧鬧,但朗讀效果卻相當?shù)?。讀課文前,教師沒有提要求,在朗讀過程中也沒有指導,朗讀結(jié)束后也沒有點評,多數(shù)孩子只是跟著大家讀,似讀非讀,似懂非懂,沒有用心去讀,也沒有邊讀邊思考,跟著大家讀,腦子里還不一定想著什么,這樣的朗讀,不讀也罷。
3.朗讀面比較狹窄
在檢查性朗讀的時候,往往只挑幾個尖子生進行示范,多數(shù)學生坐著當聽眾,這樣下來,太多的學生體會不到朗讀練習的感覺,這樣的朗讀教學,根本不能把朗讀效果落到實處。
4.朗讀過程中教師指導少
經(jīng)常在授課過程中聽到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被蛘呤牵骸鞍裍XX語氣讀出來?!边@樣的指導方法過于簡單,語氣太生硬,沒有引導學生用什么樣的情感來朗讀,或者說文章中作者在通過文字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感,沒有情景的導入,學生自然也不會帶著應該有的感情去朗讀課文?;蛘呓?jīng)常聽到有的老師非常直接的讓學生把某個字讀重一點,或者讀輕一點,卻忽略了朗讀里的感情融入。比如,《再見了,親人》中有一句話:“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是小金花跺著腳說出來的。如果單一地把某個字詞加重了讀音,那么就會把這段話讀的像在喊口號一樣,其實,作者的目的是想表達小金花當時內(nèi)心的沉重,要求是一字一句要讀的低沉,讀的緩慢,字字有聲,聲聲帶情,才極富感染力,能夠讓聽者感受到小金花當時內(nèi)心的沉重,在實踐教學中,有的學生語氣輕重、語速上把握的很好,但分寸感有些差,重的時候特別重,輕的時候特別輕,給聽者的感覺極不和諧。另外,朗讀一些長的句子,怎么樣換氣,在哪里停頓,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5.不講求實效,形式主義的朗讀教學
把朗讀教學當成了語文課堂的一種形式,經(jīng)常性的一時讀起,一會兒又結(jié)束,形式上安排了教學內(nèi)容,但在教學效果上,卻收效甚微,朗讀課成了語文課堂的點綴,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朗讀熱情,讓學生在心理上也不會重視朗讀,認為讀讀即可,沒什么需要學習和掌握的。
二、提高朗讀教學效果的方法
1.保證朗讀課文在時間上不打折扣
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不同的班級安排,教師要合理安排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并且要做到跟隨監(jiān)督,確保讀書數(shù)量,讀書質(zhì)量都能夠達到要求,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朗讀,同時也要讓學生用心去讀,用腦去讀,用普通話去讀。做到聲音亮,吐字清,讀字準,要有連貫性。特別是自學性的朗讀,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要讀完整,要讀好,不能走形式,擺過場,讀過后,和沒讀一個樣,要求孩子們讀出感情來,讀出韻味來,朗讀后,還要有專門的時間進行點評,通過點評,強化朗讀的激勵功效,診斷功效和調(diào)節(jié)功效。在時間上,要把課堂中講一講,問一問的時間壓縮一下,把一些花俏的形式主義的小討論,壓縮一下,把朗讀時間讓出來,充實起來。
2.擴大朗讀訓練面
朗讀不能流于形式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讓孩子們帶著情感去讀,帶著樂趣去讀,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不能夠做到專注,那么,單純的朗讀一定會讓他們感覺很枯燥無聊,時間長了,都會感覺昏昏欲睡,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之初就要備好案,安排好一些情境導入,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積極的朗讀環(huán)境,讓孩子們愿意讀,急著讀,搶著讀。比如,在朗讀的時候可以放一點背景音樂,每個班的學生都有個體差異,學習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有明顯的不一樣。所以,朗讀教學也要體現(xiàn)出層次性來,對于復雜程度不一樣的段落要因材試讀,對于不同要求的朗讀也要因材而用,對于朗讀點評,也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宜。同時,要多照顧差生,給他們表現(xiàn)和獲得自信的機會,這樣才能有效地帶動整個班集體提高教學效果。
3.讓學生在朗讀中獲得藝術(shù)體驗
葉圣陶先生把帶著感情的朗讀叫做是“美讀”,然而,在朗讀中真正能夠讀出感情來,卻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在朗讀技巧上有一個全方位的引導。比如,停頓點、語氣的輕重緩急、語氣的強弱,等等。但這些朗讀指導并不能針對所有的朗讀課程,所以,教師要精心準備,精心訓練,每次讀練都要有一個側(cè)重點,力爭達到最佳效果。
4.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的形式很豐富,但不同形式的朗讀所針對的情況和適用的范圍是不一樣的,當學生朗讀不夠到位的時候,就需要有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理清段落內(nèi)容的時候,就要用到引讀,當感情色彩比較濃的文章在朗讀的時候,就要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當需渲染比較強烈的氣氛的時候,又要用到齊讀,等等,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靈活掌握,靈活運用。
朗讀是閱讀之重,閱讀又是語文教學之重。做好朗讀教學,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師要用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選擇好每一次朗讀所要用到的形式,引導小學生提高課文朗讀水平,提高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