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錫鳳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4-0188-02
散文是一種作者寫自己經(jīng)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的靈活精干的文學體裁。是一種篇幅短小、至真至純的語言藝術。散文必須以新穎的立意、獨特的見解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美感享受。散文是四大文學的體裁之一。它往往通過對某人某事的敘述,或?qū)δ撤N事物的描繪,來抒發(fā)某種感情、表達某種思想,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啟迪。那么如何寫好散文呢?我認為中學生要寫好散文,必須做到以下諸方面:
一、明白散文的定義:
什么是散文呢?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韻的文章。 狹義的散文則專指抒情散文。它的一個最根本的特點就是:“形散神不散” 。這是許多散文作家的經(jīng)驗之談。散文必須“散”,必須“博”,也就是說從表面上看,從形式上看,它運筆如風,不拘成法,似乎散漫無章,行文時斷時續(xù),時而勾勒描繪,時而倒敘聯(lián)想,時而感情迸發(fā),時而侃侃議論,既有天文地理,又有倫理人情, 這段寫甲地,那段卻寫乙地。但是,它的“神”卻是始終不散的,是首尾一貫的,是表現(xiàn)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吧袷铡?、“不雜”,就指的是文章始終緊緊圍繞一個中心,貫穿一條紅線,做到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因此,從形式上說,散文貴“散”,而在構思上、組織上,則散文忌“散”。散文寫作具有的這一辯證統(tǒng)一的特點,使得它與其它文體區(qū)別開來。
在此我僅談議論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的寫作。
二、議論性散文寫作
1、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lián)想的空間。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體。議論性散文屬于散文,屬于文學作品,而不是議論文。 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議論性散文在說理時常常是運用文學語言來表達的,有時說得很委婉、含蓄。這種散文在說理時還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感情色彩和鮮明的個性色彩??傊问届`活、語言精美、滲透作者的感情,這是議論性散文與規(guī)范性議論文最明顯的區(qū)別。
2、如何寫好議論性散文
要寫好議論性散文,就必須找準該類文體寫作的成功支點,那么,哪些因素是其成功的支點呢?(1)要有明確的觀點貫穿全文。有人認為,既然是議論性散文,就可以隨意寫,不必顧忌論點、論據(jù)、論證等。其實,議論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筆法寫成的議論文,同樣要有明確的中心論點,只是寫法上比規(guī)范的議論文要更靈活些,文筆、形式更隨意一些。(2)安排好文章的結構形式。議論性散文,有些像隨筆,從表面上看,信馬由韁,形式多樣,而實際上,好的議論性散文也要開合有度,有一個合理、完美的結構形式。(3)要體現(xiàn)出議論的邏輯性。優(yōu)秀的議論性散文,既能夠使敘和議各展風采,又能使敘和議密切聯(lián)系。議論性散文,屬于以議論為主的散文,其內(nèi)容層次之間應有內(nèi)在邏輯性。
三、抒情性散文的寫作
抒情性散文分寫人、記物、敘事等。記敘性散文寫作要注意如下幾點:1.感情濃郁,以情動人。2.聯(lián)想豐富。散文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想寫出有新意的東西,就得提出一種新思想,立意有深度,就得多方開掘。這就要用到聯(lián)想,沒有恰當?shù)穆?lián)想,文章就放不開。聯(lián)想的方式很多,由此及彼的橫向聯(lián)想是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其類型有相似聯(lián)想(由此事物想到性質(zhì)不同的彼事物)、相關聯(lián)想(由此事物想到與它相關的彼事物)和相反聯(lián)想。 3.形散神聚,線索連綴 。形散,是形式不拘,寫法多樣,生動靈活。要做到神聚,就得設置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就像放風箏,不管它飛得多高多遠,風箏線始終在手里拽著,隨時可以把它收回來。4.文字清新,拒絕造作 。 初中語文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边@是非常正確的。但令人深感遺憾的是,缺乏真情實感、徒有麗詞佳句的所謂美文,往往受到包括閱卷教師在內(nèi)的各方人士的青睞,于是許多考生競相仿效,以求高分。此類毫無實際意義的內(nèi)容,只求表面華麗之作的泛濫,實在是語文教育的大話題。
四、尋找之靈感
我國是一個擁有濃郁文化的國度,悠久的歷史沉積了許多寶貴的文學語言。如果在我們寫作中能引用、化用這些寶貴的資源,一定能為我們的作品增添光彩。俗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精讀實記了大量的詩詞、名言、成語、俗語,又能結合相似聯(lián)想以及遷移思維,做起文章來定然文采飛揚,語言汩汩滔滔,達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功效。
其次,一語千金,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凝練美是其一。語言的凝練體現(xiàn)在語言有力度、簡潔、明快、不繁瑣。若敘事則敘事有條理,描寫傳神;若議論則用詞準確到位,耐人尋味;若抒情則情隨意到,字字含情。修辭美是其二。俗話說“人靠衣裝”,語言則需修辭來裝飾。一篇文章中,比喻用得好則生動活潑,意蘊豐厚;排比用得好氣勢如虹,震人心魄;擬人用得好,則活靈活現(xiàn),獨具一格;對比用得好,則美丑勁盡顯,相得益彰。個性美書其三。個性化的語言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或大氣、或輕靈、或深邃、或絢麗、或質(zhì)樸、或犀利、或幽默等。
常言道真情出于自然,也就是散文的自然美,目的就是使情感真誠。這里的自然是藝術的自然,就是按生活的本來面貌和形式反映生活,渾然天成、文出自然是散文的特殊要求,相比之下,它比詩歌小說更貼近生活的本來樣式,故說情貴真誠,那種在字、句、意中有明顯斧鑿之痕的散文是十分幼稚的,因為只要你稍加小心就會發(fā)現(xiàn)有艱澀而不明暢、怪僻而不貼切、文氣不舒、堆砌艷詞華語等令人心情不快的現(xiàn)象。所謂的真情出自然即把繁雜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錘煉加工,使散文收到返真歸樸、妙造自然的效果。
總之,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中心思想明確。建議可以多看看朱自清的文章,就很有韻味兒,文筆功底強。然后可多摘抄優(yōu)美的語句,以運用于抒情文之中。散文重在打造語言。精美真摯的語言最能給散文增添亮色,而語言來自日積月累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建議多看一些文學性文章,時間久了,注重練筆,自然能隨心所欲,形成自己的散文風格,寫出感人的美文來。這是我們學習寫散文的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