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賽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課堂效率也隨之提升。但從傳統(tǒng)教學向新課改過渡,不僅是教學理念的更新,更是在理念指導下的教學實踐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個過程漫長而曲折。新課改提倡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要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技能。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的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經歷物理探究過程中的成功甚至失敗,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那么,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課堂中,我們怎樣做才能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調動起學習積極性,并且能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物理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講“萬有引力”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視頻來模擬牛頓被蘋果砸到頭的情景.利用輕松幽默的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每人拿一個乒乓球,讓學生隨意扔,觀察最終掉落的方向,引起學生的興趣,再解釋其中的原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高中物理教學也要積極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對知識的表達更加方便,學生對這些高科技手段也更感興趣,也更容易將興趣引導至物理知識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學校已有的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音頻和視頻進行全方位的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物理學習效率的保障.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有些教師認為只要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了,認真完成了練習,就可以獲得知識構建.其實不然,學習過程更多需要學生去主動完成,只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去探究,形成一定的習慣,才能保證學習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
要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習慣,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整體規(guī)劃的習慣.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涉及多個概念,多個公式,多個知識點,如果不能統(tǒng)籌規(guī)劃,只是被動接受,勢必讓學生在學習中較為盲目.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劃的習慣,要注重引導學生根據(jù)課程標準而整理出每個模板、每個章節(jié)中需要知道、了解、掌握、應用的知識,然后落實學習計劃.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提問、質疑、應用的習慣.就提問和質疑而言,教師要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把自己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和同伴交流,解決不了的要向教師請教.在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有耐心,要引導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習慣的培養(yǎng),要注重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構建情況而展開針對性的練習.
例如,在講“自由落體運動”后,學生對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否完全掌握.如果沒有,就可選擇相關的練習進行訓練.如對自由落體的方向、重力加速度等知識的練習,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進行練習。
三、提倡合作探究,關注個體差異
通過對自主學習的反饋,學生已經能夠掌握基礎知識了。接下來針對重點知識,教師則應以問題為主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后進行展示,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指導、精講釋疑、總結歸納。在學生自主學習中,鼓勵和引導是必要的,鼓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引導則能讓學生深入思考,促進知識構建。如在《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的教學中,學生解決了問題“在物體升降的過程中,重力是否發(fā)生變化?(多媒體課件或演示實驗展示后提出)”后,繼續(xù)追問“彈簧的拉力在拉伸過程中是否發(fā)生變化?”進一步猜想彈性勢能可能與哪個量有關?在以上分析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一般會產生較多疑問,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彈簧的伸長量、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進行猜想,然后再進行實驗探究。
四、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
許多學生之所以喜愛物理這門課,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物理課有實驗,尤其是對自己動手做實驗更是激動不已,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動手欲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這一點,教師可將許多演示實驗的器材盡可能多地多配制幾套,尤其是易得器材的實驗多配制幾套,將演示實驗變成學生實驗。例如:測定比熱的實驗,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等等,都能較為方便地、順利地改為學生實驗,而且還能很好地避免演示實驗可見度小,效果不理想等局限性。這樣做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五、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有程序的疑問,啟發(fā)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從而引導學生從心理上進人課堂。再根據(jù)教材知識的特點設計啟發(fā)性的語言,啟發(fā)學生進行知識反饋,讓學生在課堂上把自己知道的知識講出來,充分調動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如在講“電流強度”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精心設計追問句和啟發(fā)性的疑問句。如“什么是電量?1秒鐘在電流強度的定義中的含義是什么?電量與導體的橫截面是什么關系?電量與電流強度是什么關系?導體的橫截面大通過的電荷是多還是少?通過的電荷多說明電量是多還是少?電量多說明電流是強還是弱?等等?!庇捎诮處熯B續(xù)不斷地啟發(fā)、追究,迫使學生的思維由一個問題的解決迅速過渡到另一個問題的開始,促使學生探索性思維連續(xù)不斷,利于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
總的來說,突出學生主題意識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理念,高中物理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革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主人翁意識,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無趣學習為有趣學習,進而提高物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