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摘要:目的:探索圍術期心理護理對于病患術后鎮(zhèn)痛臨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行擇期手術病患72例,并將這部分人員隨機劃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6例病患。對照組36例病患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實驗組36例病患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結合圍術期心理護理的方法。對兩組病患術后24小時疼痛評分還有鎮(zhèn)痛藥物使用比例進行對比,以此作為評判圍術期心理護理對于術后鎮(zhèn)痛效果影響評判依據。結果:研究表明,兩組病患術后24小時疼痛評分對比,實驗組病患劇烈疼痛人數3人,重度疼痛13人,占據比例依次為8.33%,36.11%;對照組劇烈疼痛8人,重度疼痛20人,占據比例依次為22.22%,55.56%。兩組病患劇烈疼痛概率與重度疼痛概率相比,實驗組都比對照組明顯要低,表明實驗組病患好轉率明顯要比對照組病患高。兩組病患結合藥物鎮(zhèn)痛比例依次是:對照組13人,占據比例36.11%;實驗組6人,占據比例16.36%,兩組做比較,實驗組比對照組病患明顯要低,以上數據差異性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圍術期病患采取心理護理療法,收效良好,對病患因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導致心理應激反應有很好緩解作用,還可以有效減少病患痛域及疼痛感,臨床護理當中應當得到大力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圍術期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術后鎮(zhèn)痛
引言:術后疼痛對于病患術后恢復的效果影響很大,決定著手術是成功或失敗,所以,將手術病患圍術期心理護理治療干預工作做好,讓病患具備足夠心理準備面對手術還有術后疼痛,提升病患痛域,是相關醫(yī)務工作者工作核心內容[1]。本文結合對比研究辦法,對圍術期結合心理護理干預及未結合心理護理干預兩組病患術后24小時疼痛評分狀況還有術后結合鎮(zhèn)痛藥的比例做比對研究,研究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針對于手術病患術后疼痛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我們得到下述結果。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行擇期手術病患72例,并將這部分人員隨機劃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6例病患。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齡45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1.37±2.31)歲。兩組病患無論性別,年齡與患病情況,或文化程度與家庭背景方面都不具備差異性,存在可比性,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的手術類別依次是:行胸部與頸部手術病患6人,下腹部手術病患19人,上腹部手術病患18人,四肢手術病患29人。所有病患均未伴有嚴重肝腎心功能不全和精神病以及精神病史。對照組36例病患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實驗組36例病患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結合圍術期心理護理的方法。
1.2方法
對照組36例病患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實驗組36例病患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結合圍術期心理護理的方法。對兩組病患術后24小時疼痛評分還有鎮(zhèn)痛藥物使用比例進行對比,以此作為評判圍術期心理護理對于術后鎮(zhèn)痛效果影響評判依據。我們這里的疼痛評分辦法結合數字疼痛評分辦法:對病患術后24小時結合數字疼痛評分辦法做疼痛程度評測,分值從0至10分不等,0分為無痛,1至3分為輕度疼痛,4至6分為重度疼痛,7至10分為劇烈疼痛。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調研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利用X2卡方檢驗,檢驗結果用P表示,P<0.05表示該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病患術后24小時疼痛評分還有鎮(zhèn)痛藥物使用比例進行對比,得到結果為,實驗組病患劇烈疼痛人數3人,重度疼痛13人,占據比例依次為8.33%,36.11%;對照組劇烈疼痛8人,重度疼痛20人,占據比例依次為22.22%,55.56%。兩組病患劇烈疼痛概率與重度疼痛概率相比,實驗組都比對照組明顯要低,表明實驗組病患好轉率明顯要比對照組病患高。兩組病患結合藥物鎮(zhèn)痛比例依次是:對照組13人,占據比例36.11%;實驗組6人,占據比例16.36%,兩組做比較,實驗組比對照組病患明顯要低,以上數據差異性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證實72例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病患疼痛率,重度疼痛率還有結合藥物鎮(zhèn)痛比例都比對照組明顯要低,表明結合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術后鎮(zhèn)痛效果要比常規(guī)護理好。術后疼痛為圍術期病患富足心理還有術中創(chuàng)傷應急反應致使出現人為痛覺,心理因素為術后疼痛決定性因素[2]。術后疼痛針對于病患術后恢復具有消極影響,所以加強病患術后疼痛預防與控制,對手術病患來講,意義非凡。通常手術總是伴有一定風險的,所以手術病患術前普遍會有焦慮,緊張,恐懼等情緒,心理因素和術后疼痛存在密切關系。一般常規(guī)護理措施為:病患采取圍術期的常規(guī)護理辦法進行護理,主要內容包括:術前對病患講解疾病有關知識,圍術期的注意事項,術后飲食及運動這些方面健康知識講解,圍術期采取各類基礎護理,盡量讓病患于舒適環(huán)境當中渡過圍術期,同一時間對于術后疼痛有關知識要及時告知病患,讓病患提前做好準備。而圍術期心理護理措施為:以常規(guī)護理作為基礎,再參照心理因素針對于術后疼痛影響,對病患采取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內容是結合一定心理科學,比如像行為矯正,示范脫敏,心理暗示等方法,對病患予以啟發(fā),對相應護理操作予以勸導,同一時間給予病患支持,理解,同情,讓病患減少對手術緊張,疑慮,恐懼,焦慮等情緒,做好心理康復工作[3]。醫(y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對病患采取心理疏導方法,盡量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同一時間,對病患積極講解手術有關知識,提升他們治愈自信心,用積極心態(tài)面對圍術期。
綜上所述,本文對手術病患采取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有效提升病患痛域,減少病患術后的疼痛感覺,并減少病患對于止痛藥物依賴,對病患術后恢復具有深遠意義,應當被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蔡虹.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剖宮產患者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22:73-74.
[2]王海楠.圍手術期心理干預對術后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1:100.
[3]隋素梅,萬永翠,岳忠勇.護理干預對婦科患者術后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