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范
摘 要:《車工工藝學》是機械類專業(yè)非常重要的專業(yè)課,課程涉及內容廣、和實際生產聯(lián)系緊密,也是專業(yè)課程中較難掌握的一門課程。本文重點介紹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車工工藝學; 技校學生; 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2-133-001
由于技校學生在進入學校前對《車工工藝學》沒有感性的認識,而且《車工工藝學》包含了機械制圖、公差配合及機械基礎等課程內容,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靠一般的教學方法無法令學生感興趣,也就無法令學生掌握這門課,因此給理論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中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方法探索
1.對課本內容進行增減,知識簡單實用,教學內容突出必需、夠用原則
由于近些年來大學擴招,多數技工學校迫于生源壓力,只要學生愿意就可免試入學,使得技校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作為教師必須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要通過教授課程培養(yǎng)學生車工操作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車工工藝學》課程設計時,首先要根據學生綜合情況以及教學大綱要求,在教學內容上必須進行增減,使知識實用、簡單,把內容限定在“夠用”“必須”范圍,去掉公式推導等過程,要求學生學完知識,通過實習強化練習,能夠解決問題,會應用就行。
2.提倡一體化教學,講練結合,提高操作能力
技工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多數是到企業(yè)一線,學生必須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車工工藝學》的教學大綱也明確指出理論知識為生產實際服務,理論用來解決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用一體化教學,將專業(yè)理論課和專業(yè)實習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根本上解決了理論和實踐教學相脫離的的問題,縮短了由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遷移的時間和距離,使專業(yè)教學形成連貫的、完整的教學體系,同時提高了專業(yè)操作技能水平,也提高了職業(yè)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學起工藝課來興趣增加,理解力大大提高。
3.形象化教學
學生對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零件和毫無感性認識的內容很難接受,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模型、掛圖、肢體語言等方式,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獲得感性認識。比如《車工工藝學》一課題中,通過講解讓學生理解切削速度、進給量、切削深度之間的關系,這三個概念學生必須理解吃透,切削要素三者之間的關系不是一個簡單的比例關系,而是涉及到材料硬度、刀具角度、機床功率等較復雜的關系。讓學生理解可以通過深入淺出的例子對概念進行處理:負擔(切削深度)太重肯定跑不快(切削速度),辦事效率(進給量)也受影響,由于人與人有體力差別(機床功率),背同樣的體積的金屬與木頭感覺就不一樣(材料硬度)。經過形象講解,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
4.針對學生不足,及時講評
在一體化教學中,學生操作過程中的不足,要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比如講述“軸類零件裝夾方法”,教師分別示范四爪卡盤裝夾、三抓卡盤裝夾、兩頂尖裝夾、一夾一頂裝夾四種裝夾方式,示范完畢,讓學生逐一練習。其實在練習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用一夾一頂裝夾方法,中心鉆打中心孔,中心鉆非常容易折斷,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講明各種裝夾方法的應用及相應裝夾具的使用場合,告訴學生鉆中心孔前,必須先平端面,這樣中心鉆切削刃受力均衡,不容易折斷,主軸轉速要高,找正中心位置,選擇合適的切削用量。教師講解、演示后,讓學生加強練習四種不同的裝夾方法,學生通過練習掌握每種裝夾方法。
5.改革教師《車工工藝》出卷思維方式
由于技校生文化底子差,為了達到技校學生考試的及格率,《車工工藝》理論教師常常從習題冊中原封不動照搬習題作為考試題,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忽視《車工工藝》的學習。所以這種情況必須引起重視,改變思維方式。
6.在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
《車工工藝學》課程的特點是定義多、公式多、圖表多并特別側重實踐。能否使學生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踐真正地理解并掌握加工方法、計算方法、查表方法,是學好車工工藝學這門課程的前提和基礎。例如車工工藝學課程中測量刀具角度的平面、刀具角度的定義、各個角度對加工的影響等與實際聯(lián)系比較緊密,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是很難理解其用途的,無法掌握相應其他對應的知識點。
如果使用多媒體課件,使傳統(tǒng)的“一嘴巴、一支粉筆、簡單掛圖”的說教變成多感官刺激,使抽象變得具體、形象,使看不見的變成看得見,使靜的變成動的,可以把枯燥高深的理論通過生動、直觀的形式充分展現(xiàn),同時使教學內容和方法充滿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使他們帶著一種好奇心進入教學中,從而使他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知識要點。
當代高新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對《車工工藝學》認識變得生動、有趣、充滿魅力,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所接受,大大提高了《車工工藝學》教學的質量。
二、教學效果
在車工工藝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一些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學生作業(yè)質量也明顯提高,而且端正了考試應該具備的態(tài)度。采用一體化教學,并把理論教學與生產實習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效果也有了一個很好的飛躍。所任課班級學生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進步。在實習中,學生能夠把學過的工藝理論知識應用到實習操作,甚至能夠運用所學理論工藝知識解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很好的做到了學以致用。
技工學?!盾嚬すに噷W》的教學方法的探索是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新教學方法同時也要對師生之間關系進行重新界定。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的知識的傳播者,學生也不只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共同進步。不同學校,不同基礎學生,情況各不相同,教學方法也會隨之靈活改變,要在實際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摸索出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