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堯
【摘要】在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和弦是一項重要的訓練內容,同時也是一項教學難點。對和弦的訓練應該圍繞其結構、音高、性質、色彩等要素來展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運用模唱、構唱、比較、聽唱等多種教學手段來進行訓練。
【關鍵詞】視唱練耳;和弦;音高;性質
視唱練耳是音樂各專業(yè)教學體系巾的一門基礎課程,它通過對音高、節(jié)奏、和聲、旋律的聽與唱來訓練學習者的音樂聽覺能力和看譜視唱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習者對組成音樂各要素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從而為欣賞、演唱、演奏、創(chuàng)作等一系列的音樂活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可以說,視唱練耳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
在視唱練耳課程中,和弦是一項重要的訓練內容,它對聽辨旋律、視唱能起到明確調式、穩(wěn)定調感的作用,是強化和聲感的有效途徑,也是系統(tǒng)地發(fā)展音樂聽覺的重要手段。而和弦因其構成的特殊件,造成了聽辨教學訓練巾的一系列難題,要解決這些難題,需要對其訓練方法進行新的探索,在訓練進度上必須循序漸進,由淺人深。
一、熟練掌握和弦的構成與音響色彩
和弦訓練的第一步,是要了解和弦的構成,不同性質的和弦具有怎樣的音響色彩,表達著怎樣的音樂情緒與內涵,這些都是需要從理論和感性兩方面來進行了解、感受,進而熟練掌握。
和弦是巾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音按照二度關系疊置起來而構成的,表現(xiàn)為音的縱向的和聲排列,在音響上,它比音程更為飽滿。和弦分為三和弦和匕和弦,在本文巾,我們將重點對二和弦的訓練方法進行探索。二和弦有四種,大二和弦、小二和弦、減二和弦增二和弦。在大小調音樂體系中,主和弦、下屬和弦、屬和弦都是大二和弦或小二和弦,大二和弦、小二和弦的運用最為廣泛和常見。構成二和弦的二個音從低往高分別命名為:根音、二音、五音。
大二和弦的根音和二音是大二度音程,三音和五音是小二度音程,它在音響上具有大二度的特征,明亮、向上、堅定,大調的主和弦是大二和弦,大調和大二和弦在音樂表現(xiàn)內容和情緒上是統(tǒng)一的。將大二和弦的根音向上作八度轉移,就構成了第一轉位和弦,也稱六和弦。大二和弦的第一轉位和弦是由小二度音程和純四度音程構成。將大二和弦的根音和二音向上作八度轉移,就構成了第二轉位和弦,也稱四六和弦。大二和弦的第二轉位和弦是由純四度音程和大二度音程構成。
小二和弦的根音和二音是小二度音程,二音和五音是大二度音程,它在音響上具有小二度的特征,柔和、向下、暗淡,小調的主和弦是小二和弦,二者在音樂表現(xiàn)內容和情緒上也是統(tǒng)一的。小二和弦的第一轉位和弦是由大二度音程和純四度音程構成,第二轉位和弦是由純四度音程和小二度音程構成。
減二和弦是由兩個小二度構成,根音與五音之問構成了減五度,具有緊張感、不穩(wěn)定感,同時有向內縮減的傾向。轉位和弦的音程關系為小二度和增四度,因此帶有一定程度的擴張感。
增二和弦是巾兩個大二度構成,根音與五音之問構成了增五度,較為特殊的是,增二和弦的轉位和弦二個音之問音高關系與原位和弦是一致的,而且,在大小調的自然音級巾沒有能構成增二和弦的,因此,增二和弦在實際運用巾很少。
民解和弦的構成以及音響特征與色彩,對于進一步的和弦訓練有很大的幫助,它有利于構唱訓練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為聽辨訓練做好了鋪墊。
二、通過和弦構唱來提高對音高的把握能力,獲得和弦的整體感
(一)和弦構唱要注意的音高要求
在對和弦進行構唱訓練時,要注意感受音高的走向,這樣有利于更好地記憶和弦的音高感覺。不同的和弦以及它們的轉位和弦,其構成都是不同的,而止是這些不同的音高構成使其具有不同的音高走向。在大、小二和弦巾,二音是決定它們性質的關鍵所在。大二和弦的根音與二音構成了大三度,我們在構唱中要有意識地去感受二音向上的傾向,而小二和弦的根音與二音構成了小二度,在構唱二音時則要體會其略向下的趨勢。減二和弦具有向內縮減的傾向,因此構唱巾根音應帶有向上的音高感覺,五音則是向下的音高走勢。只有用心去感受,和弦構唱才能發(fā)揮出效應,訓練也就事半功倍。
(二)結合音樂作品來進行和弦構唱訓練
儀從和弦本身來進行構唱訓練是比較枯燥的,同時教學效果也不明顯,而結合感性的音樂作品,不儀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使理性與感性共同發(fā)揮作用,來加深學習者對和弦各音音高的認識,從而提高和弦構唱水平。
在大小調音樂體系巾,正二和弦在旋律進行巾起著主導的地位,旋律的發(fā)展是圍繞音階和和弦來進行組織的,并且和弦音一般都是旋律中的骨干音。因此,我們在進行和弦的訓練過程巾,可以選擇合適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通過蘊含在音樂作品旋律巾的和弦音,來深化學習者對和弦音高的認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習者對和弦進行的感性體驗。
(三)和弦構唱中要注意體會不同和弦的整體音響效果
在構唱中,我們要仔細傾聽和弦每一個音的音高位置,在明確了每一個音的音高后,要認真傾聽整個和弦的音響效果,從整體上來感受給人怎樣的情感色彩,這是我們判斷和弦性質的感性依據(jù)。將感性與理論相結合,整體與單個相結合,多方位地對和弦進行深入認識和訓練。
(四)和弦構唱要結合和聲功能來進行
和弦在音樂巾的作用不是單獨的和弦個體能展現(xiàn)的,它是依靠一個一個的和弦連接來完成的,因此,在實現(xiàn)和弦意義的過程巾,就需要結合它的和聲功能來進行構唱訓練。例如構唱I-V的和弦連接,可以幫學習者感受一般的主、屬功能色彩和常規(guī)的連接方式,構唱I-IV-V的和弦連接,可以讓學習者認識止二和弦的平穩(wěn)過渡。這些和弦連接在不同的鬩巾都應做構唱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在聽辨、分析、運用、判斷的過程中得心應手。
三、運用多種訓練方法,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習者的和弦聽辨能力
和弦成為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難點,是由其自身的結構特點決定的,和弦訓練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準確模唱出每個音的音高,二是確定和弦性質,二是判斷每一個音的唱名,四是記住前后和弦之問的音高關系。針對這幾方面的問題,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訓練,逐個解決問題。
(一)找準和弦各音音高的訓練方法
和弦聽辨的第一步是要準確找到二個音的音高。音高是唱名和性質的載體,將二個音的音高從和弦整體中分離出來,逐個準確模唱是判斷各音唱名以及和弦性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訓練初期,很多學習者只能聽到和弦二個音巾的一個或兩個,這時,可以將和弦進行分解,將沒聽出來的音單獨做記憶,然后再彈和弦,在和弦巾將剛才單獨做記憶的音找出來。如果還是聽不出來這個單獨做記憶的音,可以在彈下二個和弦音后,將其余的兩個音放掉,只保留單獨做記憶的音,記住它的音高位置,然后再在和弦巾去找到它。另外,還可以將沒聽出來的音作向上或向下的變化,其余的兩個音不變,構成一個新的和弦,將這兩個和弦依次彈出,那么形成的聲部變化的音就會脫穎而出,從而被準確聽辨出來。當然,每個人的聽覺習慣和聽覺感受都是不一樣的,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訓練。
(二)辨別和弦性質的訓練方法
和弦性質也是判斷和弦音唱名的依據(jù)之一。不同性質的和弦,其音響色彩和整體音Ⅱ向效果是不一樣的,這些在構唱的過程巾已經有所認知和體會,根據(jù)這些體會,可以從音樂感受上去辨別和弦件質。同時,也可以根據(jù)每個音之間的音高關系來進行和弦性質的判斷。在這一訓練過程巾,對同一低音上不同性質和弦的原位和轉位進行反復的聽辨和比較,也是有助于加深對不同性質和弦的認識和記憶的。特別是和弦二個音的音高關系較為接近的更有必要進行單獨的比較,例如同一音級上構成的大四六和小六,其和弦外音是大六度,為相同的兩個音,巾音的位置決定它們的不同,對巾音的判斷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大四六的巾音往上一個半音,就變?yōu)樾×?,小六的中音往下一個半音,就變?yōu)榇笏牧?,而且中音處于高音和低音巾問,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不容易被聽出來,因此,對于這類的和弦,一定要將其歸類,做單獨的訓練。
(三)通過橫向聽辨聲部法來判斷前后和弦之間的音高聯(lián)系
在連續(xù)的和弦聽辨巾,學習者往往關注和弦的縱向音高關系,忽略r前后和弦之問的橫向音高關系,從而造成同定音高的丟失,也導致和弦唱名的判斷誤差。針對這一現(xiàn)象,可以采取橫向聽辨聲部法來進行訓練。在聽辨一組和聲連接的和弦時,將和弦低音或和弦旋律音作為一個延續(xù)的橫向聲部進行單獨的聽辨訓練。這項訓練內容相對來說并不難,關鍵是對某個聲部的關注要持續(xù),不能受其它聲部音的干擾。
(四)和弦聽辨的綜合訓練
在以上訓練的基礎上,再進行和弦聽辨的綜合訓練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對于和弦中各音唱名的判斷,可以以音高為辨別依據(jù),也可以從性質來人手,或者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共同發(fā)揮作用。
總之,和弦訓練不是孤立的,對和弦的聽辨是在唱的基礎上的聽辨,同時聽辨也是為更好地唱,二者是相互依存,共同發(fā)展的的。而且,只要用心去關注,和弦訓練可以融入劍視唱練耳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