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海
【摘要】課堂教學的拓展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結合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感知和探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實踐者。
【關鍵詞】學生 課堂評價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058-01
課堂教學的拓展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感知和探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實踐者,從而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真正把課堂構建成為連結課文和生活的橋梁,真正地實現(xiàn)課內(nèi)和課外的溝通。
教學中的互動是教學過程的本質(zhì)特征,更是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滋養(yǎng)液”。師生之間只有通過交往互動,才能彼此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達到彼此的共識和共進。在充滿生成的課堂里交往不僅僅有師生間的交往,而且還有生生間的交往,整個課堂是一個多層次的信息交往系統(tǒng)。
課堂上教師設計形式多樣的競賽,使學生在熱望競賽的過程中自然生成,這樣做既符合少年天真,好運動,好動的天性,又可以引導學生多做、多看、多想、多說,可以迅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競賽需要學生大力參與,更需要有學生的領頭人,即老師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促成動態(tài)課堂的自然形成。
而不論是課堂的互動或競賽,老師都應做好對學生在課堂表現(xiàn)的有效性評價。這些評價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手段。評價的本質(zhì)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它具有激勵、診斷和發(fā)展的功效。有一句話這樣說:“教師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雖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雖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學生。”故而提幾點建議。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知識結構、智力因素、思維發(fā)展等方面存在著重大差異。這種差異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也有后天的教育因素,教師沒有必要也不應該首先關注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上的差異,把他們來進行橫比。橫比忽視了學生的基礎,忽視了學生智力因素的挖掘和轉(zhuǎn)化這一動態(tài)過程,使許多學生失去發(fā)展的信心,自覺永遠落后于他人。課堂上的教如果不注意細節(jié),只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學生的話,那么基礎好的學生用不著怎樣思考就能回答“好”,他們就會變得浮躁起來;中等生可以達到老師的基本要求,但卻得不到更好的發(fā)展;學困生卻因總是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對課堂產(chǎn)生了厭抑之心。這樣,不公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也顯得索然無味,死氣沉沉。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從不同角度對學生作出不同層次的評價。讓不同的人在課堂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學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對上課產(chǎn)生興趣,也流露出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肯定和賞識,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出一種熱烈而又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讓學習參與評價
傳統(tǒng)課堂教學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就是課堂評價的“主宰”,因此課堂上缺乏了學生的參與,學生也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好奇心的刺激。隨著課改的進行,大家都意識到,這樣的課堂顯得不和諧,優(yōu)秀的老師并不是課堂的主宰,不能把自己的評價作為學生唯一評價,單方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有時難免有失偏頗。所以,加強老師評價、同學評價與自我評價的相互結合才是學生認識自己的有效途徑,也可為學生進行自我修正提供最有力的依據(jù),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在教學中應多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及全班范圍內(nèi)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自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互相評價,使其學會互相交流、學習。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例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他們交流想法、開展互評的最好時機?!澳阏J為他做得怎么樣?”“好在哪里?”“還有哪些要改的?”“如果是你,應該怎么做?”這樣,既讓更多學生有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發(fā)揮學生的互補作用,做到培優(yōu)幫差,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在團結、協(xié)作的學習氛圍中得到發(fā)展。
三、巧用藝術性語言評價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以往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聽到“不錯”、“很好”、“再想想”、“你能比她還好”等等這樣的評價語言。的確,這些語言有一定的激勵性,但久而用之,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做到“準確得體、親切巧妙、生動豐富、機智有趣”。首先,評價語言要準確、得體。評價語言應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客觀、準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既對學生表現(xiàn)出色之處給予肯定,同時又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醒與糾正。其次,評價語言要生動、巧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的評價語言會使學生興奮不已,情緒高漲,同時課堂氣氛也會異?;钴S,即使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問題,只要教師運用巧妙的評價語言加以引導、幫助,不但避免了學生的尷尬,還維護了他們的自尊。第三,評價語言要講究機智有趣。充滿機智有趣的評價語言,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更能使課堂妙趣橫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給學生建設性評價
課堂上,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錯誤時,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或者是簡單地讓學生承認錯誤,那么這個學生很有可能多次犯同樣的錯誤。學生知道對與錯,但依舊茫然不知所措,如果他們得到的評價是他們已知的對與錯,那么這一評價將是毫無意義的評價,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具體的、建設性的指導,使他們知道“我該怎么辦”,從而明確努力方向,不至于無所適從。教師應及時的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設性的辦法供他嘗試,漸漸地他能糾正錯誤,并明確努力的方向。建設性評價語言應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客觀、準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既對學生表現(xiàn)出色之處給予肯定,同時又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醒與糾正。
五、用真情打動學生
愛是教師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源泉。教學評價語言應該充滿激勵,充滿愛心、充滿人文關懷。如果真愛是一絲暖暖的風,那教師的“愛語”在學生耳邊細述時,就會像點點春雨滋潤著他,哺育著他。在對他人的評價中,評價者自然地流露出真情更能使被評價者感受到評價的魅力。有些學生本身就比較膽小,不夠自信,對于這些學生的評價,教師的心中更是要裝滿熾熱、用愛去熔化學生心靈上久積而成的堅冰。
六、善用肢體語言評價
言語有時過于生硬,而恰當?shù)闹w動作更能直觀地表達評價者的意思,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情感投入,也能活躍課堂氣氛。教學中我經(jīng)常用肢體語言配合前面幾種評價方法來積極鼓勵學生的學習行為,授課時面對微笑,回答得好用點頭、OK、蹺拇指、做V形的手勢、鼓掌等積極的體態(tài)語言加以評價,實踐證明這種評價起到了激勵的效應,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地、適度地評價,增加了課堂的優(yōu)美旋律,學生在課堂中碰撞的、流淌的智慧由這里出發(fā),不需要預約的精彩就在這里呈現(xiàn)。教學的課堂評價是一門教學技術,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只有正確地使用,才可以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洋溢著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