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清
【摘 要】數學是一門語言精細、知識抽象、邏輯嚴密的科學,要讓幼兒在短時間內明白一個抽象的道理,就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和游戲,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熱情。例如數學教學與其它領域相結合,創(chuàng)立專門的數學區(qū)域,結合生活,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播下“學以致用”的種子。
【關鍵詞】數學;抽象;教學手段;操作材料;角色游戲
數學是一門語言精細、知識抽象、邏輯嚴密的科學,要讓幼兒在短時間內明白一個抽象的道理,就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和游戲,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熱情,當然,我們在3~6歲的幼兒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首要,而數學對于幼兒來說是有難度的、抽象的。而數學學習的基礎是幼兒的生活經驗,在課堂教學中,把數學和幼兒的生活實際銜接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幼兒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
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離不開量、形、數、時間、空間等數學內容,幼兒可以在實際操作中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主動獲取相關的數學經驗,真實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特別是在此過程中,在幼兒心靈深處播下的“學以致用”的種子,會讓幼兒在一生的快樂發(fā)展中受益。
一、教學手段多樣性,注重操作材料
1.數學教學與其它領域相結合
單純的學習數學,對于幼兒來說是枯燥無味的,也難以理解,我們將數學活動與語言、音樂、美術、體育等游戲結合。如常用的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中,滲透對1~12個鐘點的認識,在《跳格子》游戲中,練習1~10的數序;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數學,獲得豐富的數學經驗。
2.操作材料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教師的職責是提供材料、觀察、了解、幫助幼兒自己去探索?!比鐚W習多角度分類,我設計了“分紐扣”游戲,提供給幼兒的紐扣包含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材料不同、厚薄不同、雙孔和四孔等多種因素,看一看、比一比誰分的方法多。這類游戲的探索性很強,它使幼兒變被動為主動發(fā)現(xiàn),調動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
3.創(chuàng)立專門的數學區(qū)域
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游戲和自我發(fā)現(xiàn)的機會,我在活動室里專門創(chuàng)設了一個數學活動角,放置了各種教玩具。其中有分類盒、分類板、印泥、各種印章、彩筆、連線圖、幾何圖形片、實物卡、各種標記卡以及各類操作單,還有一些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如瓶蓋、貝殼、水果核、紐扣、豆子、回形針、雪糕棒、木珠、雪花片等等。
二、結合生活,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播下“學以致用”的種子
1.有趣的游戲
有很多與數學有關的小游戲,例如我們在數學區(qū)域中投放一些電話、積木、數字、圖形,年齡小的寶寶玩打電話游戲,大寶寶玩的塔積木游戲等等,這些游戲中都滲透著精彩的數學內容。在游戲中以幼兒為主導,我們老師作為一位引導者,引導幼兒之間一起活動和運動,他們更有機會思考數學問題了。
2.與“我”相關的數字
寶寶們?yōu)橹浪麄冏约旱牡刂泛碗娫捥柎a而感到自豪。很早的時候,寶寶們就能確定他們的年齡。知道自己的身高,我們可以在區(qū)域中提供皮尺,讓幼兒互相量一量子的身高、手指的長度、手臂的長度、腳的長度、頭發(fā)的長度等,然后記錄下來,這個由大班的孩子來完成,他們是很感興趣的。
3.管理錢財
幼兒能摸錢、數錢、存錢、把錢分類和在人督導下花錢。領他們逛商場告訴他們買東西必須付多少錢,他們可以節(jié)省多少打折錢,這方法固原不錯,但教幼兒關于錢的價值比這更好。隨著幼兒長大,當他們做家務活時給他零用錢,讓他們開始學會工作掙錢。
4.日常游戲
在幼兒園,教師除了圍繞量的比較、排序;數的分解、組成,簡單的統(tǒng)計;根據生活情境簡單地加減運算和自然測量等數學教育內容目標,組織專門的教育活動外,還會捕捉幼兒一日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像值日生分發(fā)物品、按人數擺椅子、幼兒活動分組、活動區(qū)材料的擺放等,引導幼兒進行思考與探究,如分發(fā)碗盤時,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計算出與各桌人數相等的數量,在椅子擺好后核對人數時有幾種數數的方法,幼兒分組時怎樣排序的等等。
5.家園共育,在家中的培養(yǎng)
在家里,提醒家長也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用初步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如購物前讓幼兒計算準備買幾樣東西,購物時看看已經買了幾樣,還有幾樣沒買;今天吃飯需要擺幾個碗、幾雙筷,幾個盤;如果每個人吃一個水果,要洗幾個等等。家長要充分發(fā)揮與孩子一對一的優(yōu)勢,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學習數學的機會,幫助幼兒在多種活動中,反復體驗數與物的相互轉化,才能有助于幼兒真正建立起抽象的數的概念。
總之,幼兒園數學教學過程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如何使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發(fā)現(xiàn)數學關系,獲得數學經驗,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是我們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我們幼教工作者不斷探索、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學期兒童數學教育》.林嘉李丹玲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馮雪紅.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體性解讀.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2(1).
[3]《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