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摘 要:結(jié)合高考試卷中的詩歌鑒賞表達技巧類題型,作出答題技巧分析。要明確詩歌鑒賞中表達技巧的含義,對直接給出表達技巧并要求分析、鑒賞表達技巧的作用的題目,第一步要找出運用此表現(xiàn)手法所對應的詩句,第二步分析運用此表現(xiàn)手法的效果。對沒有直接給出表達技巧的題目,要第一步選準角度,指出表達技巧,第二步分析其技巧的運用,第三步指出這種表達技巧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詩歌鑒賞;表達技巧;角度;分析;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5-0081-01
本文結(jié)合高考試卷中出現(xiàn)的詩歌鑒賞表達技巧類題型,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試作出一些答題技巧的分析。
一、考生要明確詩歌鑒賞中表達技巧的含義
了解詩歌的表達技巧有助于理解詩歌內(nèi)容。表達技巧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嫉淖疃嗟氖鞘闱榉绞剑ㄖ苯邮闱楹烷g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接抒發(fā)對權(quán)貴的不滿。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物都屬于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就是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助對這些自然景物的描摹刻畫來抒發(fā)感情。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就是把離別之情寄寓在楊花和啼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上。表現(xiàn)手法又叫藝術(shù)手法,一般指詩歌的章法和技巧,主要有渲染、對比、用典、象征、想象、烘托、虛實、白描、反襯、抑揚、移情、含蓄、賦、比、興等。修辭手法很多,一類是用比喻、比擬、象征等手法,使描寫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一類是用通感、借代、雙關(guān)、疊詞等,使字句更為精巧。關(guān)于表達技巧,考生可以從以上三個角度答題。
二、對直接給出表達技巧題目的答題技巧
對直接給出表達技巧,并分析、鑒賞表達技巧的作用的題目,考生第一步要找出運用此表達技巧所對應的詩句,第二步分析運用此表達技巧的效果。
例如:2005年全國卷(III)《雨后池上》·劉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要求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鑒賞。
分析:第一步,要找出運用此表現(xiàn)手法所對應的詩句,第二步分析運用此表現(xiàn)手法的效果。例如《雨后池上》這首詩,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寫出荷花池塘雨后優(yōu)美迷人的靜態(tài)。三、四句用“忽起”“垂楊柳”及垂楊柳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表現(xiàn)了雨后池上的動態(tài)之美。然后還要指出,此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jié)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在評分標準中,能指出一、二句為“靜態(tài)”,三、四句為“動態(tài)”,得四分;能提出全詩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jié)合,得兩分。解此類型題的關(guān)鍵是第一步,若不指出相對應的詩句,或分析不到位,就只能得零分,或被扣分了。
三、對沒有直接給出表達技巧題目的答題技巧
對沒有直接給出表達技巧的題目,考生要第一步先選準角度,指出表達技巧。第二步分析技巧的運用。第三步指出這種表達技巧的效果。這類題目的難度比前面分析的題目難度大。
例如:2005年浙江卷《齊安郡中偶題》·杜牧: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暮熱游荷池上》·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題問: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分析:第一步要審題,選準鑒賞角度,從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中選擇一種來解答。從理論上說,只要選準角度,言之成理,都應該算對,所以題目可以有幾種答案。為提高答題的準確性,考生要細心審題,選擇恰當角度。第二步分析表達技巧的運用。這兩首詩都運用了擬人手法,其中《齊安郡中偶題》中把“綠荷”擬人化,“綠荷”有恨而“背西風”;《暮熱游荷池上》中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第三步指出這種表達技巧的效果。很多考生在答題時漏掉這一步驟,而失去了分數(shù)。如此題,答了前兩個步驟,只能得四分。還有兩分的采分點就是表達技巧的效果,如,《齊安郡中偶題》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diào)凄怨低沉;《暮熱游荷池上》表露了憐愛喜悅之情,基調(diào)活潑有趣。
總而言之,考生先要明確詩歌鑒賞中表達技巧的含義,對直接給出表達技巧并要求分析、鑒賞表達技巧的作用的題目,第一步要找出運用此表現(xiàn)手法所對應的詩句,第二步分析運用此表現(xiàn)手法的效果。對沒有直接給出表達技巧的題目,考生要第一步選準角度,指出表達技巧,第二步分析其技巧的運用,第三步指出這種表達技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裴松年.淺談古詩鑒賞題的解答方法[J].中國校園文學,2003(03).
[2]劉志剛.高考古代詩詞鑒賞試題及答題狀況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
[3]繆芙蓉.高考與高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教學[D].蘇州大學,2008.
[4]陳佩嫻.高考語文古典詩歌鑒賞試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