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秀玲
摘 要:新近的國際私法國際立法和各國國內立法紛紛在其立法中確立了保護弱者權益原則。與此同時,社會的進步和國際私法立法的發(fā)展,也推動著國際化法的宗旨悄然地發(fā)生變化,即傳統(tǒng)國際私法追求判決結果一-致為宗旨逐額地被現(xiàn)代國際私法追求判決結果的公正和合理為宗旨所取代。而要實現(xiàn)判決結果的公正和合理,勢必要對弱者權益給予特殊保護。我國的國際私法立法雖然規(guī)定了諸多保護弱者合法權益的條款,但并未將保護弱者權益原則明確界定為我國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不僅如此,我國國際私法關于保護弱者合法權益的規(guī)定,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國際私法的相關規(guī)定相比尚不充分和科學。此外,近些年來,我國學界對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雖然有所研討,但更多地是關注該原則的歷史演進和表現(xiàn)形式,而對該原則的理論基礎和完善舉措等問題的研究尚欠深入?;诖?,有必要對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作進一步研究,并希望能對我國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的完善有所婢益。
關鍵詞:國際私法;弱者權益;實質正義;法律適用
一、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的含義及其意義
(―)保護弱者權益原則的含義
保護弱者權益原則在國際司法中的意思就“是保護民商事關系中處于劣勢或不利地位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現(xiàn)社會公正的一項法律原則”。又如,章尚錦教授認為其應“是在制定、運用、實施和解釋國際私法時,應側重于保護在國際民商事關系中處于弱勢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再如,趙相林教授認為,所謂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是指國際私法在立法和司法過程中對處于弱勢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給予適當?shù)奶貏e保護”等。
(二)保護弱者權益原則的意義
有利于公平妥善地處理涉外民商事關系,有利于維巧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實質正義的實現(xiàn),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國際關系。
二、我國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的現(xiàn)狀
我國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在立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未明確規(guī)定保護弱者原則作為我國國際私法的一項基本原則。雖然在《法律適用法》有關于保護弱者的條文,但往往是規(guī)定適用相關弱者當事人行為地法、經常住所地法等,雖然有保護弱者權益的美好愿景,但實踐中很可能只會流于形式,無法達到實現(xiàn)實質公正么目的。第二,未對弱者的主體范圍進行界定?!斗蛇m用法》第25條明確規(guī)定適用“有利于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但卻未對“弱者”的主體范圍作任何形式的界定。這無疑會給司法實踐造成一定的不確定性之后果。第三,保護弱者權益的領域和范圍過于狹窄?!斗蛇m用法》中對弱者權益保護的領域近僅涉及了涉外婚姻家庭、涉外合同、涉外侵權領域的某些方面,許多需要對弱者提供特殊保護的領域并未涉及。
三、我國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的立法與實踐之完善
(一)我國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的立法完善
1、在立法中明確界定弱者的主體范圍。弱者的主體范圍通常應該包括:涉外婚姻家庭領域中的妻子、子女、被監(jiān)護人、被收養(yǎng)人、被扶養(yǎng)人、非婚生子女等;涉外侵權領域中的被侵害人;涉外消費領域中的消費者;涉外勞動關系領域中的被虐傭者;涉外技術轉讓領域中的技術受讓方;涉外知識產權領域的產權人等。
2、載明保護弱者權益原則是我國國際極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如果我國認真審視當代國際枉會國際私法的立法與實踐,將保護弱者權益提高到我國國際私法之基本原則的高度,一方面可引起受案法院在審理有關涉外民商事案件時,對該原則的進一步高度重視,從而在選擇適用法律時盡可能地適用更有利于保護弱者合法權益的法律;另一方面,有利于喚起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中的弱方當事人保護自身利益之法律意識,學會利用法律的利器在選擇法律適用時,更為理直氣壯地選擇適用對自身更為有利的法律。
3、適度拓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適用的領域和范圍。第一,涉外合同關系領域尤其是消費合同關系領域。第二,涉外保險、涉外信托、涉外代理、涉外技術轉讓、涉外知識產權等領域。第三,進一步適當拓寬保護弱者權益原則在涉外婚姻家庭領域的適用。第四,進一步明確保護弱者權益原則在涉外繼承關系領域的法律適用。第五,我國國際私法立法還應注意對新形勢下產生的新問題進行關注。例如,對網絡侵權中的弱者如何保護等。
4、注重弱者權益在法律適用結果上的保護。從當代國際社會國際私法立法與實踐的現(xiàn)實情況來看,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是:無論是國際私法立法還是實踐,特別注重政策定向和結果選擇方法的規(guī)定和采用。所我國國際私法立法者應當注重政策定向和結果選擇方法的規(guī)定,盡量在立法中加入更加靈活的方式,賦予受案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權,強調實現(xiàn)對弱者權益在結果上的保護,徹底實現(xiàn)拋棄形式正義、追求實質正義之立法目的。
(二)我國國際私法保巧弱者權益的司法實踐之完善
1、提高法官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意識。通過對我國涉外民商事糾紛涉案件的考察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各級人民法院的受案法官缺乏必要的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意識與修養(yǎng)。所要想達到涉外民商事糾紛案件中對弱者權益保護之目的,提高受案法官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意識便顯得非常必要,且必不可少。一方面,各級法院可針對涉外案件中弱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問題對涉外民商事案件審判庭的審判人員進行??谂嘤?,另一方配法官也應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高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意思,唯有如此,才使弱者權益在司法實踐中得到必要保護成為可能。
2、建立??诤头€(wěn)定的審理涉外民商事糾紛案件的法官隊伍。由于我國各級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常常會在不同崗位間輪換,故一直存在流動性大的問題。雖然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審判人員全面熟練掌握并運用我國現(xiàn)斤法律進行不同法律關系領域的司法實踐,但就涉外民商事法律糾紛案件而言,由于其具有在審理巧程中需要適用相關外國法的特殊性,為保證案件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能夠熟練并公證進行司法實踐,克服因不斷輪崗而造成的對涉外民商事案件審理的生疏,有必要建立一支??诤头€(wěn)定的審理涉外民商事糾紛案件的法官隊伍,這樣,才可保障受案法官在深刻領會我國現(xiàn)行國原私法保護弱者權益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實現(xiàn)司法實踐中對弱者權益的保護。
3、積極總結審理涉外糾紛案件適用保護弱者權益之法律的經驗。如前所述,我國涉外民商事糾紛案件的判決中缺少貫徹保護弱者權益精神的案例,所以也就缺乏相應的適用弱者權益之法律的司法審判經驗。但是,在涉外民商事案件日益增加與復雜化的今天,我們不能停留在被動地就現(xiàn)有案例進巧借鑒參考的層面,而應主動地、巧極地去總結國內外審理涉外民商事糾紛案件適用保護弱者權益之法律的經驗教訓,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個案的具體情況,尋求最有利于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適用方式與途徑,達到最終判決結果公平的目標。
4、強化司法隊伍保護弱者權益的責任意識。在有關的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審判活動中,如果主審法官明知案件的一方當事人為弱者,應該適用更有利于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而拒絕適用更有利于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其審判行為本身就是藐視我國國際私法的有關明文規(guī)定的行為,一旦導致該案件中的弱者權益受損,該主審法官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此來彌補因該審判行為而給弱者當事人所造成的損失。(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 章尚錦,徐青森國際私法.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 鄒國勇.外國國際私法立法精選網沖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
[3] 郭玉軍.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造用法中的婚姻家庭法律選擇規(guī)則[J].政法論壇2011,年第5期.
[4] 王葆蒔.論我國國際私法中的人權考慮化法學雜志2009年第7期.
[5] 高宏貴.國際私法(沖突法篇)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趙相林.國際私法.第二版[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