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香
摘要: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指因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所引起的動機。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不在活動之外。學生努力學習是因為他們感興趣或者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外部動機對內部動機有很強的影響力。要想使學生堅持學習數學,就得通過外部動機不斷強化。因此,我們要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質量。
關鍵詞:數學學習 學習動機 學習質量
平時我們總能見到一提起數學就愁眉苦臉,有畏難情緒的人。同時我們也能看到談起數學滿面春風,學起數學甘之如飴的人。為何會有所不同呢?那是因為他們的數學學習動機不同。
那么,什么是學習動機呢?學習動機是指個人的意圖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圖達到目標的一種驅動力量。而學習動機又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指因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所引起的動機。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不在活動之外。學生努力學習僅僅因為他們感興趣或者在學習中獲得樂趣。例如,大數學家陳景潤,他是對數學學習本身感興趣,他不計較名不計較利,甚至不吃飯不睡覺也要研究數學。外部動機是指因學習活動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動機。學生努力學習是想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得到獎勵、取悅老師或家長,學習成了獲得表揚的一種手段。外驅動力易受外部因素影響。而內部驅動力則不然。外部動機對內部動機有很強的影響力。要想使學生堅持學習數學,就得通過外部動機不斷強化。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學習的質量。
既然學習動機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一、要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1.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現(xiàn)代人生存、生活的需要。往往有的學生或有的家長認為學數學無用。我學不學都能活得很好。其實不然,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突出數學的廣泛性。
2.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使學生明白只有自己親自參與新知識的發(fā)現(xiàn)、獨立解決問題、善于思辨、習慣于歸納整理,才能真正鍛煉自己的思維、開發(fā)自己的智力、發(fā)展自己的能力。不然,只知道每個問題的答案,自己的思維沒有得到任何的鍛煉,就失去了“數學是鍛煉思維的體操”的作用。長此下去,最后一定是一無所獲。
二、要用適當方法,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1.巧妙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
好奇心是每個學生具有的尋求新異、復雜、令人耳目一新東西的本能傾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數學中的問題有好多還是挺有意思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問題,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生必須得學的心理,這樣才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極大興趣。如在講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時,設計了一個問題:一只小狗的前面幾米遠處(無障礙)有一根香腸,小狗是A直著走過去B繞弧線C繞折線。為什么?這個問題,班里的每個同學都知道。小狗知道直著走過去??梢院芸斐缘较隳c。然后,得“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個道理小狗都知道。同學們對這個公理印象特別深。再如,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引課,出20道題用平方差公式簡便運算的題,交給學生抽題考老師,老師會馬上口算出來,學生會很驚訝。老師告訴他們很簡單,學了今天的知識同學們也會對答如流的。于是同學們學習起來非常認真。
2.設計認知沖突,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注意
認知沖突是已有知識與經驗和老師補充介紹結論之間的沖突或差異。這種認知沖突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引起他們的關注,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給予學生成功的滿足
在學習中,學生如果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悅的心情。這種愉悅的情緒多次發(fā)生,學習和愉快的心情就會建立起較為穩(wěn)定的聯(lián)系。這樣孩子學習就等于在享受愉悅的情緒。有誰會不愿學習呢?學生對學習怎么能沒效果呢?所以,教師在提問或讓孩子解題時一定要因人而異,不要給基礎不好的學生復雜的題目,不然會導致他們心情沮喪,有挫敗感。例如,我們班有一小個子男生很聰明,就是不愛學習,上課老是擺弄一些小玩具,各科老師都不太喜歡他??偙焕蠋煖p分。我的數學課他也是不好好聽。有一次,我號召我班同學從家里拿花,美化教室環(huán)境。他居然從離學校20里路的家里第一個拿來了一盆蘆薈。我感動極了,大大地表揚了他。還給他加了分。從那以后,我發(fā)現(xiàn)他開始上數學課認真聽課了,有一些簡單的問題就叫他回答,他倒是答的很好,我就表揚加分。他就越愛上數學課。令我詫異的是期中考試他居然考了86分??善渌恼n都20或30多分。正如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p>
4.促使學生合作,適當開展競爭,激發(fā)學生進步、發(fā)展
合作交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交往互動中,使學生多思維、多實踐、多表達,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讓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機會,讓數學課堂呈現(xiàn)出活潑的情景,使數學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從競爭促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適當開展競爭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yōu)異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適當競爭,使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加強。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小組學習的氛圍: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組內競爭,組間競爭。
5.進行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增進與學生的情感,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教師有較強的信任感、親近感。增強教師人格魅力,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喜歡的課程。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班的數學成績相對其他班要好一些,我想就是這個道理。有同學的衣服壞了,我就給縫上;有同學生病了,我就遞上熱水,然后帶他去醫(yī)院看病……我和我的學生有了信任,我說的話他們就會聽。
6.合理的評價,不斷強化學習動機
學生學習情況怎樣,教師必須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以深化學生已有的學習動機。這里的評價并不是簡單地理解為考試。它既包括課堂上的對同學表現(xiàn)的肯定,也包括對同學所犯錯誤的矯正,也包括對作業(yè)的及時反饋和測試。使評價和指導相結合,但要注意測試難度要適中,以便充分發(fā)揮反饋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
總之,一個人的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是綜合的,不是一個在起作用。要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就要抓住數學的特點,又要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他們常常對新奇的、運動變化的、相互矛盾的、美好的東西感興趣,還有實驗、操作、競爭、猜謎、游戲等感興趣。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核心,全方位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