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盛 黎秋生
摘 要:足球運動具有較強的鍛煉價值,對小學生身體協(xié)調性、平衡能力及靈敏素質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體育教師應充分把握足球教材教法,了解各學段學生的身心特征,遵循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巧妙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及多元教學評價策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喜愛足球,樂于參加足球活動,為以后學習提高足球運動技能奠定基礎。
關鍵詞:把握教材;遵循規(guī)律;教學方法;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5-0068-02
足球運動是一項多姿多彩、變幻莫測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對抗性、趣味性特點和鍛煉價值,對小學生身體協(xié)調性、平衡能力及靈敏素質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小學足球教材教法的合理運用,能讓教師更好地把握教材教法,遵循技能形成規(guī)律,了解各學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把握教學目標的定位,使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策略更好地為高效課堂服務。因此,小學足球教材教法的學習研究是很有意義和必要的,現(xiàn)就從學生的身心特點、技能形成規(guī)律、多元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從身心特點出發(f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水平一的學生身體發(fā)育處在平穩(wěn)發(fā)展時期,身高、體重發(fā)展快速,模仿能力強,但集中注意力時間短,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發(fā)育晚,身體協(xié)調性差。因此該水平段的學生適合安排一些簡單的足球基本技術學習,運用一些熟悉足球球性、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性的素質練習,采用趣味性強的游戲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水平二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速度、耐力、協(xié)調性及力量水平都有較大幅度提高,表現(xiàn)出良好的記憶、出色的自信心,具備了一定的討論問題技巧及強烈的求知與探索欲望。因此該水平段的學生適合安排一些提高足球基礎練習為主的內容,采用發(fā)展速度、力量、反應、協(xié)調素質練習為主的游戲、小場地比賽等,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水平三的學生身體發(fā)育逐漸過渡到青春期的初始時期,出現(xiàn)明顯的身體變化,學生的注意力、平衡性、協(xié)調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隨著個人能力提高,自信心不斷增強,競爭意識也較強烈。因此該水平段的學生適合安排一些提高速度、力量、反應和協(xié)調練習為主的基本技術練習;普及一些足球比賽規(guī)則;在逐漸增大活動場地范圍和球門的基礎上,安排一些技術性稍強、配合意識較強的練習比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提高比賽時對運動空間的控制和移動能力,增強團隊精神。
二、遵循技能形成規(guī)律,提升教學水平
體育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是從泛化-分化-鞏固,最終達到動作自動化的過程。結合技能形成規(guī)律及學生認知水平的需要,水平一學生應安排一些熟悉足球球性練習,利用有球或無球游戲進行教學,發(fā)展學生的速度、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能力。水平二學生應普及一些基本足球比賽規(guī)則;在初步掌握足球傳接球動作技術基礎上,逐步掌握一些較為規(guī)范的運球、射門動作。在教學中宜逐步提升足球技術能力,忌將技術動作處理成“一步到位”。水平三學生學會看比賽、評比賽并能積極參與小場地比賽;在比賽中能運用一些簡單的技戰(zhàn)術技巧為以后學習提高足球技能水平奠定基礎。
因此在平時教學設計時,筆者會事先考慮不同水平段學生的水平教材目標、不同層次要求與拓展練習方式,發(fā)展水平段學生的身體素質、理解能力等,然后針對性地設計出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目標、內容與方法,以達成教學實效性。如水平一學生在初學足球時,會事先考慮如何讓學生喜歡足球,繼而才教足球有關的知識技能。設計時選擇以發(fā)展熟悉足球球性練習為主的方法進行教學。采用有球或無球方式學習,進行左右腳撥球、推拉球、踩點球、顛球、自由運球等練習,以便讓學生熟悉球性,在運球學習中找出適合自己的運球方法等,這樣能較好的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能力,提高球感意識,使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水平二學生的注意力、理解能力及身體素質能力明顯比水平一提高了,學生掌握的動作技術相對正確、熟練。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了解腳弓、正腳背、里外腳背的位置;接著進行腳弓傳球、腳背傳球、射門等基本技術動作的傳授;掌握各種方式的傳接球、障礙運球、運球踢準等,最后可組織學生參與一對一或二對二的小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練習中提高、鞏固、運用運球技術,培養(yǎng)控球和護球能力,這樣就能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領略足球比賽的速度,感受比賽節(jié)奏。
水平三學生在熟練掌握水平二技術的基礎上,逐漸改進提高足球動作技術。開始可先引導學生了解比賽站位、隊友之間的配合,接著嘗試進行無球的跑位移動,再進行小組場地比賽,提高學生團隊配合意識。如進行二對二、三對三、四對四、五對五比賽,或以多打少,進行二對一、三對二、四對三、五對四等比賽。比賽初始先不設守門員,讓學生掌握區(qū)域內傳球路線和傳球對象的判斷、趨向比賽戰(zhàn)術的判斷。當學生配合意識提高后,再設守門員,逐漸加大難度。在小場地比賽中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球,更好地進行判斷、決策,處理來球及掌控球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提高技戰(zhàn)術能力,增強團隊配合意識。總體上說,水平三學生觀察、判斷、選擇的內容和戰(zhàn)術思維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xiàn)出越來越強的抗干擾能力,對場區(qū)、對各戰(zhàn)術行為認知水平的穩(wěn)定性越來越高。
三、巧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常常不遺余力地想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但常常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俗話說學習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小學不同水平段學生,就要做好全面考慮,周密規(guī)劃,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層次要求、動作形成規(guī)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在教學時既要充分發(fā)揮教學功能,又要防止越俎代庖。如一年級左右腳撥球課中,首先采用在慢跑中進行“種蘑菇-采蘑菇”游戲,起到熱身作用,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統(tǒng)一行動聽指揮的習慣。繼而引領同學進行戲球,在戲球中帶著“足球不聽話”的問題去探究如何讓足球“聽話”來為主教材左右腳撥球進行鋪墊。繼而學生在學習觀看教師左右腳撥球時思考如何讓足球“聽話”。接著帶著問題體驗式練習,聽音樂節(jié)奏進行撥球比穩(wěn),比誰的球撥的穩(wěn)(聽話),不亂跑,釋疑為什么球總是到處“亂跑”,如何控制撥球力量等。掌握原地撥球后,再接著嘗試進行行進間撥球,小組討論“跟蹤,串門”游戲進行左右或前后移動方向撥球。這樣課中以游戲形式進行教學,采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足球,熟悉球性,提高球感意識,達成了預設的學習目標。
在二年級腳內側撥球課中,課前因地制宜地開發(fā)代用器材,用廢舊報紙做成小足球,解決器材短缺的問題。在課的開始用足球名將梅西的故事引出課題,接著引導同學玩球,把球放在身體各部位(頭頂、胸前、手臂上、背上、大腿、腳背上)比誰的平衡能力好;自由體驗練習球為何“亂跑”;釋疑如何控球,為掌握左右腳撥球進行鋪墊;繼而不限制位置,隨音樂節(jié)奏進行(10秒/15秒/20秒)撥球比多;再接著在直線上,比誰的球撥得多和穩(wěn);結合游戲撥球“叫號跟蹤”,散點進行跟隨同伴左右或前后移動等方式撥球;最后進行各種方式的踩點球練習。在帶球跑教學中,引導學生嘗試利用各種方式帶球,如腳內側、腳背、腳外側方式帶球,在練習模仿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帶球方法。開始邊走邊帶球,熟悉后進行小跑帶球,接著進行曲線帶球(如“8”字、“s”形等)、過障礙跑,最后和同伴自由進行帶球跑比快。課中采用游戲貫穿全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足球,提高學生對學習足球的興趣,達成了預設的學習效果。
在三年級運球教學中,結合學生活潑好動、求新求趣且具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實際情況,結合主教材選用“逛游樂園”的情境進行設計教學。采用直線運球—射準—“z”字形—傳球給同伴練習方式,以情境游戲讓學生進行直線運球學習—自主嘗試—觀察感悟—師生互動—練習鞏固—展示提高環(huán)節(jié)學習。通過不斷自我嘗試、比較、提高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足球的樂趣。
此外,在平時教學中,還要結合各水平段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有機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巧妙,講解示范、啟發(fā)引導、分組練習、分層教學、小場地比賽等多種教學方法要交叉使用,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從而達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有效性教學。
四、多元教學評價,提高學習主動性
教學評價是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的體現(xiàn),是對學生學習表現(xiàn)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程度進行判斷與等級評定。教學中進行多元評價,能更好地發(fā)揮評價功能,對學生具有點撥導向、解惑釋疑、激勵表揚等功能。因此,教學中根據(jù)不同水平段,結合班級和學生差異進行分級目標設置;以分級目標設置確定體能與技能評價方法,設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如水平一教學評價可按一級目標組設置評價,對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性、組織紀律、球感意識、身體素質方面進行評價。水平二教學評價可按一、二級目標組評價,主要對學生主動參與性、速度素質能力進行評價。如直線運球、曲線(障礙)運球計時等,或以顛球次數(shù)/足球射準/射門計數(shù)方法評價,也可對足球基本動作運球、射門動作技能評價。水平三教學評價可結合一、二級目標組評價,同時結合足球基本技術動作、團隊配合意識、進攻(或防守)意識、足球技戰(zhàn)術的綜合運用來評價。同樣,在平時教學中也可結合教師、同學或自評的方式進行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會使我們的教學更科學、規(guī)范,對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重要作用??傊?,有效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教學的結果,更要對學習的過程、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不同水平年級教材均要把握好各水平目標及學生水平能力要求,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把學生積極主動、全面發(fā)展放在中心地位。因此,小學足球不僅要在目標、技能形成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性、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適當?shù)姆椒ㄉ钊胪卣?,使學習內容和層次更具有連續(xù)性和發(fā)展性,使學生樂于學習、樂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