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摘 要】“班級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已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主要分析建設中職班級文化的意義,探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有效的措施,構建學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班級文化 意義 措施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活動的基本單位和前沿陣地,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班級文化直接影響著學生在學校的生活質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甚至是學生以后的生活質量和生命的發(fā)展。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促進作用。積極的班級文化對每一個學生而言,都可以內化為進取精神,形成內在動力,促進他們走向成功。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指出: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化校園育人環(huán)境,使校園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而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因此培育有特色的班級精神,構建有特色的班級文化,既符合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需要,也符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
2.中職學生健康成長的有力保障
中職教育是以一個合格的社會初級勞動人才的標準來衡量學生,而不是以分數。大多中職生在以分數論成敗的評價制度面前都經歷了失敗。而且剛入校時正值個性鮮明、叛逆的青春期,學生對新的集體充滿了期待,也有對學習的消極抵抗情緒,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很強的可塑性。這既是個危機,也是個契機。雖然他們在分數上是失敗者,但是他們敢于表現,活動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強。如果抓住這個契機,讓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找回自信從而激發(fā)積極向上的精神,那么可以化危機為動力,使得學生發(fā)展進入良性循環(huán)。由此可見,中職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成長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和作用。
3.班級管理的隱形力量
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導向作用。班級文化是全班同學共同的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引導著全體同學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前進。(2)凝聚作用。班級文化是一種理想的黏合劑,能使學生彼此合作,同心協力,和衷共濟;能減少同學之間的摩擦和內耗,增強其內部的凝聚力。(3)規(guī)范作用。班級文化的規(guī)范作用就是約束作用,它制約著學生的行為。(4)激勵作用。如果一個班級文化以人為中心,形成一種人人受重視,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圍,那么這個班級就形成“無形的精神驅動力”。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措施
1.發(fā)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加強班級制度,選好班干部,增強學生參與意識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班主任要起主導作用。在思想上,班主任要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在行動上要引導學生積極尋找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理念并將之落實到實處,做好模范作用。班主任要熟悉自己所帶班級的專業(yè)特點,了解學生的就業(yè)方向,在實踐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樹立榜樣,身體力行踐行班級理念和精神。
良好的班級制度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首先,班級制度的制定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融入一些本專業(yè)相關制度的元素。將這些制度細化到學習生活中的環(huán)節(jié),比如上課玩手機、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利用班會課讓同學們討論,要求全員參與,所定各項條款得到學生的認同后公布在制度欄,征求更多的意見。其次,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的著眼點是競爭機制,主要通過評比各種“先進、優(yōu)秀”等形成制度。獎勵按照公平、公開、全面、全體的原則,綜合地評估學生的德、智、體等各方面的表現。這些評分可作為評選“三好學生”“守紀標兵”“優(yōu)秀班干部”等榮譽的依據,也可作為學生檔案鑒定,評定貧困補助以及就業(yè)鑒定的主要依據。第三,要抓好制度的執(zhí)行。制度分類由專人負責,定期進行匯總、公布、評比,使制度真正落實到位。
能力是從實干中培養(yǎng)出來的,班干部的鍛煉也應如此。在班級建設過程中要保持和強調競爭機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競爭上崗,通過自薦、推薦、民主評議產生。在班級管理中應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能做的事就一定讓他們去做,做起來有一定困難的事情也可先交給他們,班主任只需密切關注事情的進展,予以指導即可,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
2.教室布置結合專業(yè)特色,彰顯班級文化的個性,提升對專業(yè)的認可
教室布置根據不同的專業(yè)進行設置,老師除規(guī)定一些必有的內容之外,如公布欄、評比欄等,其他都可讓學生出主意、想方案,讓班級的全體成員都加入到建設中,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建造一個自己的“家”。通過營造濃厚的專業(yè)學習氛圍,讓班里的每一位學生在這種氛圍中逐漸熱愛本專業(yè),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共建友愛、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道,信其師”在中職教育中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習慣,“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個性鮮明的學生更要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通道要暢通,可以開設班級信箱,建立班級QQ群或者班級論壇。通過多種形式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
【參考文獻】
[1]赫京華.班級社會學分析[J].教育研究,1988.
[2]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3]李學農.中學班級文化建設[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班華,王正勇.高中班主任[M].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