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西濤
【摘要】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很多老師的課堂變得熱鬧起來,活潑起來,課堂上充滿了歡聲笑語??蓡栴}是:這樣的課堂有效嗎?本文從挖掘文本、妙用技巧、讀法靈活三方面來探討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實施以來,很多老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的方式,由原先的那種完全灌輸式的講解,學生被動的學習,轉變成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開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由此,課堂不在沉悶,充滿了歡聲笑語??墒牵瑢W生的閱讀能力真的提高了嗎?我看未必,我感覺在當今的閱讀教學中存在下列問題:
(一)未聞書聲瑯瑯,討論熱火朝天
有的老師對于朗讀環(huán)節(jié)處理得很倉促,特別是長文,很多老師為了趕進度,總是催促學生快讀,甚至毫不顧忌是否讀完便草草結束去出示討論題目。姑且不說這種連文本都不熟知的討論是否違背教育規(guī)律,單就討論的效果看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因為學生連文本都不熟悉,又何來對文本的理性思考?
(二)脫離文本,忽略的語文課的實質
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入課堂,課上不再是老師一支筆,一張嘴的天下,音樂、視頻、圖片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可以邊聽邊學,邊看邊學,甚至邊唱邊學。課堂變得熱鬧起來,豐富起來??此埔詫W生活動為主體了,可是學生除了縈繞在腦海中的優(yōu)美音
樂,那幾幅圖片,還留下了什么?視覺聽覺上的沖擊,取代了語言文字本身的美。這樣的課,即便熱鬧,對學生又有多大好處?這樣的語文課,忽視了對文本的解讀,忽視了語文課的實質。
(三)假“個性化閱讀”,縱容學生的錯誤回答
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應當“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課堂上就出現(xiàn)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都有理”的荒唐現(xiàn)象。老師成了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學生率性而為,胡言亂語。以上三點都是閱讀教學無效的表現(xiàn)。
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那么,怎樣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吃透教材精心構思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妙用技巧,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是提升閱讀有效性的基本。采用多種多樣的閱讀模式,提高閱讀效果,是提高閱讀有效性的所在。
(一)挖掘文本,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生的人文情懷。而文本作為一個承載功能的載體,將視其為中國教育資源的最重要資源。因此,我們會從資源的角度看,開發(fā)和利用它。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和有選擇地挖掘和利用文本中的教育教學資源,選擇性的在某些課程資源,強調幾個方面。在《行道樹》一文的教學中,就可以從抓典型詞語的理解入手切入,主旨句“神圣的事業(yè)是痛苦的,但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中“神圣”、“痛苦”、“深沉”三個詞語作為核心句中的關鍵詞非常重要,引導學生結合行道樹的境遇分別進行體會研討,從而挖掘出全文的主旨,給學生以系統(tǒng)性和深透的感覺,而在此基礎上的“樹之訴”、“樹之頌”、“樹之悟”的拓展便會水到渠成。
(二)妙用技巧,激發(fā)閱讀興趣愛好,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保證
教學技能是教師在教學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教師的教學技能服務與智慧的反映,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比如,故設懸念,引而不發(fā),巧設鋪墊,“插科打諢”,敢于思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思辨疑問……教學技巧要根據(jù)文本特點、學生實際和教師自身特長來選取。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笨梢姡钣眉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尤為重要。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經常從一些刊物上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又文質兼美的文章印發(fā)給學生,并指導學生從文章的整體構思、立思、選材和語言特色等方面進行閱讀分析,以求讓學生通過自己靜心地領悟,體會到美文的魅力、閱讀的樂趣。并訓練學生摘抄下美妙的詞句、語段。
(三)“讀法”靈活,提高閱讀效率,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單一的閱讀模式,必然會產生心理疲勞的課堂,使學生不愿讀下去,而欲睡;根據(jù)需要不斷變換的閱讀教學方法,學生認為新奇可引起欲望繼續(xù)閱讀,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閱讀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從聲音和沉默,例如,朗讀和默讀;從速度可分為快度和慢度;從精細可以分為精讀和瀏覽;從感官分為聽讀和視讀;從輔助手段可以分為配音朗讀和清讀……特征選擇,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下的文本解讀教學要求,具體的實踐和定義,必須服從學生的有效閱讀,不能盲目地想當然地胡亂選擇。
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學習“三遍式”的閱讀方法,因為它能有效地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回答問題:第一,快速默讀,讀完后稍微在頭腦中回顧一下文章的整體結構,立即看到本文在閱讀了第一個問題,回答與文章內容關系不大的問題,然后用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文章進行二次細讀,這一次有一些答案不穩(wěn)定或不能回答,那是因為在精讀第三遍通過相關的問題,和學生的討論的同時,為了最終的答案。
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全體語文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語文教師共同的追求。相信上課前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精心構思預案,導入新課時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課堂上巧妙提問,統(tǒng)領全文,讀悟結合,讀寫結合,在實現(xiàn)“輕負擔,高質量”的情況下,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達到學生與教師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金振邦. 全方位開拓中學閱讀教學的空間[J].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00(03).
[2] 李遐. 漢語閱讀教學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J]. 昌吉師專學報, 2000(03).
[3] 張凱. 閱讀教學要突出“三性”[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0(09).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