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剛
摘 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人才自身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需要在培養(yǎng)學生智力、能力的同時,健全學生的身體素質與人格,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思想。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初中體育教學需要結合新課改理念,實施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知基礎、興趣愛好等,開展素質教育、能力教育與情感教育,將體育專業(yè)知識教學與情感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打造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本文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理念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 情感教學 因材施教 師生關系
一、提升教師素質,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
初中學生處于個性較易變化的時期,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注意自身的言行和態(tài)度對初中學生的影響,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與合適的言行來感染學生,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基礎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初中體育情感教育可以說是體育教學的一部分,在體育專業(yè)知識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教師需要重視自我反思與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不斷轉變教學思路與教學策略,樹立專業(yè)技能標準與為人典范。初中體育教師要想為人師表,就需要了解自身言行對初中學生的影響,在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教學技能的同時,教師也需要善于和學生交流,聆聽學生心聲,主動貼近學生,構建師生間心靈的橋梁,在學習上、生活上激勵和鼓舞學生,以規(guī)范和促使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行為習慣和情感態(tài)度,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與互助探究,共同健康成長。
例如,在“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重視自身專業(yè)技能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其次,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進行握拍、手型、步法、規(guī)則等基本功的學習和練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分析,找出學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因材施教,靈活調控課堂;最后,教師要以自身魅力感染和吸引學生,促進學生技能和合作交流能力的綜合提升。
二、實施游戲教學,打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激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是初中體育教學的基本策略,通過實施游戲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和自主探究,打造寬松的課堂氛圍,鼓舞學生快樂學習與自主體驗。游戲教學策略與新課改理念中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融合,是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可以發(fā)揮學生潛能,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能力和興趣,促使體育教學高質、高效、高能地開展,激勵學生實踐與探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可以從學生興趣的引導與激勵出發(fā),凸顯教學與社會實踐的契合點,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策略,打造快樂高效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案,創(chuàng)設寬容愉快的游戲教學氛圍。與此同時,實施初中體育游戲教學的相關因素有:(1)初中體育課時的限制;(2)游戲與教學內容的契合度、游戲難度的選擇;(3)游戲場地的配備等。游戲教學就是教師可以基于興趣導向,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符合學生的身體素質、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的初中體育游戲教學。
例如,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中,對學生的彎道跑技術實施“游戲接力”教學,選擇弧形跑、迷宮跑等游戲策略。投擲教學中,選擇圓形靶、方格等游戲進行分組競賽,也可以設計具有情節(jié)的游戲“炸碉堡”等,展開敵我雙方的對決。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理論進行體育實踐,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給予技術指導,促使學生提升體育技術水平,強化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三、走進情感世界,化解學生的情感困惑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交流,這就需要教師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學生的情感困惑或者學習上存在的困難等,從心出發(fā),分析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給予相關意見和建議,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提升自信、強化能力、不斷進步。初中體育情感教育是實施初中體育知識教學的基礎,也是引導學生強化自身綜合素質的基礎,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特點出發(fā),貼近學生心理,了解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實施知識與情感的交流,化解學生內心的矛盾和情感困惑,不斷地用自身情感感動學生、鼓舞學生、激勵學生、塑造學生,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升他們的心理、身體素質。認識到初中階段學生的自尊心逐漸變強,他們正處于情感敏感的階段,部分學生性格孤僻,不敢與他人交往和相處,也有部分學生個性很強,不適宜選擇生硬的語言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教學,所以應該因材施教,教師選擇貼近學生內心的語言和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多與他人交流,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例如,在“羽毛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訓練,幫助其自主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避免當面的批評,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實施引導,鼓勵學生自我糾正和提升。
四、因材施教,促使學生獲得良好體驗
因材施教是新課改理念的中心思想,因材施教即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知識與能力水平,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以及學生的綜合水平,開展因人而異的教學策略。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基礎、個性特點、心理特點等方面存在差異,部分女同學還存在害羞、膽怯等現(xiàn)象?;谶@些問題,教師要從情感教育的原則出發(fā),實施引導、激勵性教學策略,找出每個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潛能,設定有針對性的訓練內容、訓練量、訓練難度等,激勵和表揚學生,引導學生獲得快樂的體育活動體驗。
例如,在“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部分身體靈活度不夠、基礎不好的學生,還有部分因害羞、膽怯而自卑的學生,以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不好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制訂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展開有針對性的訓練,鼓勵他們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每個小組的學生找出自己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強化體育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公平對待學生,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公平是情感教育的基礎,教師要以身作則,從自我的言行和態(tài)度出發(fā),真正踐行公平、公正、公開的教學理念,以自身的言行來規(guī)范和要求學生。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踐行因材施教教學理念,找出體育課程與文化課程的差異,基于學生的身體基礎與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愛好,使其身體力行,多參與練習與實踐,真正地從實踐中感悟和提升自己。初中體育教學需要從學生內心感知和身體訓練出發(fā),尊重每位學生的身體基礎、身體素質和各項能力等,公平對待每位學生,實施“愛”的情感教育,這里的“愛”包括公平對待、尊重與鼓勵。教師需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能夠在找出身體素質好、協(xié)調能力好、運動感覺好的學生的同時,發(fā)現(xiàn)其他學生身上的獨特優(yōu)點,挖掘學生的潛力,因材施教,鼓勵和培養(yǎng)每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促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進步。
例如,在“短距離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分析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身體基礎與心理狀態(tài),采取引導式、鼓勵式的教學策略。先由教師介紹相關理論,起跑分為“各就位—預備—鳴槍”三個部分,之后就是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與終點跑。教師要給學生分析每個階段的示范動作、注意事項以及動作要領,再鼓勵學生分小組演示訓練,由小組長和教師找出每個學生整個短跑過程中的欠缺和長處,由此激勵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糾正自我和鼓勵自我,最后提升自我。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羽毛球、短跑、乒乓球、籃球等課余協(xié)會,通過與他人的交流、溝通和實踐探究,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體育的快樂,提升學習效果,不斷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結語
由于有部分初中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或者出于膽怯、害羞等心理而害怕上體育課,有鑒于此,體育教師應該重視與初中學生的情感交流,實施情感教育,提升教師素質,實施游戲教學,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落實公平教學等教學策略。在今后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運用與實施情感教育策略,以健康的心態(tài)感染學生、以自身的正氣規(guī)范學生、以良好的情感帶動學生,以鼓勵和輔助激勵學生實踐與提升,從而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彭丁格.初中體育課堂中情感教學的實施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3(28).
[2]王鈞.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法[J].魅力中國,2010(7).
[3]孫萊陽.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