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蘭
[摘 要]習作起步教學是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應轉變角色,做學生學習的引領者、促進者、合作者、策劃者、指導者,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走出習作起步階段的困境。
[關鍵詞]習作 起步教學 教師角色 轉變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6-016
習作教學中,始終有些學生不太喜歡作文課,甚至畏懼寫作文。為了完成每次的習作,他們或借鑒網(wǎng)絡作文,進行移花接木;或利用曾經(jīng)背誦的作文,以一當十;或干脆在各種作文選中找一篇,改頭換面……如何讓學生在習作起步時就愛上寫作呢?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擔當反面角色,造就“山重水復疑無路”
很多學生總覺得寫作文是件“差事”,不能在寫作中得到心靈上的滿足,究其原因有三。
1.缺乏興趣。在作文起步時,我們教師就為學生的每次作文設置了很多要求,并經(jīng)常評講所謂的“優(yōu)秀作文”,約束了學生的思維,框定了作文的規(guī)則。這樣人為地進行限制,讓作文的路越來越窄,也讓學生離作文越來越遠。
2.缺少素材。寫作內(nèi)容是基礎,也是源頭。但學生不懂得如何從生活中積累素材,也不知道如何從平時閱讀的各種課外書中積累素材。因為沒有各種素材積累的源頭,所以學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然就害怕寫作文了。
3.缺失技巧。有了寫作素材,還需要構思、裁剪、組織,要言之有理,要言之有序,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但對于作文剛起步的學生來說,我們要求他們會靈活運用各種寫作技巧。顯然,學生對此會有一種望塵莫及的無奈。
教師在作文起步教學時,以及在后來的作文指導中,給學生造成了心理上和技巧上的障礙。教師這樣的反面角色,使學生在剛接觸作文時就有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擾,這樣的困擾會伴隨學生終生,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談文色變”。
二、轉變角色內(nèi)涵,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直以來,教師的角色都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隨著師生關系的轉變,教師的角色內(nèi)涵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學習活動的策劃者、課堂教學的引領者、知識探索的促進者,以及積極進取的指導者。教師應想方設法地運用不同的角色、通過豐富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具有挑戰(zhàn)性的各種學習活動中。
剛學寫作的學生,只要愿意寫、能寫出來,就很不錯了。有了寫作興趣,教師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累素材,然后在學生迫切想寫時,教師看似無意,實則用心地點撥一些寫作技巧,就能讓學生在寫作的路上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跡。在創(chuàng)造“奇跡”的路上,教師的角色內(nèi)涵不斷豐富,也不斷轉變。而每一次轉變,學生都會有所收獲。
1.“引領者”——探“問渠那得清如許” 。面對作文選上的范文,學生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什么別人能寫出這么優(yōu)秀的文章呢?此時的學生面對范文和作文要求是一頭霧水。教師不妨充當“引領者”,寫一篇“下水文”,為學生導航,指明目標。教師的一篇“下水文”不僅可以縮短師生之間心理上的距離,因為和學生的習作是同題材的,還能和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甚而因為“下水文”貼近學生的習作實際,會給學生作文帶來一定的有效指導。
2.“促進者”——幫“為有源頭活水來”。面對作文選上的“滿池清水”,教師要告訴學生“為有源頭活水來”,要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文章,積累寫作素材。語文課本中的大部分課文都蘊涵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如名言警句、諺語俗語、名人軼事、科學知識等都值得去積累,教師要善于利用閱讀的內(nèi)容來把握文章中這些值得學習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而教師在帶著學生探討文章內(nèi)容時,不妨擔當一個積累課文素材的“促進者”,幫助學生挖掘課本中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并指導學生適當?shù)剡\用到寫作中。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生寫作時沒有素材的煩惱,還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3.“合作者”——引“橫看成嶺側成峰”。除了幫助學生引進作文的“活水”,教師還要告訴學生觀察事物時要多角度地審視、多角度地思考。只有“橫看成嶺側成峰”,才能認識“廬山真面目”,也才能把握事物的全方位信息。這時的教師可以蹲下身子,做學生的“合作者”,和學生一起去認識事物。教師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去發(fā)現(xiàn),告訴學生要有意識地積累觀察到的信息,將它們作為寫作的素材。
4.“策劃者”——導“紙上得來終覺淺”。習作素材最重要的是來自學生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在經(jīng)歷中得到的獨特體驗。教師在引導學生注意搜集這些親身經(jīng)歷和獨特體驗時,不妨做一個有心的“策劃者”?!安邉澱摺笨捎心康?、有意識地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品味生活,積累獨特的寫作素材。
5.“指導者”——撥“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了豐富的素材,就要使用適當?shù)膶懽骷记蓪⑦@些內(nèi)容表達出來。而面對剛學寫作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在寫作實踐中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切不可揠苗助長。除了在學生寫作時進行針對性的寫作方法、技巧的點撥外,教師還要告訴學生,在修改作文時,也可以添加恰當?shù)谋磉_方式,讓作文更生動。
相信,當教師成為多元角色時,習作起步教學也將成為學生企盼的學習活動。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