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勝英
摘 要:正人有人品,戲有戲品。戲劇小品的魅力就在于它小而有品。這個品,不外是情、意、趣三個字?!扒椤笔切∑返撵`魂。劇諺云:戲無情不動人。寫戲總是重在寫情,努力從要表現(xiàn)的事件中挖出人物情感內核,以人物的真情牽動觀眾的心弦。小品更因其特別的時限,應有能盡快與觀眾取得感情共鳴的情節(jié)組織和人物行為處理?!耙狻笔切∑返闹髂X。小品的情節(jié)不淪是大故事小笑話,都有自己的立意。這立意反映了創(chuàng)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態(tài)度。不必要求每個節(jié)目的主旨都那么嚴肅高深,能讓人從哈哈一笑中得到健康的愉悅和有益的啟示,也算好的立意;能把高深的思考寓融于引人入勝。
關鍵詞:戲劇小品;思考;認識;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1-00-01
戲劇小品是戲劇的一種,是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在我國興起的一種新的戲劇藝術形式。它以短小、形象、活潑、貼近生活、表演靈活的形式活躍在我國戲劇舞臺上,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小品與戲劇小品不同,舞臺上演出的小品實際上是戲劇小品,但都省事地稱為小品,因此,有必要創(chuàng)建“戲劇小品”詞條。戲劇小品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它已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傳統(tǒng)的舞臺性、表演性,還具有現(xiàn)代的情趣性、大眾性、靈活性等特點。
一、及時反映群眾生活才能有群眾基礎
戲劇小品的優(yōu)勢在于,第一、戲劇小品具有群眾性、社會性和廣泛性,它反映問題非常及時。以話劇這種藝術形式來說,可以欣賞,可以批評,但缺乏表演基礎的廣大群眾很難參與演出,而戲劇小品則不同,它的創(chuàng)作往往直接來源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有激情,就可以創(chuàng)作,可以參與演出。這不像一個“大戲”需要非常專業(yè)的演出團隊;另一方面,戲劇小品反映的生活特別鮮活,作為一個戲劇研究者,很多“大戲”都沒有戲劇小品如此生動,打動人心。以這次展演的作品來說,一個小品大約15分鐘至20分鐘,雖然時間很短,但很多作品在一些細節(jié)處理上都讓人感動。第二、小作品也有深刻內涵。從全國戲劇小品作品來看,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都是用文藝反映生活、塑造形象,來提高人們素質。雖然短小,但是對人心的啟迪和品格的影響有著獨特的作用。第三、一個作品有沒有水準,要看創(chuàng)作是不是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能否把生活打造成一個藝術品,這是一個主要的標準。戲劇小品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文化的自覺和自信。
二、邁過“過度搞笑”和“名人效應”這道坎
當今時代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變化節(jié)奏快。小品能夠迅速、及時反映社會生活中的新事物、新問題,更貼近時代,更貼近人們生活的脈搏。戲劇小品舞臺演出直接體現(xiàn)了臺上臺下的融合和互動。
小品發(fā)展的初期,一些知名演員為代表的小品是從東北二人轉生發(fā)而來,借助語言的魅力(俏皮話、順口溜等“東北嗑”),演員能侃會耍,更注重喜劇性和笑點的營造。表演者作為一個主要的看點,借助自己多年的基層實踐經(jīng)驗,以其對現(xiàn)實生活的關注并加以調侃和變形等方式,引導了大部分觀眾的審美取向。后來,很多演員爭相模仿,因為缺乏表演功力,出現(xiàn)了“東施效顰”的現(xiàn)象,導致作品陷入“四不像”的狀態(tài)。沒有生活的積淀、真誠的反思以及嚴謹?shù)膭?chuàng)作態(tài)度,光是靠語言對白的俏皮話、“抖包袱”或是耍一下小機靈,都是撐不起作品、抓不住觀眾的;其次,很多晚會講究“名人效應”,很多出自基層小品比賽的優(yōu)秀作品,登上晚會的舞臺時卻換成了知名演員,造成觀眾的目光聚集到演員本身,而忽視作品要表達的內涵。
三、既要多元化又要回歸戲劇屬性
小品應回歸到戲劇中來,并不是讓小品這種群眾文化形式完全靠近專業(yè)和正統(tǒng),而是希望其能夠更真實地反映人生中遇到的問題。而作為從戲劇脫胎而來的戲劇小品除遵循戲劇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外,還有自己鮮明的特征和屬性。擇其精要,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應該自覺回歸戲劇屬性。
從戲劇小品的定義上來看,首先作品是戲劇,它必須有起承轉合、有懸念、有人物。而作為小品,則體現(xiàn)在短小精悍,可以品味。并不贊成小品體現(xiàn)大主題、大形勢,它就是一種生活化的特點,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突出生活情趣性和幽默感,突出作品的幽默感。從“小”中可以折射出人性百態(tài),看完小品后收獲輕松快樂的感覺,同時能夠收獲一種人生的體驗,讓你回味無窮。小品之小,更要在技巧上做大文章,更要在每個細節(jié)上體現(xiàn)出編、導、演的大智慧。戲劇小品塑造人物、揭示生活的哲理,需要尋找另外的途徑,形成自己的魅力;要求對素材進行精心的篩選,善于從凡人、小事的一瞥中開掘出深刻的生活內涵和詩意;要求對人物形象、人物關系作速寫、素描式的簡練、準確而傳神的勾勒;要求有極其嚴謹?shù)乃囆g結構;要求個性化的、具有豐富內涵的語言;要求更多的情趣和意境;要求誘發(fā)觀眾豐富的藝術聯(lián)想,處處可以讓人欣賞到機智、美麗的藝術構思,因此令人感到創(chuàng)造的美。
四、滿足觀眾期待,小品才有市場
小品如何走向市場,如果在市場上形成很多專業(yè)小品團體,就目前來看,這并不現(xiàn)實,其很難成為劇團的支撐。其中阻礙很多,比如市場秩序不規(guī)范,電視媒體、網(wǎng)絡媒體介入將作品迅速曝光,勢必會影響觀眾群。就商業(yè)價值而言,小品這個藝術品種的市場還需要培育,需要大家共同支持。目前,小品主要是以晚會保留節(jié)目的形式推向市場,質量上乘的小品仍然會受到各大晚會的關注。但是,整臺小品晚會這種演出形式是很少的,小品很難走規(guī)?;慕M臺演出道路。小品演員職業(yè)化目前也很難實現(xiàn)。小品作為一種戲劇藝術形式,具有豐富的藝術元素,其創(chuàng)作和表演能否被觀眾接受,關鍵取決于藝術水準,推出一個優(yōu)秀的小品,其難度還是很大的,不僅需要創(chuàng)作和表演者的努力,也需要有關部門以及社會的支持。眼下,小品仍面臨著創(chuàng)作和表演“青黃不接”,特別是創(chuàng)作的浮躁等問題,如何打破這個瓶頸,需要認真思考和努力實踐。當初,在晚會舞臺上風光無限的小品,其成功的關鍵在于抓住了機遇、一批厚積薄發(fā)的作者以及已經(jīng)在舞臺上“準備”了多年的表演者們,機遇、創(chuàng)作與表演的珠聯(lián)璧合,曾經(jīng)使小品走向了輝煌,此后,小品的發(fā)展仍然需要這樣的配合。
五、小結
戲曲小品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一定要緊扣時代,接近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藝術作品只要有對生活不斷的關注才會被社會所關注。特別是在人們文化消費觀念不斷確立的今天,戲曲小品要努力成為一種高消費的藝術品進入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才能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藝術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所以,任何一種藝術,想要立足于社會,就必須要來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