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華
摘 要: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行動中學習知識,實現(xiàn)學生自主管理班級。文章從豐富學生活動、培養(yǎng)班干隊伍、提高合作意識三方面闡述了“行動導向”法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以期能打破原有班主任“一手遮天”的模式,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中職生;行動導向;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1-0057-01
在德國,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采用成就了德國的“雙元制”職業(yè)教育,為德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技術工人和職業(yè)人才。在我國,職業(yè)教育的改革也迫切需要教師能夠轉變理論觀念,顛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恢復職業(yè)教育的“本來面目”。在這個行動體系中,學生通過仿真練習,整體、自我地獲取經(jīng)驗,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和經(jīng)驗的完整獲取。同樣,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適合于突出學生自主管理的班級管理模式,有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更好、更快的發(fā)展。下面,筆者就“行動導向”法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進行論述。
一、豐富學生活動,凝聚班級力量
班級活動體現(xiàn)著一個班級具體的生命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能使班集體產(chǎn)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多才多藝,加深對班集體的熱愛,筆者借助“行動導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開展班級活動,由學生自主去組織、安排、參與,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有利于學生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例如,在筆者班上開展了以“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學生活動中的應用——團結、友愛、拼搏、奮進”為主題的班會。班會由文娛班委具體負責,其他班干部協(xié)助,明確具體的分工,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活動開展得也是有聲有色。奇人奇事展示,培養(yǎng)團隊認同感、團隊協(xié)作、創(chuàng)新精神,增進集體榮譽意識;詩歌朗誦《我們是XXX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班歌合唱《相親相愛一家人》,凝聚了班級的力量。在歡聲笑語中洋溢著團結、積極向上的氣息,有形的活動讓師生在無形之中變得更加團結、友愛,更加默契。
主題班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而且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yǎng)班干隊伍,實現(xiàn)自主管理
班干部是集體的核心,在班級管理中,作為班主任的耳目與得力助手,他們就像“柁梁”一樣支撐著班級這個“大廈”。為了能打造一個高協(xié)調、高效率和執(zhí)行力較強的班委組織,筆者以“行動導向”法指導班委工作,培養(yǎng)班委成長,以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例如,在開學初,筆者以民主化形式確定班委人選后召開班干會議,將班級事務工作進行分工,明確每位班干部的事務工作,讓其明確職責及目標。班長需統(tǒng)領全局,生活委員需要負責班費的收繳與管理, 學習委員需要協(xié)助任課老師進行教學管理,勞動委員需要負責教室值日衛(wèi)生的安排和監(jiān)督等。在實際行動中,充分放權,要求班干勇于承擔,能自行解決的問題就自行解決,不能解決的就逐級匯報或召開班干會議進行商量后再行決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后,在學校主持升旗儀式、籌備文藝匯演、組織主題班會、組織體育比賽、巡視校園、督促衛(wèi)生等方面,到處都有我班學生干部出色的表現(xiàn)。
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鍛煉后,在班級中迅速建立起了一支精干的班干隊伍,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體性,正所謂:“群雁高飛頭雁領”,班委就像雁群中的領頭雁一樣,在班級的各項管理中,在學校學生會,校、系團等組織中,始終“飛”在前方。
三、提高合作意識,預防生源流失
在中職學校,生源流失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每到開學初,總有幾個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沒有報道。中職學校本來就生源不足,生源流失對中職學校的生存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針對這種現(xiàn)象,筆者以“行動導向”法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班內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在減少生源流失的情況下提高班級集體凝聚力。
例如,在中職學校,各學科中都存在學生知識層次相差懸殊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理科偏好些,有的學生文科偏好些,也有的學生基礎成績都比較薄弱。對于這種情況,任課教師根本不可能也沒有精力去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一一輔導,為此,筆者借助“行動導向”的理念,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管是復習課還是課后作業(yè),在成績較好、比較自律的組長監(jiān)督下,學生以自改、互改、自評、互評的方式進行溝通與成長,小組合作學習都可以起到鞏固基礎并提升能力的效果,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和收獲。
在班級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責任感,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形成了感情融洽的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大面積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有效減少了生源流失的現(xiàn)象。
總之,行為導向教學法以各種自主型的教學樣式、以學生積極的行為調動了學生認知、社會、情感等方面的積極性。作為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我們也應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積極探索“行動導向”法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有效運用,以促進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的提升,為職業(yè)教育改革再添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王衛(wèi)紅.“行動導向”法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實踐[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2(10).
[2]黃雪娜.中職學校生源流失的原因及對策[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2(08).
[3]周宏.淺談班干部隊伍建設[J].課外閱讀,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