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梅
摘 要:作為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審美教育,重視語言審美、內容審美,通過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語言審美;內容審美;愛國主義
中圖分類號:G633.33;G633.9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8-0033-01
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發(fā)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即審美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對語言的審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重視對文章內容的審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理性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一、閱讀教學中的語言審美
閱讀教學離不開文章,文章離不開語言。我們閱讀教學的文章不是一般的口頭語言,而是經過文學家提煉加工,蘊含著思想美和藝術美,傳達著深厚的思想感情,富有形象性和表現力的文學作品。因此,我們的閱讀,是對富有形象性和表現力的文學語言的感知和理解,是與作家的一種思想交流,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我們以詩歌為例。詩歌飽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豐富的想象,語言精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富有音樂美,給我們以美的享受。馬致遠的《秋思》,就很能體現詩歌語言的特點?!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首小令以驚人的語言表現力,描繪了一幅天涯游子秋日黃昏行旅的圖景,表現游子悲秋懷鄉(xiāng)的苦情。我們再以流沙河的《理想》為例,開頭“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等幾十個字,詩人運用比喻和頂針手法,將理想對人生的意義深情地告訴了讀者。我們在學習詩歌的同時,不得不贊嘆作者駕馭語言的能力。詩歌語言如此之美,散文語言也是這樣。朱自清的《春》用明快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絢麗的畫面,告訴我們春天很美,我們要珍惜,“一年之計在于春”,給人以奮發(fā)向上的力量。還有他的《荷塘月色》,將主觀的情思、客觀的景物和精細的構思融為一體。開頭一句“這幾天心情頗不寧靜”,用其獨特委婉細膩的語言,把我們帶入與他情感產生共鳴的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他的苦悶與寂寞,徘徊與感傷。當然,我們相信,作者寫完這篇文章后,心情也好了不少,因為他用他獨特的方式排解了心中的郁悶。其實,作者也是在跟我們讀者談心。
二、閱讀教學中的內容審美
“語言是一切事實和思想的外衣”,透過語言,感知文章的內容。閱讀那些具有高度思想性、藝術性的文章,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理性的人格。我們從《敬畏生命》中的“生命的投資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感悟到人生的意義在于鍥而不舍、不計得失的奉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真正意義。相反,莫泊?!俄楁湣分鞋數贍柕碌目蓱z,《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婦的可悲,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的可嘆……無不像一面鏡子,給學生以警醒。今年南昌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的閱讀題《握在手心的暖》,不但可以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對學生的一次感恩教育,讓學生知道愛惜自己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愛,因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出題者的問題也很有水平,比如題目的含義,讓學生知道包含著父母對我的愛:父親看到我的白頭增多,叫我去染發(fā),知道年輕人的生活不容易,我體會到父母對我的愛。當然,其中也有我對父母的愛:如我知道父親叫我去染發(fā),是父親從我的老感到了他自己的衰老;為了父親,我決定去染發(fā),我把父母握在手心,就像父母把孩子捧在掌心一樣。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那種“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情感。閱讀教學,就是通過是非判斷、價值取向來體驗人生的普遍經驗,把握生活的真理,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閱讀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章反映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觀,描繪祖國的河山之美。比如峻青的《海濱仲夏夜》:“在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著軟綿綿的沙灘,沿著海邊,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fā)出溫柔的沙沙聲,晚來的海風,清新而又涼爽。我的心里,有著說不出的興奮和愉快?!泵枥L出一幅優(yōu)美的海灘夜景,看到這樣的文章,我們一方面感嘆作者寫得真美,另一方面,我們又會贊嘆祖國美麗的風光。又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边@是多美的雪后山景,濟南也因為老舍的這篇文章,帶來不少冬天的度假者吧。就像南昌的滕王閣,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揚天下。無論是峻青的《海濱仲夏夜》,還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或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它們都向我們展示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讓學生置身于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這樣,學生既獲得審美愉悅,又能陶冶情操,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培養(yǎng)了愛國主義情感。
四、結束語
總之,閱讀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審美教育作用,讓學生有健全、理性的人格,愛祖國語言,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我們的祖國,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我們的中國夢,為我們自己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學習,努力拼搏。
參考文獻:
[1]王玉玲.審美教育與中學語文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3.
[2]劉叔成.美學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楊叔子.人文教育:立人之本立國之本[J].中學語文教與學,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