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妮 李金媛 徐猛
【摘要】針對《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教材中“牙列缺損的分類”進行說課設計,著重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及教學反思5個方面進行說明,旨在為講授口腔修復課程的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牙列缺損的分類 ?說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241-02
“說課“是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專家領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針對具體課題,采用講述為主的方式,系統(tǒng)地分析教材和學生等,并闡述自己的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然后由同行評議,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活動。
1.說教材
1.1課程分析
《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是一門口腔臨床應用學科。它是以醫(yī)學基礎、口腔醫(yī)學基礎、口腔醫(yī)學美學、應用材料學、材料力學、工藝學、生物力學及現代工程技術學等為基礎的一門應用科學。它是我們口腔臨床操作的理論指導,也是口腔醫(yī)學臨床修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2教材分析
授課所用教材選自全國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供口腔工藝技術專業(yè)使用的課程《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主編:米新峰,農一浪)。
1.3教材內容
“牙列缺損的分類”內容包括Kenendy分類法、Applegate-Kennedy分類法、Cummer分類法。本課是在學習了可摘局部義齒概述、組成及作用之后的獨立一課,為以后學習可摘局部義齒的分類設計等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本課是全書的一個重點,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與臨床工作聯系緊密,也是口腔修復工考試的必考知識。
1.4教學目標
1.4.1知識目標:掌握Kenendy分類法及其優(yōu)缺點,熟悉Applegate-Kennedy分類法、Cummer分類法。
1.4.2能力目標:學會Kenendy分類法的判別。
1.4.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4.4教學的重、難點教學的重點是Kenendy分類法,難點是Kenendy分類法的應用原則。
2.說教法
授課對象為口腔醫(yī)學技術專業(yè)中專二年級學生,之前學過口腔專業(yè)基礎知識,為本節(jié)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他們接受能力強,但學習主動性不強。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講授法和以教師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fā)式教學。講授法告知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啟發(fā)式教學采用PBL教學法,引導學生全面的了解圖中的隱含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說學法
在學習方法上,采用分組討論法,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通過學生之間相互的肯定與否定,提高學生的信心。
4.說教學程序
筆者計劃用兩個課時(80分鐘)完成教學任務,采用常規(guī)的“復習舊課(5分鐘)—導入新課(5分鐘)—學習新課(45分鐘)—歸納總結(5分鐘)—作業(yè)練習(10分鐘)”的流程進行教學。具體安排如下。
4.1復習舊課
通過提問方式復習前面學過的與本節(jié)課密切相關的內容。例如牙列缺損、鞍基的定義。
4.2導入新課
引導出前面學習的知識中涉及的本節(jié)內容(例如應力緩沖式義齒主要用于Kennedy第一、二類牙列缺損中)。提問學生“什么是Kennedy第一類?那些病例屬于Kennedy第一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探究的問題進入新課。
4.3學習新課
4.3.1教師引導
介紹Kennedy分類法的依據及第一類的描述,解釋義齒鞍基和缺牙間隙的關系,使學生易于理解。提出問題“圖中缺失哪幾顆牙?分別在什么位置?缺牙的前后有無天然牙存在?該圖病例屬于牙列缺損哪一類第幾亞類?哪個是主間隙?另有幾個間隙?”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過程中逐步理解學習本節(jié)知識。
4.3.2分組討論自學
全班32名同學,分為4組,確定任務,然后學生分組討論自學,在每個圖中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4.3.3學生講解
每組選一名同學,依次回答上述問題。在找到答案的過程中掌握Kenendy第一類及其亞類、Kenendy第二類及其亞類、Kenendy第三類及其亞類、Kenend第四類。詢問其他同學中有無不同意見者,鼓勵同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回答與糾正的過程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導學生相信自己的判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4.3.4教師評價
指出學生講解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習Applegate-Kennedy分類法、Cummer分類法。
并進一步舉例解釋Kenendy分類法的應用原則,引導學生突破難點。
4.4歸納總結
在歸納總結環(huán)節(jié)中回顧教學目標,強調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Kennedy分類法。
4.5作業(yè)練習
課后選擇題及問答題,學生當堂做當堂對答案。檢驗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同時讓學生預習第五節(jié)內容,找出每張圖屬于Kennedy分類中的哪一類。
4.6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采用提綱式的板書,提綱契領,層次分明,要求學生在書上用紅筆標記。
5.說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變“等老師念答案”為“自己作答案”,讓學生相信自己。學生滿足感、成就感,上課愉悅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在課堂教學中,仍有極少數的同學悟性不強,需課后進行輔導。
參考文獻:
[1]米新峰,農一浪.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